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家平 《农村教育》2007,(12):49-50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生与作文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写作.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情感来创新和丰富作文。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作文教学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文教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在二十几年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总结中。涌现了许多对作文教学有着极高指导意义的思想.如张化万的“生活作文教学”、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教学”、贾志敏的“小品表演作文教学”、于永正的“言语交际作文教学”、丁有宽的“仿写作文教学”、窦桂梅的“创意作文教学”等等.对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大量的作文教学思想却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生命主体个性化的语言行为。写作的主体性,表现为写作者写作态度的主动性和语言表达的独特性。就高中作文教学而言.要努力实现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就是要激发学生作文的主动热情,展示学生语言表达的独特个性,简单说,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并且“有话会说”。怎样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语言更有文采,这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的基本命题。但许多教师往往忽略的是.在正式作文之前如何激活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形成丰富多彩的“思想流”和“情感流”。因为离开了这些“思想流”和“情感流”,学生的语言表达是不可能生动而多彩的。道理很简单,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没有思想和情感的活跃和多彩.是不可能有语言的活跃和多彩的,所谓“意在笔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许不一定要让学生思接千载,神游万里。但最起码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所以,作文教学的第一要着,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活”。在实践上,有以下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劬颉:你好!“诗言志”,“诗缘情”,“言为心声”,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在文章中体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作文应传达自己丰富的个性思想,表现自我独特的鲜活情感。而表达这样的思想、情感,则必须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各人的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有高低,认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5.
张扬个性的理念。在教育呼唤以人为本的背景下.在新课标“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的标准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尤其引人注目。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假大空”、“慢差费”的局面令师生头痛不已,而作文作为学生思想、情感、思维与表达的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对学生健全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酚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然而,反观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文章大多情感苍白,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缺乏自己的思想号睛感,学生的自我情感、个性形象严重缺失.造成中学生作文情感严重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语文教师而言,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师指导的学生作文追求“模式化”、“文学化”,忽视了“物以情迁,辞以情发,为情造文,有感而作”的写作规律.于是,学生作文,多的是条条框框,少的是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7.
常荣杰 《学周刊C版》2014,(8):172-173
“绿色作文”来源于“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健康食品。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绿色作文”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大空.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放松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路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绿色作文”的本身意图和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本人阅卷情况.对浙江考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缺少文体意识。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属于“有限标题作文”。标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体不限”.但对此有不少考生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文体不限”就是不需要文体的规范.写起作文来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其结果是.写出的文章成了非驴非马的“四不像”。  相似文献   

9.
写作一方面是写作主体内在思想情感的外化,另一方面是写作主体对客观外物、社会生活的真实内化。我国传统作文教学偏于引导学生注意“外化”,近年来,“创新作文理念”则偏于引导学生注重“内化”。笔者以为作文教学应坚持引导学生“内化”与“外化”并重。  相似文献   

10.
声音     
《语文学习》2010,(1):67-67
电脑阅卷“不留情面”。 ——英国“高考”计划采用电脑批改考试作文.不过他们发现,按照电脑打分.丘吉尔的演说被判“低于平均水平”.海明威的小说被判“不认真、少细节”.威廉.戈尔丁的作品被判“缺乏连贯性”……电脑不理解意志和情感。这使得考试委员会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电脑软件批改作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施红晖 《时代教育》2007,(9Z):119-119
“儿童生活作文”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自始至终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习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中,因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逐渐成了“学习的机器”,这与教育的功能相差甚远,久而久之.作文就成了类似“八股文”的“千人一面”.没有活力,没有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回到彰显个性.追求创新的本位上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弊端.学生的作文结构篇章一个模式,语言表达是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所写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学生的作文中往往缺少一种灵性.学生的个性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张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从传统的“程式”或“套路”中解放出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个性,写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个性作文的对立面是传统意义上的共性作文,共性作文作为传统作文的一个主流,它具有如下特征,即思想的政治化,情感的单一化,和意象的固定化。”今天,我们要顺应人文主义的潮流,大力提倡学生写作个性作文,但我们不能无理由无根据地呼唤和号召,我们还应该找到个性作文的对立面,有了“靶子”,我们的指向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在批判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5.
翻阅大多数省份的作文考纲,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有这么重要的一条——“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就要求在文章中要自然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真诚中轻松作文。而反观近年中学生作文,常常是历史题材追风,虚构感情成风。鲜活靓丽的生活远去了,真实诚挚的情感淡化了,学生作文成了“学术论文”,的确不能不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作文 ,是小学生的难题 ,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抓好基础 ,实行创新作文教学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注重情感培养 ,奠定思想基础传统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奉命而作” ,因而“千人一面 ,万人一腔” ,通常是“为文造情” ,这样的教学毫无生机 ,而真正具有创造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作文教学 ,学生习作的目的应是“为情造文”、“因情而感 ,因情而发”。只有培养调动学生情感这一原动力 ,才能使学生爆发写作动力 ,为作文教学奠定思想基础。1 千教万教 ,先教做人陶行知先生说过 …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10)
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作文成功的环境。1.更新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观。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理解不够的倾向:一是对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够。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热情,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虚假,无病呻吟,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学生完成的作文往往是“移花接木”式的虚假情感,仿真思想,以及复制的语言、粘贴的表达技巧.这种写作教学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作文课不是充满期待,而是厌烦和怯怕?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借助现成的言语材料拼凑作文,而不是“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一份“情书”中,我们获得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作文要写得好,创新很重要.”学生作文是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融为一体的创造性的劳动。作文写得好,除了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外,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创新精神。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教学策略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厚积方可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没有积累.就写不出好作文.遑论写出创新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五大课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训练学生的积累与整合素材的能力。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注意积累.但真正成体系的指导.进而开设这样的课型的非常少.另外.由于缺少专门的课堂交流的平台.整体的积累“场”的效应很弱.真正在坚持做.做得比较很好的学生也很少.更多的只是在穷于应付.而合理分析整合运用素材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在学生的作文中大量存在生搬硬套.拼凑堆积素材的问题.此外.作文中思维的低幼,语言苍白则与积累中重事例素材轻浯青素材和思想素材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创新出“素材积累系列课”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