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和中国人的生活舒燕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殷、周时期,即有关于茶的记载。至唐宋,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无论是天子朝臣,还是黎民百姓;也无论是迎来送往,待客宴饮,还是起居跪拜、婚丧嫁娶,都少不了茶。茶是中国的“国饮”。如果说,文人雅士讲究“琴、...  相似文献   

2.
茶的文化性     
王守勋 《文化学刊》2008,(5):184-191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祖先神农喝下第一杯茶,就奠定茶作为国饮延续传承。无数事例都表明,茶不仅仅限于解渴,而一旦进入茶境,便会感受到充满大宇宙的智慧。茶作为文化用品,从认同到兴起鼎盛,从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到生活和精神必须,都说明这种文化活动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叶飞 《文化交流》2009,(3):32-34
茶之味冲淡、平和、宁静,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寄情。近来,中国茶文化展将缕缕茶香送到了芬兰,为遭遇金融危机、气候寒冷的芬兰人民送去了清香和温暖。  相似文献   

4.
刘昕 《生态文化》2013,(5):58-58
茶自古以来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佳饮料。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习俗在我国也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不同,有着“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的自然差异。在新疆流传着“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说法,尤其爱喝奶油茶;云南则“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藏族爱喝酥油茶,傣族爱喝竹筒香茶,蒙古族爱喝奶茶,白族喜好“三道茶”即一苦二甜三回味;  相似文献   

5.
喻义及表现——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一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喻是一种打比方的特点很明显的比喻,古代诗人的笔下,它被频繁地应用于茶或其属性的描绘。新世纪出版的两种古茶诗选可以证此。对入选茶诗中茶或其属性为本体的显喻,可从其喻义所指入手分析,按茶功、茶叶、茶汤、茶声、茶味、茶值的顺序进行。在古茶诗的审美形象世界里,由于采用了具有物象意义的显喻形式咏茶,以上所指便极其感性而又不乏诗意地表现在文本中,其各自内涵被一一"状溢"于读者"目前"。惟其如此,关于茶的显喻便获得了"轻嫩如松花"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茶业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古代日本在中国制茶技术的基础上创立了径山茶制法、宇治茶制法、青制煎茶制法、玉露茶制法等新型制茶工艺,并据此发展出"抹茶道""煎茶道"等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近代日本通过雇佣中国技师、派遣本土技师实地考察、选派留学生赴华等形式,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先进制茶工艺,引进吸收了中国红茶、乌龙茶的技术工艺,改良了中国的制茶器械,提高了制茶效率和成品茶的质量,为此后日本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三大黑茶之一的六堡茶的历史,六堡茶的名字由来、生产和销售的时代轨迹。19世纪末,随着马来西亚锡矿的开采,大批闽粤桂地区的农民到东南亚谋生,六堡茶跟随他们下南洋,成为"劳工茶",六堡茶开始远销东南亚,并迎来了繁盛时期,从而形成以六堡茶产地为起点,途径梧州、广州、香港,最终抵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运输、销售的水路,成就了著名的"茶船古道"这一黄金水路。如今的六堡茶由于这段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华丽转身,转型为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茶饮。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江浙一些地方举行婚礼仍有敬"三道茶"的习俗:第一道敬神灵,感谢神灵庇佑;第二道茶敬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第三道茶夫妻互敬,表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许多重要场合,中国人习惯以茶为媒介,传情达意。比如在中国传统婚礼上,"以茶为礼"始终贯穿在各个环节,体现着茶与婚礼习俗间的人文之美。茶礼据《藏史》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五  相似文献   

9.
湄潭问茶     
向来只有龙井问茶之说,我这儿记下的却是今年春日到黔北茶乡湄潭探茶、喝茶的一段有趣经历。故名之曰“湄潭问茶”。 湄潭位于贵州省北部,在黔北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之东南,两地相距仅70公里之遥。湄潭古称夷州,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因为早在唐人陆羽的《茶经》里就有所记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系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编撰,前不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有识之士推荐它为好书,堪称一项茶文化工程。深究绿茶之源茶源于中国,兴于亚洲,传播于世界,茶的故乡在中国。而茶的原产地在哪里?中华大地上关于茶的原产地有多种说  相似文献   

