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7年我党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不断地加以丰富和补充。近几年,又有人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欠科学性和严密性。试图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教育目标是构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劳动教育要与"三个课堂"相结合,以"三个课堂"的模式,加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第一课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第二课堂"学思结合,知行转化;"第三课堂"紧扣时...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的素质结构问题,教育界长期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人的素质结构包含“德”、“智”、“体”三个方面;(2)认为人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3)认为人的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到底哪一种观点更正确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深化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向着最优化方向发展,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艺术教学实践,谈淡个人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的方向与上述三点是背道而驰的,它面向的只是少数学业优良的学生,要求则只侧重于智育(严格来讲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应试”压力下多是机械。被动的接受,缺乏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三个要义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就是要从“学会、学好”转向“会学、好学”。一、从“学会、学好”到“会学、好学”是当代科技迅猛发展对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来当今世界是一个信…  相似文献   

6.
寇晓燕  徐艳 《中国德育》2013,(21):62-63
武汉市研口区体育馆小学(以下简称“体小”)在近五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尚美育人”的办学特色,将美育融入到德、智、体等各项教育工作之中,逐步形成“3+1〉4”的育人模式,通过熏陶、渗透、结合、展示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德军 《课外阅读》2010,(12):35-35
“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也”。这两句话是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科学地阐明德、智、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也一贯把体育看成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在当今课改中,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  相似文献   

8.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其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以“德、智、体等方面”作了界定,于是相应地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育、智育、体育”这一次序排列也就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人文现象。从中华民族文化史来看,人文精神一直是我国文化架构中的支柱。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思想要上溯到夏商周三代。《周礼》中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记载:“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周礼注疏》)。所谓乡三物系指六德、六行、六艺。六德、六行以个人人格发展为主,而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则是一种德、智、体平均发展的教育。由此可见,周代教育思想与古希腊教育思想大体相同,都…  相似文献   

10.
一、“德”的内容规范的历史与现实教育应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已经构成了教育理论界的一大共识。但是,与智、体、美三方面相对存在且居首要地位的德育之“德”的内容应包含哪些要素,如何规范,目前仍无定论。关于“德”或思想品德的内容规范,在教育史上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进程。古代的教育家们虽然观点不一,但大多偏重于把“德”归结为“品德”或“道德品质”。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孟子则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设立学校的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摘     
准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素质教育”是指发展人的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要求整个教育全方位地实现三个转变,即把单纯培养少数拔尖学生成才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把单纯注重智育转变为注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基础教育片面地为升学服务转变为为  相似文献   

12.
一、全面发展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人才成长有一个过程,要有一定基础。我们认为,全面发展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迅速,是打基础的最佳时期。什么是人才的基础?什么是人才的结构?我国古代有德、才、识、学、体的主张;孔子的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包含德、智、才、体。我们认为人才的结构系指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劳动教育。这是青少年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先说德育。德育所要解决的是政治方向问题,是为谁服务问题。它包括了世界观、道德  相似文献   

13.
三代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国际国内形式,为促进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青年教育思想。毛泽东提出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注重青年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的思想;江泽民“四个统一”和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赵克德在今年第九期《四川教育》上撰文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育全面和谐发展。课堂教学的具体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二是发展思维,发展智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要树立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偏废的整体性目标观念,打破过去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旧模式,树立体育教学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功能的教学环节。体育教师如何为实现这一整体目标服务。本文从三个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全面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造成全面育人的学校体育环境;三,切实把育人工作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环境下,即在师生准分离的网络环境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远程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全面客观的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环境的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开展素质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德育的含义德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品质教育,这是古今中外都重视的。中国古代提倡修身齐家,独善其身,现今各国都教育学生要讲文明礼貌、讲卫生仪表等公德私德,都属于道德品质教育一类。广义的德育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内容,我们现在通常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便属于广义的德育。以前也提德、智、体,或提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新时期教育方针怎样表述 新时期教育方针表述有三个建议方案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造能力、体魄健全的建设者”。二、“教育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既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一精辟的论述,深刻地阐明了德、智、体三育的关系,充分表明了体育的重要地位.在迎来学校建校20周年的时候,我校体育工作通过不断努力,进取、发展,为学校实现教育的总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其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以“德、智、体等方面”作了界定,于是相应地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育、智育、体育”这一次序排列也就理所当然。对这一排列次序,尽管从历史上看,有过不同的观点和提法,但极少有从科学方法论这一角度进行论证的,所以,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