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戊戌政变至庚子事变期间,中国政局风云迭起,《申报》对该时期的内政、外交等诸多重大事件都有所评论,反映了其主办者的思想立场和政治态度,而评论的内容也受到了当时特定的政治氛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末广东爆发了传染率、死亡率极高的鼠疫。民众面对鼠疫的心态首先是恐惧,由恐惧而导致迷信,还表现为对西方现代防疫观念的排拒及造谣惑众。随着民众对鼠疫的深入认识,民众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了解民众对鼠疫的心态,对现代防疫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申报》舆论的分析,有利于透视《马关条约》签订前后中国国民心态的变化:不承认甲午战争的失败,对战争的结局抱有明显的侥幸心理;对俄国等西方列强对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割地的干涉,抱有很高的期望心理;反思洋务运动、反省中国强烈的图变心理;关注西方国家的全面改革的开放心理。  相似文献   

5.
政治广告是政治传播的一种方式。与当代的政治广告相比,民国时期的政治广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者抽样调查了1912—1919年《申报》的政治广告,梳理了其数量变化和种类特征。究其原因,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政治广告的实质是政治对广告产生作用的最直接产物,是其显性影响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1927年日本借口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侵略山东。在日本出兵山东过程中,《申报》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站在爱国的立场上,对日本出兵山东这一侵略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揭露。文章试图报道日本出兵山东,到关注政府对日出兵态度,动员社会各界反日救国,最后揭露日本军事侵略野心等方面,展现《申报》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所起到的舆论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广媛 《文教资料》2009,(26):98-99
本文主要从报道量、报道走势及报道内容三个方面对1872-1895年间<申报>中的日本报道进行了宏观考察.  相似文献   

8.
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警察这一现代管理机构对常熟进行着社会控制方面的努力。但高压之下仍然是盗匪肆虐、鸦片屡禁不止、“赤色分子”活跃,社会依然动荡不安。这既有客观方面的不可抗力原因,也有国民政府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禁止鸦片,一方面又保护鸦片贸易;一方面发动群众,另一方面又完全排斥其他政党和政治力量,一味攻击和打击“赤色分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二月罢工中的政治博弈,可以看出:北京政府的态度更多是踢皮球的无奈之举而绝非无条件附和日方;华界警察使用的强力行为背后涵载了国民政府"收回主权"的使命;基于现实利益的影响,工人被工会动员的事实并不能掩盖双方之间的矛盾.最后,二月罢工并非取得了完全胜利,而是一次怒吼与妥协并存的工运事件.  相似文献   

10.
“中山舰事件”,又称“三·二○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历史认知的差异,对此事件的叙事呈现强烈反差.事件爆发后,当时的报纸有不同的叙事:《广州民国日报》由于党报性质,将事件“掩饰”为无关紧要的局部问题;《申报》作为对政治事件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商业报纸,因事件诡异,信息不畅,将事件猜测为一场内斗、“反赤”运动.两者与历史事实均有距离,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塑造了时人的事件认知.但该事件在两份报纸的版面上,均未占据重要位置和比例.事件的即时影响力,在蒋介石当局的刻意“掩饰”下,在当时国人普遍更重视的北方政局频出“大事件”的冲击下,显得无关紧要.这与近代历史叙事中浓墨重彩、意义重大的“中山舰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