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洛阳、安阳两地出土北宋妾的墓志反映了她的家庭生活、与所生子女的关系和身后的丧葬等情况。妾谦卑自抑的言行举止和无助苦闷的生存状态,客观昭示了士大夫纳妾的普遍性、一夫多妾的家庭常态和法律确定的妾为良人中的贱类,体现了中古社会发展走势下处于渐变中的妾的特质。然而庶出子女地位同于嫡出,依随父亲出身为士人,嫡妻悉心抚养关系亲密,成人后也保持着士族间的婚姻和维系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2.
临清贡砖是明清时期重要的钦工物材之一,其生产技艺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对于其生产工艺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于当时大规模生产背后的组织管理,尤其是针对其质量的管理措施较少探讨。乾隆八年开始,临清砖窑奉命为乾隆皇帝的万年吉地工程烧制贡砖,但在此后连续几年出现大规模砖块质量不敷使用的状况。有鉴于此,清工部连续出台多项质量管控措施,保障了工程用砖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为清政府积累了工程物料的管理经验。但通过此事也暴露了其行政效率低下、部门间沟通不畅、官员敷衍塞责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整合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也是保证学生能够"攻克"高考材料分析题的重要教学过程。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样的问题表现为很多学校的史料教学流于形式化,没有很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也没有有效归纳整理史料的方法。因此,急需对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本文结合北...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相关内容表述旁插了“北宋文官出行图”(见下图),用以说明北宋时期文官地位提高的社会状况。但经过仔细比对分析,笔者发现,该图是绘制于北宋中期的《大驾卤簿图书》的局部,并不能充分说明北宋文官地位的提高。略述拙见于此,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转移,唐、北宋、辽时期,今河北对应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所对应的政区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一级政区划分上。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在于,河北地区由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划变为两个对峙政权的交界区域,并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异常活跃。他们很多人恪守传统儒家士志于道的价值追求,或以天下为己任,厉行忠义;或尊经法古,净化世道人心,其精神一直为后世所称道。但与此同时,传统士大夫身上的消极性因素此时亦得以放大,其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异动倾向。而传统士大夫理想人格的扭曲,对北宋政局产生了很深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宋中后期,黄河水患日益频繁,政府不得不试图对治水机构进行合理的分化与整合,以期有效治理河患.经过60余年的发展演变,北宋都水监逐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严密的治水体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政府未能将都水监组织机构优化至最佳状态,导致其机构或过于简单或过于膨胀,难以长期有效治理河患.  相似文献   

8.
9.
吐鲁番出土墓志——高昌墓砖,是吐鲁番学中重要的研究资料。文章主要从墓志发展史的角度探讨高昌墓砖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上,以齐言或长短句为主要歌辞形式的歌曲创作并行不悖,宋人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论,开宗明义即指出"乐府、声诗并著";张炎<词源>序中亦以为"声诗间为长短句".北宋太宗朝"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王禹偁可谓典型.王禹偁有"谪居始信为儒苦"的生活,有"醉中官妓乞歌诗"的经历;有声诗<畬田词>,也有"乐府"(曲子词)<点绛唇>,而他总以"词臣"的身份,时刻关注"风谣"、"山歌"修教易俗的意义,反映了北宋立国之始文人士大夫对声诗、"乐府"(曲子词)功能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晚唐游仙诗创作不同于前代单纯向往长生或感叹抒怀,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曹唐的游仙诗最能体现这一新变,不仅在诗中展现人间化的仙界,而且不假雕琢,表达通俗。游仙诗世俗化的成因,与中晚唐的时代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水利技术本质上的共性,使不同区域的水利技术具有了相互传播的可能,虽然地域特性限制了水利技术的跨区域交流,但是北宋士人的社会流动有力地推进了水利技术的跨区域传播。一方面,宋廷希冀通过士人的任职来促进南北方水利建设的平衡与发展,因此,在水利官员的选任上有意识地倾斜;另一方面,由于直接从事水利建设的劳动者文化程度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水利技术知识的总结主要由具备一定水利知识的士人完成。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我们认为:加强教学诊断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我们以初中历史新课程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10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的教学诊断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如前贤所言,整个世界史"不过是几十百个民族相互争斗,几十百个国家兴亡交替的历史"。军旅诗词作为主要表现军旅生活与情感体验的文学载体,在中国的诗歌中经常能看到。本次论文将中国的北宋与日本的《百人一首》中的军旅相关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金、元时期,由于理学的相对淡薄导致传统儒学的复归,作为在北宋学术根基下成长起来的金代理学,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疏离后,呈现出驳杂与“淳朴”之气象,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儒学的复归。  相似文献   

16.
和亲是中国古代的外交策略之一,汉唐和亲久负盛名,宋朝"无和亲"说广泛流传。北宋末年的"帝姬和亲"事件在靖康之难的政治生态下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是北宋王朝在应对亡国危机时的无奈选择。宋钦宗企图以此来化解危局,应对灾难,实现赓续王朝的目的。金廷受其内部政治纠葛的影响,解决策略从"帝姬和亲"转变为"废立异姓""。帝姬和亲"作为赓续王朝世系的决策被推向前台,承载着宋金两朝处理靖康事件的政治考量。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已经成为共识,但各地域文化的特色却还值得大力探究。巴蜀文化作为长江上游的地域文化,一向以神秘而著称。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出土的文物与传世古籍文献相互印证了古巴蜀的审美意识发生及其对后来巴蜀审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浪漫情怀与崇高追求、夸饰表达与好奇深思、世俗化与审美化是巴蜀审美文化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农民在经济、文化、政治和权利四个维度上长期遭受着社会排斥,是制约新型农民培育的深层次原因。新型农民的培育应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注重从物质需要、文化、法治、自我发展能力和合作精神五个方面转化农民,以形成新型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叶杰  王莅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98-100
大学活动课程实施既是知识与社会准则的内化过程,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与以社会为指向的教育目的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的隐性融合。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该校的活动课程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发展到新的阶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部农业本身是一项弱质产业,为使农业尽快融入国际大市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笔者结合西部农业科技推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几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