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电视媒体概念的阐述及相互关系,从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几方面论述了新数字媒体环境下,新数字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介的融合。首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经历了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的转变;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变。其次,从电视节目形态的板块化、实时性、互动性、非专业化四个特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小华 《新闻记者》2001,(12):14-26
(续上期) 趋势六:新闻媒介的运作基础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 新闻媒介的运作基础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消费方式、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标准化分类,与以分众传播模式为规范的生产组织,成为新闻媒介生产流程重组的共同选择.因之,规模化、工业化的特稿专稿提供成为通讯社的标准产品样式,并为通讯社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地域性媒体的错位竞争、差别竞争趋势,进一步明确专稿的地域性概念,将成为通讯社运行和营销的标准模式之一.信息消费者的年龄、收入水平等基本因素不仅会被报纸等传统媒体定期关注,通讯社也会进行新闻信息产品消费者定期调查,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争取年轻信息消费者成为通讯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是20世纪媒体最为重要的技术变革,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深远、广泛。而这种影响的切入点就是消费者信息接收模式的改变。媒体数字化使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由媒体控制中心模式向大众控制中心模式转变,消费者的信息接收也由"接受/拒绝"的简单模式向"接播—分化—重聚"的复杂模式转变,在时限上由滞后向即时接收反馈发展,所有这些变化,又为广告传播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广告如何完成由信息的告知者角色向信息的引导者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在资讯不足的环境下,综合性电台的节目规划是满足普遍受众的一种可行的方式,但当资讯管道越丰富,多频道竞争环境形成,受众对资讯选择的机会越多时,电台经营者则需要通过“分众化”的节目规划,来接近听众和让听众接近。本文从营运的角度,比较中美两国电台在节目定位和营销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试探索“广播”向“窄播”演化这一世界广播业共同趋势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孙小平 《视听界》2004,(4):85-85
一、个性化主持人是电视分众时代的需要伴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的细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即电视分众时的到来,人们的审美需求呈现出高水平的多元性,需要电视节目主持人呈现多元化。而中央对宣传工作“三贴近”的要求,无疑为个性化主持人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广电于是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以往的我播你听转变为尊重观众的欣赏需求;而主持人也一改以往严肃的形象,代之而起是亲和的面貌、平等的交流、不加雕饰的生活常态、真情实感的展示。节目主持人已经从栏目化向个性化过渡。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资讯模式还是生活形态的变化,都必须对应广告主商业逻辑的调整和改变,而变局之中,跨屏营销成为广告主的必然选项。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资讯模式、生活形态的多元化,多屏已然成为主流趋势,而跨屏营销也由几年前部分强势品牌的大胆尝试而演变为探讨最为频繁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与市场被不断的细分,常见的大众传播广告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传播活动也由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分众化传播。此间,大量的分众化媒体迅速崛起。DM杂志继承了传统DM广告分众传播、免费投放、直达受众的优势,加上其广告针对性强、可测性高、反馈机制良好和价格低廉等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分众服务一词的来源,介绍了分众服务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产生的原因、特点,研究了基于读者需求的“分众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图书馆网站信息的分众服务、图书馆培训的分众服务等。  相似文献   

10.
陈锐 《中国出版》2015,(2):54-56
众筹是指以面向大众筹集资金的方式为某个项目的启动实施提供财力支持的集资形态。众筹模式与出版业的有机结合,推动了传统出版营销模式的转型,变革了出版销售形式。这种立足消费者需求的全新出版模式,不仅是一种集资形式,也是一种汇集群体智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版风险,提高了市场销售率,为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冯春 《新闻前哨》2008,(7):71-72
网络信息时代.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使传媒产业价值链的跨国界整合成为必然.数字技术的应用促使传媒产业向多样化发展,传媒产业趋向碎片化和分众化。中国广播电视业正处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转换、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转变、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浅析信息检索服务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 《图书馆学刊》2005,27(1):9-11
主要分析了信息检索服务模式的几种转变,如从脱机检索模式向联机检索模式转变,再向网络信息检索模式转变;从定题服务模式向信息推送服务模式转变;从人工信息检索模式向智能信息检索模式转变;从大众化服务模式向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模式转变。目的是让用户和信息工作人员认识到,信息检索服务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科技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和服务方式是档案网站在分众传播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提出档案网站分众信息服务概念、特点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NARA分众信息服务的建设现状,从细分用户类型、构建用户需求模型、丰富和整合个性化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档案网站分众信息服务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7,(3):23-23
关键词一:分众。这个词已经被分众传媒实践。1998年整个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群和商品出现细分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传播领域的细分化。于是我们看到手机、房产、汽车越来越有受众分层的象征。未来的媒体一定是由大众向分众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读者信息需求差异的不断扩大,受众市场呈现出逐步分化离散的"碎片化"状态,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受众逐渐重新聚集,最终形成分众群体。在这一形势下,分众化传播成为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于是各类媒体纷纷实行分众化,特别是晚报、都市报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开设白领专刊、女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广告产业和广告教育来说,这是一个思维颠覆和蜕变的时代。传统的Advertising受到严峻的挑战,"big data+big idea"的数字营销趋势使大规模投放广告时代转变为精准投放时代。面对媒体权力下移、分众化越来越明显的现实,广告也从自我独白转向与消费者的情感对话,越来越强调与生活者的互动。以大众传播和市场营销为核心的广告传播理论体系正受到数字化营销的冲击。左走或者右走,广告已走入末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次传播技术革命都会引起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的改变,广告生存形态因之发生改变。数字技术是当下统治性的传播技术,它改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在广告媒介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遗传型、共生型和衍生型广告媒介同时并存,广告媒介形态呈多样化和碎片化状态。在广告传播形态方面,数字技术导致广告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由单一传播向整合传播的方向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有学者指出中国传媒面临着”分众”的挑战和机遇。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服务目标受众为目的的传媒裂变.正如所预期的那样逐步开始,出现了众多的专业化频道、频率、专版.专栏和划分得如此细致的各种媒体从业人员,现在基本完成了格局划分。“分众”除了给中国传统的资讯传播模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之外,也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媒体的变化是从媒介渠道往销售渠道转变,在未来的互联网上媒体越来越薄,这个趋势正好也顺应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变化。放眼当下互联网上的传统媒体,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个模式是像新浪这样大而全的门户模式在逐步向博客类的轻媒体模式转变,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第二个模式是从资讯到电商,比如搜狐的汽车频道已经开始进入电商了。互联网中的媒体变革媒体的变化是从媒介渠道往销售渠道转变,在未来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业资讯节目的受众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扩大成为农民以及所有和农业相关的人,这就需要主持人根据受众的变化进行重新定位。农业资讯节目主持人应该是农民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应该在语言风格方面有所转变,更应该彰显个性化的传播魅力,增强创造性,成为农业资讯节目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