11.
相传郑板桥到浙江雁荡山观音洞寺院,方丈见衣着简朴,视他为俗客,就淡淡地说声“坐”,并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觉得此人谈吐不凡,便迎进厢房连声说:“请坐”,又吩咐小和尚:“敬茶。”进一步交谈后,方丈知道来客就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书法家郑板桥,遂请进雅致清净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座”,并吩咐侍者:“敬香茶。”之后,方丈请郑板桥题词,郑板桥用方丈的白话组合一副茶联:“坐、请坐、请上座(上联),茶、敬茶、敬香茶(下联)。”这对巧妙茶联也许会令方丈羞愧,但却留下茶文化史上的一段逸闻趣事。  相似文献   

12.
渔火 《文化交流》2006,(5):73-75
8月初,听说台湾的邓时海先生来杭州了,而且要与杭州的茶友分享他的好茶,心里变得坐立不安起来。邓先生可是当今的普洱茶权威啊,他在宝岛和大陆的茶界声誉卓著。邓时海先生祖籍广西,出生于马来西亚,后以“侨生”身份考入台湾师大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授至今。从上世纪80年代起,邓教授开始系统研究普洱茶,十几年间奔波于台湾、香港和大陆出版了专著《普洱茶》,几年后云南科技出版社购买此书版权在大陆出版,被茶人视为必读之书。邓先生除了对普洱茶有深入的研究,更是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他在各大专院校教拳30余年对先生来说,太极拳与普洱茶都…  相似文献   

13.
沙舟 《文化交流》2009,(5):25-26
4月7日下午,2009年民间茶诗会暨《刘枫书历代名家茶诗百首》《历代茶诗选注》首发式在钱江新城城市阳台隆重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名誉会长徐永清上将,中国美院原院长肖峰、著名书法家刘江、韩国著名书画家闵庚灿等文化名人和来自茶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诗人、书画家等60多人,会聚一堂。  相似文献   

14.
话说普洱茶     
云南普洱县是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茶。普洱茶为哈尼族的先民所发现,世代加工经营。据记载,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1700年。元朝初时被称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明末清初,达官显贵与文人墨客以品饮普洱茶为时尚,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趣。  相似文献   

15.
宁波古港口立有"海上茶路启航地纪事碑",镌刻着"甬为茶港"的历史记忆。2006年4月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及茶人汇集宁波,举行"海上茶路国际论坛",认定宁波为海上茶路启航地,此后组建的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王珍 《文化交流》2016,(9):12-15
正新茶萌芽啦、新茶开摘啦、新茶上市啦……每年一进入春天总是有许多关于新茶的消息,像布谷鸟一声声叫着春天。有关茶的信息从来就不会淡出杭城。自2005年杭州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茶都"起,一年一度的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已然成为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之一。2016年5月6日至9日,为期4天的茶博会以"茶悦世界,分享未来"为主题,论茶、讲茶、斗茶、品茶、茶艺比赛等精彩纷呈的茶事活动,又一次让中国茶都杭州沉醉于浓郁的茶香之中,那流芳百世的茶文化更是雅到了骨子里,俗到了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正联合国大会近期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捷克文学报2019年第12期以中国茶为专题做了一组报道,其中有去年到访过浙江的记者雅娜·帕夫洛娃的文章,我们来看看她怎么说茶。坐落在杭州的中国国家茶叶博物馆外观朴实无华,一对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眼望茶园。在中国我们首次有机会参观茶园。走入建筑内部,您会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18.
又是龙井新茶飘香时节。3月28日,杭州湖畔居茶楼、西湖国际茶人村、老龙井御茶园、和茶馆同时首开“西湖茶宴”。近午,宾客相继如期而至,服务员先奉上一杯澄澈清纯的虎跑泉水,大家在品啜茶泉间,自由交谈,还除却口腔的杂异气味。一杯虎跑泉成了茶宴的一个引子。  相似文献   

19.
茶道与人生     
正茶,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在中国文化中虽为异数,却是个人品位的象征。古人品茗论道,煮茶听琴,为的是在袅袅幽香中揣摩世态炎凉,体味人生。自古至今,许多名人与茶结缘,不仅写有对茶吟咏称道的诗章,还留下了煮茶品茗的趣事轶闻。北宋文豪苏轼,十分嗜茶,爱茶之情常见于诗行之中。因为爱茶,才具有对茶独特的感受。"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苏轼咏茶,总是那么绘声绘色,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茶马古道作为自古至今重要的贸易通道,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探寻茶马古道时,对新型茶旅文化体验模式产生了极大需求和兴趣,推动了我国茶旅一体化不断发展。但由于国内发展茶旅一体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暴露出了各方面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茶旅一体化进程,探索多元机制,本文以茶旅一体化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影响作用。并基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茶旅一体化多元机制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