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学典籍对"学问"一词的疏解,不仅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而且也阐释了知识的价值。借鉴儒家"学问"之道,运用于大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创新师生互动情境,建构出"学问"互动教学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建构,重点在于营造生问之境、答问之境和"学问"之境,要求教师应注意问题设计,对知识融会贯通,有一定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儒家"学问"模式,符合历史学科特征,具有现代价值,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进而使儒家的大学之道融入现代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2.
"忠恕之道"本是先秦儒家人际交往行为之圭臬,但经后世朱熹等儒家学者的注疏递嬗而意涵不彰。朱熹更是站在理学的高度,分别从天地、圣人、学者的层面,运用"理一分殊"范式,从本体论,体用论,对"忠恕之道"进行了建构。这种建构缩小了"忠恕之道"的内涵与外延,且与基督教的"黄金定律"相比,在传播意义上,缺乏经典表述。其实,先秦儒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二者,紧密结合,是对"忠恕之道"的经典阐释。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初的中西文化冲突实质是"古今之变"--中国社会的制度与人心秩序的位移.然而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开端裹挟的现代性问题不断被中西文化二元景观的民族性问题所置换,长期以来,现代性问题被新儒家的民族性辩护立场的思想建构所取代.中国思想的现代性建构,必须重审民族性立场,回到现代性问题本身,才能有切实的现代性问题的探问.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的弱化是德育失效的重要症结之所在,而儒家德育却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生活向度。以儒家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为借鉴,探寻学校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德育应该坚持"生活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有机统一;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内外互动;坚持"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双向引导;坚持"行为锻炼"与"言语说教"的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5.
荀子提出儒家的"美政"价值,并以此为鹄的论述儒家之"礼"的整体含义。其中,制度型范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直接保障,法则理据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理论根据,而超越形上之礼是实现儒家美政价值的终极根源。荀子以此构建了一个按照儒家思路改造社会的"王道"政治蓝图。  相似文献   

6.
“汉承秦制”的背景下,汉武帝“独尊儒术”,造成长期以来皆以儒家文化等同于中国文化,但现实是“百代都行秦政制”,而“秦政制”是法家之制,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反儒的。法家之制下,中国历史潮流中各个朝代皆以法家理念为核心建立行政、法律、教育制度,其中教育制度的构建虽重儒家,但内在逻辑却以法家为主,因而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法家理念时常凸显。名为儒,实则为法,“儒表法里”之下教育惩戒存形于中国古代官方以及民间的教育体系之中,探究中国古代教育惩戒制度的建构,能够更好地深思现行教育运作下教育惩戒的深层次问题和操作方式,完善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高中语文已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与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本文将在"乐感文化"视野之下,探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课程的建构。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溯"乐感文化"视野之传统依据以儒学为主的华夏传统,儒家美学是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思想中的"气"包含着儒家义理中所蕴含的"治疗意义"。该治疗意义有助于我们追寻立于生存需求之上的"意义价值之需求",自觉自我之生命意义并实践之,透过船山之义理,建构一套身心安顿之法。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7,(5):71-78
孔子在为解决社会失序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中始终将社会正义问题作为关注的重心。其"仁"说是他构建儒家制度伦理的重要一环,体现了他从人与制度的现实互动中探讨社会治理问题的基本理路。儒家礼治制度的安排遵循着一个总体的"义"的原则,也就是儒家制度所遵循的正义原则,它包括亲亲之仁与尊贤之义两方面内容。普遍理性的公义制度与现实差等的人的联结点就在于"仁"中,包括"亲亲之仁"与具有公共意识的贤人两方面。与其说孔子重德性轻制度,不如说他旨在构建一个具有社会适宜性和内在革新动力的人的道德共同体而非仅仅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以儒家意义上的榜样教化概念为切入点,才可以深入理解古代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儒家多向度的阐释中,教化的本旨即榜样教化,其主要表现形态是身教示范.究其实质,榜样教化是一个关乎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复杂性概念.作为"直接示范"的榜样教化具有层级式的权威示范之特质,其丰富的内在意蕴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内涵达成了高度契合,由此成为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内中之义.作为"间接示范"的儒家榜样形象则从经典走向了生活,在以社会教化活动为重要标志的古代社会治理实践中得以再现与演绎,由此在社会化转向过程中推动了社会教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现代转化的视阈下,上述资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占魁 《教育研究》2021,42(11):72-8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 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2.
彭维锋 《天中学刊》2005,20(3):82-86
"味"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概念.通过融会"风雅之味"与"晚唐异味",杨万里建构了自己的诗学理想,完成了儒家诗教观念与审美超越意识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13.
儒家自然生命观认为生命的本原来源于自然,强调"生生之德";生命过程应该顺应自然,强调"存顺没宁";生命需要养护,强调"乐以忘忧"、"君子三戒"。儒家自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是要教育大学生珍视生命、科学养生,教育大学生乐观面对生活,正视困难挫折。教育途径是将儒家自然生命思想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加强传统生命哲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从时代需求出发,重新呈现适应人类生命之需的价值真理;二是涵容现代理性精神,既积极吸收现代理性精神的先进价值理念,又要超越现代理性精神的局限性。具体而言,从个体层面看,要建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精神联结,以"情"为主的先秦儒家德性论需与基于现代理性精神的权利论相整合;从整体层面看,为适应血缘文化淡化的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诉求,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核心价值,即"仁爱"思想,需由以"爱亲"为核心理念向以"爱人"为核心理念提升,发挥"情"之合同功能,以有机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化解当今"伦理—道德"精神链断裂的时代难题。  相似文献   

15.
谢狂飞 《黑河学院学报》2022,(10):160-163+168
尽管终身学习的现代概念出现时间并不久,但作为一种生命学问的实践,终身学习在儒家之学的精神传统中早已是源远流长。儒家之学的终身学习内蕴对今天建构和完善终身学习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思政课启示。经由一种追根溯源的关于终身学习意识的儒家文化梳理,能够促进今天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经由终身学习意识的倡导而提升其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从"德"本义出发,提出了"尚德"的教育理念,建构苏州"尚德课堂"。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活动中,提出了以"传统五字"序列建构"尚德"教育之美德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理念,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资源的系统化建构,构思了校本"尚德"之美德教材,以实现美德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圣人是实现由天下无道走向天下有道的秩序建构主体,是政治权威和思想权威的统一。先秦儒家圣人秩序建构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普遍性的规则、制度本身,而是作为制度、规则依据的伦理价值,主张通过重建凝结社会的核心价值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礼崩乐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儒家教育思想发展史即是儒家教育思想为适应不同时代需要的转换生成的历史。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的建构、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启发。如今,儒家教育思想的外部社会制度性制约环境已不复存在,人们对它的批判理性也日益增强,但儒家教育思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应试教育模式的消除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虽然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但体现在传统美育思想上的却是儒家美育的长期主导.儒家美育之人伦规范成为中国美育传统中的"惯性",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在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中.而道家--庄子追求人之自然个性的特点历来被美育界忽视.在当代美育以人为本的命题建构中,庄子美育体现出了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解构,这些解构中也牵涉到对因建立在现代主义理论之上的教育理念和制度的解构。现代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分偏重统一性教育而相对忽视多样性教育,这种倾向因忽视对特殊性学生和创造性、包容性人才的培养,因忽视创新性理论的开发和兼容性知识的教育,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为此应通过建构差异性"共生"、"共存"的教育理念,建构创新性理论成果和创造性人才的教育目标,建构过程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等措施来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