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改良的ASG法在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boeoticum)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清晰的G—带.比较分析了早中期、中期染色体的G—带核型.结果表明,早中期和中期染色体都显示了密切邻近的、细而分布相对均匀的多重的G—带带纹.同源染色体的带纹数目、分布位置和染色深浅基本一致,可以较准确地进行配对,中期各染色体的带纹数目均少于早中期相应染色体,减少程度基本一致.讨论了野生一粒小麦的G—显带技术及G—带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改良ASG法对黑麦(Secale cereale)的G-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用此方法在黑麦的有丝分裂晚前期、早中期、中期染色体的全长均显示出了清晰的密切邻近的多重G-带带纹.黑麦染色体G-带的带纹数目多、细窄而大小较相近、密集而分布较均匀;同源染色体带纹的数目、分布位置、染色深浅基本一致,可较为准确地配对.随着分裂时期的推进,G-带带纹数目减少,减少幅度与染色体缩短幅度基本一致.对黑麦G-带的特征.变动性和应用及G-显带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改良ASG法对黑麦(Secalecereale)的G-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用此方法在黑麦的有丝分裂晚前期、早中期、中期染色体的全长均里承出了清晰的密切邻近的多重G-带带纹.黑麦染色体G-带的带纹数目多、细窄而大小校相近、密集而分布较均匀;同源染色体带纹的数目、分布位置、染色深浅基本一致,可较为准确地配对.随着分裂时期的推进,G-带带纹数目减少,减少幅度与杂色体缩短幅度基本一致.对黑麦G-带的特征,变动任和应用及G-显带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了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cumL。)中期染色体清晰的G-带核型.讨论了普通小麦G-带的特征、G-带的应用和G-显带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中期染色体G-带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次报道了普通小麦(Triticunt aesicmm L.)中期染色体清晰的G-带核型。讨论了普通小麦G-带的特征,G-带的应用和G-显带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热干燥涂片法对斯氏按蚊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按蚊染色体数目为2n=6,属XY型,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存在中着丝粒和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种形态:在G带中,两对常染色体在着丝粒附近颜色较深,性染色体X、Y的一条臂全部深染,另一臂分别呈现4条和3条带;雄蚊共有21条带.研究中还观察到了染色体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分布在广西宜州市的竹蝗属CeracrisWalker两个种青脊竹蝗C .nigricornisnigricornisWalker和黑翅竹蝗C .fasciatafasciata(Brunnerv ,Wattenwgl)的核型和C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染色体数目上、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染色体都含有着丝粒C带带纹上具有一致性。染色体组式也相同 ,为 3L +7M +1S +X .但X染色体位置有着差异 ,两个种的C带带纹除着丝粒C带分布具有一致性外 ,其它类型的C带数量及分布都有着明显区别 ,2个种的异染色质含量差别也较大  相似文献   

8.
宜兴百合属于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变种.对宜兴百合和野生的卷丹根尖染色体进行Giemsa C-带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百合的C-带带纹极为相似,绝大部分染色体都显示出明显的带纹,其中一对染色体显示出三条较强的带纹,三条染色体在长臂中部具有很强的中间带,三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区域有很强的带纹,同时在其长臂的近末端各有一条较弱的带纹.说明Gi-emsa C-带带型在同一物种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鉴定种质资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G-带技术由Sumner等[1](1971)首先提出,其后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染色体研究二但植物染色体的G-带技术产生较晚.早期用胰酶法和尿素法诱导都只产生了C-带而没有产生G-带[2]’.Greilhuber(1977)[3]认为植物染色体比脊椎动物染色体收缩程度更高,若不是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不当,便是植物界根本就不存在G-带.但有人证明植物的核DNA与染色体长度之比和脊椎动物的并无多大差别,因此不能显G-带的原因应是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和显带方法不当.由于改用了酶解去壁火焰干燥法制片,自1982年起,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方法在许多植物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普通番茄四个栽培品种即“早魁”、“郑番2号”、“强力米寿”和“特瑞皮克”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4;核型由中部和近中部或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但各类染色体在没品种中的数目不同,或数目相同而在核荆吉的分布位置不同;均有1对具随染色体,但随体的大上及在核型中的分布位置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第一次报道山蹦蝗Sinopo-dismalofaoshana(Tinkham)和武陵山蹦蝗Sinopodis-mawulingshanensisPengetFu的染色体C一带核型的比较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两种蝗虫的染色体组型相似,且结构异染色质在两者的染色体组中有相似的分布,这反映了同一属中两个物种在亲统进化上的亲缘关系.两者的差别主要反映在:(1)武陵山蹦蝗第1号染色体有强端带发生而山蹦蝗1号染色体没有端带发生;(2)山蹦蝗第3号染色体端部C─带杂合而武陵山蹦蝗3号染色体没有端部C─带发生;(3)山蹦蝗9号染色体发生明显的居间带而武陵山蹦蝗9号染色体无居间带(见图1和图3).  相似文献   

