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从实验材料选择、材料处理、器材替换、图像共享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聂金菊 《生物学教学》2007,32(10):27-27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实验,然而有时因找不到合适的活小鱼而延误,用蝌蚪替代小鱼进行观察,效果非常好,比观察小鱼尾鳍具有明显优势:(1)春季蟾蜍繁殖早,各种蝌蚪生长期较长(近2个月),个体较小,数目多,在池塘内常成群汇聚,易采集,能短期存养。  相似文献   

4.
在“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节的教学中,以真实情境贯穿课堂,通过观察小鱼尾鳍的实验培养实践能力,并获取事实和证据,借助问题串引导学生在探究和讨论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血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初中《生物》第二册中实验五“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活小鱼,需要放在培养皿中观察。但在观察时小鱼往往会蹦跳,而且尾鳍常出现皱褶,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皮皮和金鱼     
爸爸给皮皮买了许多条金鱼,有红的、黑的、银白色的。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好看极了。皮皮越看越喜欢,伸手就去抓小鱼。爸爸连忙说:“别抓金鱼,金鱼是离不开水的。”皮皮只好看着小鱼游泳。“爸爸,小鱼的尾巴多漂亮,就像是一条美丽的纱裙。”爸爸笑着对皮皮说:“小鱼的尾巴叫尾鳍.是用来在水中掌握方向的。”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第四章第二节中设计了探究性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是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根据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出血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物》第二册“实验五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如果选用生命力旺盛的“活小鱼” ,它的血液循环良好 ,且不易死亡 ,但容易动弹 ,从而影响在显微镜下的观察 ;如果选用生命力不旺盛的“活小鱼” ,它不容易动弹 ,但容易死亡 ,从而影响实验的进程。我对“实验五”略作改进 :用滴管往小鱼的鼻孔内滴 1~ 2滴 4 0 % -70 %的酒精 ,使小鱼呈麻醉状态。这样就可以放心地选用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活小鱼而不必担心它会“蹦蹦跳跳”了对初二《生物》实验五的一点改进@刘富荣$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418000…  相似文献   

9.
笨小鱼飞快地在海面上游弋,不时用尾鳍拍打水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变成一道美丽的彩虹。笨小鱼今天特别高兴,他连续三次申请参加“沉浮运动会”,终于被批准了。明天,他就可作为正式运动员参加比赛。什么叫“沉浮运动会”呢?这是“大洋鱼协会”专门为训练鱼类的沉浮能力而举办的,每月举行一次。笨小鱼参加的是100米沉浮比赛。几百名参赛者排队站在规定的位置上,只等裁判一声令下,大家就努力直线上浮,到水面后再迅速下沉,返回到原有的位置上。笨小鱼在比赛中十分努力,可不知为什么,他却显得笨手笨脚,必须加快尾鳍的运动,才能上浮或下沉。尽管…  相似文献   

10.
七年级(下)生物教材有一个分组实验——“观察鱼尾鳍内血管流动的情况”,教学大纲要求:“在本堂实验课里。要注意提醒学生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让鱼鳃始终保持湿润,以使小鱼少受伤害。如果时间过长,可以把小鱼放回鱼缸,另换取一条小鱼观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通过立足课标,引领教学—回顾传统,直击问题—立足教材,分析实验—深挖实验,构建概念,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活体观察实验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以“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的教学为例,摸索出突破的途径:通过体验式开头,带领学生由问题情境产生探究欲望;通过具体、细化的观察目标,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通过互动参与、联系生活的练习,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会。通过课后反思,认识到:帮助学生在摸索中经历并完成知识的生成、应用过程,远比采取常规的“看书、填表、实验”的方法更让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3.
王杨 《文教资料》2005,(34):179
该实验是新课本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一个实验,如果做成功的话,学生看到了奇妙而壮观的血液流动会终生难忘!反之,做失败的话,不能不算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实验怎么会失败呢?下面我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一下分析。第一、选用的实验材料不合适按实验要求,要用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多次实验证明,选什么种类的小鱼,鱼体的大小都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败。什么样的小鱼尾鳍内的色素少,又便于观察到很细小的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呢?最好的小鱼是6厘米左右长的鳑皮鱼。一般说来,在其尾鳍的凹处向后半厘米的地方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血液在粗细不同的血管中流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教材和实验教学中发现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存在的问题,探索以小泥鳅为实验材料,运用浓度为1‰的MS-222溶液对小泥鳅进行麻醉,通过显微镜观察背鳍,能够非常容易地观察到3种不同的血管。改进后的实验效果非常好,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文章对高考数学“学习探索情境”试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新高考“问题探究”类试题的基本特征,给出关于“问题探究”类试题价值取向的教学启式.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第二册实验五“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虽然方法简单,但由于有些小鱼的尾鳍带有色素,透明效果差,加上小鱼离开水不久心脏即停止跳动,血流逐渐停止,观察效果不够理想。本文推荐一种显微镜下观察血液流动的方法,即用蛙或蟾蜍为实验材料,观察膀胱表面血管内血液流动,可取得满意效果。取蛙或蟾蜍一只,称重后于皮下注射25%氨基甲酸乙酯(按3毫克/克体重注射),将其麻醉。然后腹面朝上将其放于干净的培养皿上,用手术镊将腹部一侧皮肤提起,用手术剪剪开一个长约1~2厘米的纵向小口,同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生命交融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听课,开了不小的[界。这是一节生物实验综合课,和普通的教室相比,实验室让我们更兴奋。执教老师在指导一部分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同时另一部分学生在探究光对鼠妇(潮虫)生活环境的影响。这堂课上,我们不仅被老师新颖而周密的设计折服,学生们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18.
在探究性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否在教育过程中自由、主动地参与,能否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教师是否注重幼儿的体验以及好奇、探索、合作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是幼儿能否获得主动发展的关键。本文试图以一次从幼儿生活经历中引发的学习活动为例,对培养幼儿探究能力作些探讨。一次,参观社区水族馆,孩子们对鱼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孩子自信地对身边的伙伴说:“这条大鱼肯定是这条小鱼的妈妈。”身边的小伙伴不屑一顾:“你怎么知道?”“真的,我在这里看了很久了。大鱼游上去,小鱼就跟上去;大鱼沉到水底,小鱼也沉到水底。”“小鱼好厉…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高三阶段实验探究试题在评价内容与方式上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与“科学探究”素养相融合的观点,在对FeCl3与Na2SO3反应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以“配合物的存在与变化”为命题方向编制实验探究试题,阐述了试题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与“科学探究”素养相融合的能力表现指标,论述了两种素养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鱼的新家     
<正>在“爱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园构建了“相惜至爱”系列特色课程。为了培养幼儿与社会、自然之间积极友好的关系,我们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和探究的兴趣,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小鱼的新家”就是我们近期开展的一个主题活动。池塘里的小鱼怎样过冬立冬后,天气开始变冷,幼儿园林地里的小池塘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大四班的小朋友蹲在池塘边观察、讨论。老师注意到孩子们的兴趣,问:“孩子们,你们都围在池塘边,有什么发现吗?”侖楷说:“我发现池塘的水冻冰了,薄薄的,一碰就化了。”沫梵说:“小鱼都不见了,我们之前看的时候它们还在水里游呢!”老师接着问:“为什么小鱼会不见了呢?”浩宇说:“我看到小鱼都钻到小池塘底下的泥里了。因为天气太冷,小鱼要过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