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间性图书馆价值评价模式有利于弥合以往图书馆评价模式宏观层次理论研究不足,主客二元对立和多元价值冲突混乱等缺陷,是对以往图书馆评价模式的宏观整合,致力于构建主体间性的和谐图书馆价值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2.
魏思廷 《图书馆建设》2015,(3):24-26,31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最初是仿效商业经营的理念而提出的,它在强化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读者对象的变化,图书馆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基于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图书馆应采纳"相互尊重,优质服务"的新理念。新理念不仅可以使图书馆内部各主体相互尊重,还可以促进馆员与读者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从而保障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的价值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图书馆从公益型转化为经营型,是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相悖的。图书馆不可能因为市场经济机制而改变其公益性。图书馆只有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加强内部自身管理,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王莹 《编辑之友》2021,(1):76-80
媒介技术的变迁影响着权利关系格局的转变.新传播语境下新闻生产的逻辑由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向多元共生的主体间性转变.以主体间性为核心自变量、以新闻生产实践为因变量的新闻生产系统投影出四个展面:生产主体由社会被想象式的参与(传统主流媒体)到部分参与(UGC)再到社会全面大数据式加入;生产方式从"暗箱"到互动再到合作;生产内容从新闻到信息再到服务;生产的时空规律从时空的绝对性及排他性到空间的液态性与时间的兼容性.由此,主体间性在转变中得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图书馆活动中对话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相似文献   

6.
在Web2.0基础上形成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形成了社会化生产、职业化生产和智能化生产三者并存的状态。社会化生产包括公民讲述、官方发布两种方式,职业化生产则包括媒体复述、记者改写、记者代言、记者创作、记者策展等五种方式,智能化生产即智能生成新闻。这诸种生产方式促成了全体社会行为主体都成为新闻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新媒体语境下的这一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使传统媒体时代的"我-他"传播,转变为"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从而获得了新闻生产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李惠珍 《图书馆论坛》2002,22(5):140-142,17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总体价值取向、共建共知享的资源建设取向,一切从方便读者出发的服务取向、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取向,主动塑造,主动参与的行为取向和塑造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全校信息中心和学术机构的形象取向。  相似文献   

9.
刘亚平 《图书馆学刊》2010,32(11):57-58,75
分析归纳当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研究现状,认为信息服务、专业指导、方法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方案策划、项目合作、学术示范、科研引领等智力输出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主要取向,这种取向既反映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这项工作的本质要求,又代表着此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工价值取向变化的新特点和产生原因,并提出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承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既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要求,也是高校师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中具备优势,可借助资源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服务育人功能,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知识观的形成对以知识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保存、组织、管理、传播和利用活动的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传统图书馆在知识自由存取、保存传播服务教育与社会等方面的核心价值有了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3.
论后现代视阈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图书馆在思想观念、表现形态等方面已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发展趋势。本文站在后现代主义发展视点上重新审视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定位,并指出后现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功能开发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哲学语境中的现代图书馆文化图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昊青 《图书馆》2011,(4):8-11
在分析图书馆哲学的文化指向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文化图式是指图书馆人及使用者普遍认同的,由图书馆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图书馆思维以及图书馆制度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方式,或是说一种由人类图书馆思想和文化进程的历史凝结而成的基本文化存在方式/生存样法,并指出现代图书馆文化图式的形成与发展是源于对图书馆哲学的反思性认知,以期为图书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基础与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胡慧贤 《图书馆》2006,(4):78-80
本文描述了信息素养的结构,分析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价值抉择视阈的高校图书馆效率旨向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性资源,其效率旨向的定位关乎知识传播的效度,是影响高校整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价值的抉择则是行为倾向的前提,对"投入-产出"效率模式内涵的权衡应构成高校图书馆效率旨向的意义所在.以价值发展的脉络为起点,将价值实现效用的途径--价值信仰作为分析的视角,递进地探索和构筑效率旨向,对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更具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属性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文章立足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内涵,围绕大学图书馆转型与创新,从弘扬现代图书馆权利精神、促进馆藏资源社会共享、守护现代大学精神、推动社会公共性成长四个方面系统阐释大学图书馆公共性价值.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8.
高校扩招、数字图书馆的利用使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文化差异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国外图书馆界公认,增强图书馆行业及其从业人员文化胜任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的手段。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9.
Digital inclusion is a strategy pursued to foster social inclusion of those who have been sidelined from the mainstream of information society due to lack of access to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skills to use them. Libraries have been working to close the gap by providing access to computers, the Internet, digital content, and digital literacy programs. However, research reveals a new type of divide where digitally competent people could be digitally excluded. This shows the need for a better conceptualization of access and literacy. This paper commits to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access to digital cont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 with print disability. It involv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en participants with print disability where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was used as a framework for data analysis. The overall analysis shows that digital inclusion would be more meaningful if it involved providing content in alternative formats and empowering users to make informed choices. Issues such as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content presentation and design of content discovery tools are among thos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