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的残疾是指生理上的缺陷,广义的残疾是指人所不能者.史铁生真切地体验残疾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生存困境,他从狭义的残疾问到广义的残疾,探寻出人的三大根本残疾,并积极寻求拯救之途.他直视残疾,不泯希望,为个人和他人找到了顽强生存下去的勇气和理由.  相似文献   

2.
爱情与婚姻在史铁生“心魂”的执着追问下焕发出奇异的神彩,他认为“残疾与爱情是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最本质的两条密码”,爱情既是人的孤独体现,也是对人类残疾拯救的途径。他常引用圣经原文,以之为比照、映衬、要求,试图印证爱情与婚姻在上帝的原初设计中是统一的,男女只有在心魂合一中方能体味到爱的真谛,以此纠正人的恶与疏失,暗示出理想的爱情婚姻应有神圣根基,引发人们对爱情与婚姻本原的沉思与反省。  相似文献   

3.
信仰     
回到故乡之后,将军没有和任何人会面。小镇上的人都不知道他回来了。他非常憔悴,就是人们遇见他也认不出来。  相似文献   

4.
信仰的力量     
《广东第二课堂》2010,(7):81-81
他选择了体育,想成为体育明星,露天的小体育馆里经常出现他矫健的身姿。那时他22岁,已经获得了一次次的殊荣。最让他自豪的是他的100米短跑,他的成绩是世界第一,是当时的“飞人”。在国人的心目中,那一年在巴黎举行的100米短跑冠军非他莫属。可想而知,一个人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对他的威望、收入、名气该有多大的影响,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然而却做出了让国人震惊和愤怒的决定:取消参赛。是什么让他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誉?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让人怦然心动的文章。作者写的是班里新转来的一个小男生,女生背后叫他为“班草”。他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文静而聪慧,在人们看来是个很阳光的男孩。“我”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但“我”恪守生活信条,就是保持距离,这样才有充实的美感。作者写“我”对他的暗恋,在内心被他的优雅的素质所感染,在这种柏拉图式、唯美主义式的爱意中产生一种美感。作者对此写得很细致动人。作者对“我”和他的交往时写道:“他为人很随和,你跟他说话,他都带着满脸的笑,像小男孩似的望着你,可我却不敢看着他那充满阳光和笑意的眸子。”作者写女孩子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残疾是史铁生小说一个无法绕过的主题。他将残疾比喻为一种局限,并将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指向文革。作者内心荒凉的碎片化作絮絮叨叨的残疾书写。"残疾"在史铁生文本中充满隐喻意味,通过不断地书写以探寻个体精神上的解脱。史铁生为"残疾"开出了治疗之方,并试图建构残疾人世界是由爱和宽容构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将生命当作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实现了集体和个人的残疾超越。  相似文献   

7.
正几年前,《蒙娜丽莎的眼泪》风靡中国内地,一个清澈而有力的声音成了人们抚慰心情的良药,林志炫的名字就这样被很多人记住。他的嗓音极富穿透力与亮度,至今都被公认为台湾歌坛的"最美"。最受圈内外推崇的,当属他现场演唱的功力。歌手彭佳慧说:"他简直像一台机器,你要他播放,他立刻就能在你面前完美地把歌呈现出来。"出道20多年来,他曾经数次获得台湾金曲奖提名,虽然屡屡与奖项擦肩而过,但早已成为华语乐坛歌迷心中的无冕歌王。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剖析了残疾学生开展体育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旨在推动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增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唤起更多人对残疾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系统性,其很多作品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反映。艾略特的文艺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也时有体现,比如他的非个性化理论、象征物表现手法等,在《空心人》中都有所体现,将诗歌的主题进行了精确刻画。艾略特在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与他本身的意识以及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将选取其作品《空心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越说越开心     
感动!感动!小童知道很多人喜欢小狗,但小童也知道很多人对小狗不负责,小狗听话的时候就把它当宝,不听话就踹它打它。所以,当小童第一次在街头看见残疾的宠物狗,而主人不但没有嫌弃它,还为它好好打扮,给它穿漂亮的衣服,还带它逛街时,真的感动了!因此,小童评那位狗主人为"最真心爱狗之人",希望所有养了小动物的人都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11.
卡卡的信仰     
那时我读初二,因为小学时跳了一级,所以我才十二岁。在暑假开学前,我父母亲的大学同学,要把她的儿子寄养在我们家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她将和丈夫办理离婚。她丈夫是个法国人,和她生活在美国,因为害怕失去独生子,她决定把儿子送回中国。在八月二十九号的傍晚,我的父亲从机场接到了他,他一个人从美国飞来,然后他们一起回到了家,他跟在我父亲的身后,个子不是很高,大概一米六几,当他和我妈妈和我点头问好的时候,你们难以想像,他漂亮得出奇的五官,一双灰绿色的眼睛。后来他告诉我父母他的爷爷并不是法国人,而是个俄罗斯的贵族,因为政治原因流亡…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的鲁迅在其个体生命的践履上体现出鲜明的尼采式精神气质,同时,他作为一个文学家,也向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精彩的艺术形象来诠释和表达尼采式的文化观念,来塑造尼采式的“精神界之战士”的人格.鲁迅对“狂人”在信仰上的执着性和专注性的性格刻画,点点滴滴都针对着中国国民信仰的缺失与弱点,不仅体现出了他对“精神界之战士”的殷切期盼,而且也体现出了其对国民信仰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人的许多困境是与生俱来的,史铁生的困境在于他的残疾,他能在思索中升华,领悟生的意义,从心灵的深渊中走出来,并且意识到心灵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从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精神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尊重的力量     
<正>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显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千万不要小觑了尊重的力量。曾经有一个人经过一个非常热闹的火车站前,看到一位双腿残疾的人摆着卖铅笔的小摊。开始,他漫不经心地施舍般丢下一张百元大钞。然而不一会他匆忙回转,对  相似文献   

15.
李巧燕 《考试周刊》2008,(51):122-125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是一个理性的作家。在众人狂热的年代里,他表现出特有的冷静。他在残疾的围城中,冲出肉体的困囿,安详地走向精神的圆满。史铁生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苦难意识,是完成天、地、人的思索后的自然流露;他对残缺人生的乐观、豁达,是因为爱的滋润。史铁生在创作中关于苦难的表达,给我们以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缺陷的优势     
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残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从小他就看惯了太多人的白眼,听惯了太多人的嘲笑,于是他变得沉默而敏感,用自卑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论生命的信仰与德育的使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仰,是人们对其所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对象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终依托。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经说过:“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史铁生作品中残疾人的爱情,提出史铁生的爱情观即爱情是孤独的证明,是一种独特的宿命,是对人类残疾的拯救,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现了史铁生对残疾人实现自我救赎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是讲对残疾学生手术成功、心理援助完成、创建了无障碍环境等等报道。因此,很多人会产生残疾学生生存状况良好的想法,但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有许多大众并不了解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信仰     
胡展奋 《新读写》2010,(3):14-15
谈信仰的文章很多,但这篇文章最独特,它不是说教,也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从生活现象着手,或叙述,或议论;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一个论点——信仰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