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盈 《现代语文》2007,(8):30-3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其中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小小的鸭蛋,、止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中盼端午、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新课标也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文化价值。鲁迅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合理运用民俗文化资源,可以发掘更多样的文本解读视角,丰富文本意蕴,助力深度教学。我们可以结合民俗文化资源开展文本解读,也可结合民俗文化资源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承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民俗文化教育是母语课堂教学新的生成点,有益于母语教学生活化的达成,同时能丰富母语教学的人文性内涵,让儿童接触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有利于他们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热忱。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本单元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选编了五篇文章:《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这些文章,内容各不相同,但  相似文献   

5.
桐城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了解桐城的地方民俗和文化提供了依据。从桐城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服饰、饮食等物质民俗文化所展现的一幅幅风情画卷。其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挖掘。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所选的都是有关民俗风情的文章。民俗文化是一幅社会风俗画,是一道人文风景线,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这个有关民俗风情的单元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始终着眼于透过描写民俗的朴实的文字,去发现生活的淳美,从而了解家乡的习俗,了解华夏文明,进而有兴趣去了解世界各国的风情,为学生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在设计教学这一单元之前,利用来自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调动学生去了解社会民俗的热情。我写了“网郎”两个字之…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以乡土教材为载体走进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提高他们的素质,树立健康的人生理念。但是,由于一些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导向混乱、一些学校观念滞后和做法模糊、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和观念陈旧、学生学习方式和观念等因素,致使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进程缓慢。文章通过分析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出现的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并充分利用好民俗文化,无论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陶冶情操;还是传承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与民族文化有关的内容逐渐增多,对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强化对民族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实践,并借此强化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本文就此抛砖引玉,以供参考。一、有效利用文本资源,引导体会民俗风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民俗文化的文本并不少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做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利用学生普遍关注的民俗文化的心态去“导”语文课的学习。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的意识,用深厚的民族感情去“教”学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既培养对语文的敏感,也提高对多元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塑造学生的民族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小学阶段民俗文化的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借助教材文本、传统节日、实践活动等开展民俗文化教学,让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感染;同时,教师要规避民俗文化教学的误区,这样才能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商品,其足迹遍布全世界.外销青花瓷上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民俗文化,表现为民族文化融合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里的实用性、民俗文化里的祥瑞风、民俗文化里的"世俗"语意、民俗文化里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育》2002,(12):22-25
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首批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三套语言语教材之一。在本套教材的编写和实验中,我们力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习语言语的兴趣问题,让学生喜欢语文;二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让学生会学语文;三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过程,还是接受现代文明熏陶、感染的过程。我们以“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作为本套教材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的编写主要存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体现民俗文化导入的原则。因此,应该明确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定性、定位、定量,确定科学的编写原则和编写方式,在提高民俗文化编写质量的同时适当增加民俗文化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刘琼琼 《读写月报》2022,(21):32-37
<正>[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中国著名作家贺敬之的一篇现代诗。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民俗风情”,“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风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以文本为依据展开教学的。我们的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也注意体现时代风貌。因此,我们的教材非常值得教师们深入钻研,努力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为我所用。二年级写好一段话是作文的入门阶段,是今后写好作文的基础,那如何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来有效地训练学生写话,因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以社会、文化、生活为主要讲解内容的,而民间风俗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适当重视民俗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很有帮助。就目前的语文教材而言,民俗内容纷繁驳杂与教材编排的主题交织在一起,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从不同课文中挖掘出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建构人本化教材新体系;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加强教材的实践性特征;注重教材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建构语文与生活的教材新模型。语文教材的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几种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材"现代世界中的化学:概念和应用"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材“现代世界中的化学:概念和应用”值得我们在编写化学教材时参考。该教材课程目标及学习活动设计合理,注重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学习,强调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课文辅助系统丰富,语言通俗流畅,并有配套的《教师手册》。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除了可以发挥语文教育的固有功能之外,还具有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彰显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材,不仅要发挥教材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功能,而且要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教材的隐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