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张理想的《国家地理》杂志照片,必须清晰明确,构图平稳。”这是摄影师对图片标准的理解。作为照片,要求视觉;中击力的时候同时也要求有相当的信息量。仔细分析《国家地理》图片,它们非常注意光线和色彩。图片不能太复杂,太晦涩。曾经《国家地理》请某位玛格南图片社著名摄影师拍完的报道,最后被他们自己的编辑以难以读懂为理由而否定,  相似文献   

3.
地理杂志是介绍有关自然、历史、文化方面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及其背景,它集科普性与观赏性于一身,始终以独立自由的科学探索精神区别于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形态倾向的报刊。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和美国《国家地理》这两本具代表性的地理杂志为考察对象,以2015年上半年的报道为样本,分析其传播样态和媒介品牌特征,探讨地理杂志的生态传播。  相似文献   

4.
董治顺 《传媒》2002,(9):42-42
在出版界,在喜爱书报刊的读者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的。就发行量和受众面来说,前者是中国第一大刊,后者是世界第一大刊。我国8000多种期刊,可与美国《读者  相似文献   

5.
1888年1月13日,注定要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这天晚上,33位成功人士如约来到华盛顿的宇宙俱乐部,商谈成立一个学会,并适时创办一本学会会刊.这些人中,既有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又有探险家、摄影师、教师、律师、制图师、金融家和军人,他们身份各异却旨趣相同.这个学会即是国家地理学会--当前世界最大的非营利性教育科学组织之一,而那份刊物也就是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网站报道,今年五月初,美国杂志编辑学会在美国纽约城揭晓了美国杂志界最著名的编辑荣誉——第43届年度美国国家杂志奖。1000多名编辑、出版商、业内人士和嘉宾与会,盛况空前。今年有333个印刷和在线杂志申报了创记录的1964个奖项,结果有20个杂志在25个类别获奖。  相似文献   

7.
8.
我国目前期刊品牌经营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其中突出问题之一是内容生产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型力度不够,期刊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本文比较《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现,中美两本国家地理杂志在品牌定位、营销网络、内容策划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异同。特别是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凭借其精准独特的品牌营销差异化策略逆势而上,不仅形成了自己后发优势的品牌经营特色,而且也为国内其他期刊破解期刊同质化困局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主编的素质、期刊的来稿审定和办刊宗旨,以及期刊发行等方面对具有百余年连续出版史的美国《国家地理》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让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们大可师法之处.  相似文献   

10.
透视《中国国家地理》的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差异之美与变化之美是我们的独特风格问:2000年为什么把《地理知识》改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是否拷贝了美国《国家地理》? 答“国家地理”是—个媒体类型,这个媒体类型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校的教材里就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近年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几本书里也有对这种媒体类型特质、要素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是其品牌的成功,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它经历了品牌导入期和品牌成长期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品牌成熟期。从外在形态、期刊风格和办刊特色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中国国家地理》的期刊品牌,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地认识其品牌内涵与特色。  相似文献   

12.
1921年6月2日,时值电报问世25周年庆诞。美国《纽约时报》对这一历史性的发明,刊发了一篇短小精悍的社论,其中传递给全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现今人们每年获取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对这一重要信息,当时在美国至少有16人作出了积极反应。即就是,着意创办一份文摘性期刊,让人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尽快获取自己急需的东西。这16位具有先见之明的人中,既有作家、律师和不动产推销员,又有原本就在新闻机构从业的编辑、记者。也有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位名叫叶瑟·麦卡锡的国会议员。他们都以敏锐的视角认为创办文摘刊…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读者》是最大的盗版商,我不敢肯定,一般来说,文摘性刊物,不曾贪污作者银子当属于少数。又有人说,《读者》小气不大气,只会贩卖小资情调。是的,《读者》20年来,老是拿没有创新的旧面孔敷衍读者,不正宗不到位的小资情调早已经变成老资情调,老不正经了,距离小资情调就愈加远,愈加渺茫了。  相似文献   

14.
王晓明 《视听界》2012,(6):14-15
事由:10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2012年12月31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将是该刊纸质版的最后一期。这份在全球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杂志,享年80岁。主编蒂娜·布朗说,“每周五晚截稿时的忙碌和兴奋,我们寄托在印刷品身上的浪漫主义情怀,让告别时刻变得异常艰难,但我们不得不考虑该如何延续新闻工作者的理想,答案就是尽快拥抱全数字化媒体时代。”观察家分析,这家历史悠久、才华横溢的传统媒体的逃亡,不仅预示着他们自己丧钟的鸣响,更是纸媒消亡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是专为各级领导采写和编译的国际国内新闻。这些报道属于国家秘密,有多种秘密等级,只供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普通人看不到。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杂志编辑学会网站发布的消息,今年5月9日,2011年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s)颁奖典礼于纽约城隆重举行。18种杂志荣获2011“国家杂志奖”,另有11种杂志获“国家数字媒体杂志奖”。  相似文献   

17.
周云龙 《视听界》2013,(1):14-14
《新闻联播》到底是中国传媒风向标,哪怕是微小的不同以往,都会成为新闻。秋冬时节,前有“你幸福吗”调查、“寻人启事”产生轰动,后有《新闻联播》导播出错、主播口误、官方微博致歉引发关注,连片尾播音员聊的内容,也是观众热议的话题。其实,《新闻联播》12月15日当天的头条是胡锦涛主席的慰问电,紧接着才是有关枪击案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新闻世界》2014,(11):106-107
美国资本主义"天堂"里的生活情景给中国民众带来了遐想,并成为一些人的追求。然而,这对于一位新闻从业素养极高的新闻工作者——杨刚来说,不过是表面现象。四年的旅美生活,杨刚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并做了详细的报道,终编辑成集《美国札记》出版。本文试从《美国札记》入手,重点分析杨刚美国通讯中的"美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地理》自1998年改版之后,在期刊界异军突起,迅速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成为期刊中的名品牌。它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它正确的品牌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它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加速了品牌的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冬冬 《出版参考》2007,(8X):27-27
如今的期刊市场可谓是空前繁荣。科技文化、娱乐体育、大众小众,门类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但如果检索一下期刊的总目录,或者浏览一书报刊亭的现刊,你会发现相同质感的杂志越来越多,这个现象近来非常突出。跟风、取巧、傍刊名,已经成为某些办刊人的基本思路。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随大流”的杂志似乎也不难生存下去,但有追求、有新意的办刊人是不应满足于此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