12.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中的主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关于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识别,历来是学生的失分点。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这一难题。1.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确定分裂时期高等生物细胞中有多对同源染色体,数目一般为偶数,如果发现某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奇数,则为减数分裂;如果为偶数,则有可能是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减数分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细胞图像中染色体形态大小都一样,无法辨认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这时用染色体数目判别很方便。如果给出几个细胞图像,要找出哪些是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图像,一般来说,染色体无规律分布为前期,分布在中央为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为后期。  相似文献   

13.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G带制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G带标本,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G带制片方法进行了研究。用低渗法制备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预处理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玻片标本,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胰蛋白酶液处理玻片标本,通过显微镜分析染色体G带制片效果。结果表明:0.05%胰蛋白酶液、处理时间24~26 s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G带最清晰;而过低浓度胰蛋白酶液(0.025%)处理时间长达120 s或过高浓度胰蛋白酶液(0.125%和0.25%)处理时间低至5 s,都不能得到G带带纹。结论: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G带标本的制作,主要受胰蛋白酶浓度及消化时间因素的影响,0.05%胰蛋白酶液与处理时间成一定的线性关系,但过高浓度或过低浓度很难找到G带与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此外,G带还受染色体预处理、低渗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4种栽培大麦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栽培大麦4个品种的染色体组型和C-分带带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麦品种的染色体C带的分布在数目和强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大麦品种同一序号的染色体表现不同程度的C-带带型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5.
在遗传学教学内容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容易混淆,它们看似相似,但有实质性差别。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现将其进行辨析总结,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1核型和带型核型是指一个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或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对核型进行分析是识别和分析各种人类染色体病的基础。染色体核型分为非显带核型和显带核型。用各种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沿长轴显示出一条条明暗或深浅相间的带。人类的24种染色体都可显示出各自特异的带纹,称为带型。通过这种显带核型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每一号染色体,且能够确认染色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绿豆(PhaseolusdemissusKitag)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x=22=12M+8m+2sm.即11对染色体中,6对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4对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型为1B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普通染色体G一显带技术和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两个人体乳癌细胞系进厅了详尽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两个细胞系均具有较复,桀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_}辛常。Bcap一3 7细胞系染色体众数为62~63,具有23个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MCF一7细胞系染色体众效为55—56,具有l9个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进一步分析认为,第1、3、5、7、11、13和17号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改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演进有一定联系;染色体断点1p~(11)(1q~(11))、1p~(13)、3p~(21)、3q~(11)、5q~(11)、7p~(13)、7q~(22)及导致11p~-、17p~-6q~-、13q~-的断裂点可能通过癌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丢失而起一定怍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用骨髓细胞作材料,对秦岭雨蛙染色体组型、C—带和Ag—NORs作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秦岭雨蛙2n=24,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6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有中部或亚中部、亚端部三类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次缢痕出现在No.11染色体的长臂上;一对Ag—NORs在No.11;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C—带正染。  相似文献   

19.
2007江苏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第l8题: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相似文献   

20.
对植物染色体GiemsaC带技术操作程序中的干燥方法、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和Ba(OH)2处理的条件等作了一些改良,使显带更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