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文解字>中.省声"观点的是与非众说纷纭,本文从古文字的角度入手,考察"省声"的规律,揭示其原因,证明"省声"是古今汉字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字现象. 相似文献
2.
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在其作品中虽只有一句话,但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学的影响颇大。虽然有些学者对此有所论及,但由于张载此论直指内奥、大提整体,故对张子此论的理解有不少的歧义和曲解。因此,在张载的整个哲学的宏观背景下,厘清“心统性情”说的“心”、“性”、“情”等概念范畴及其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阐释“心统性情”的内涵和要义,以及与“心统性情”相关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这两个观点中的发见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王希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1):71-75
“无理而妙”是某些修辞学家所喜欢的一个万能樯标签。科学的修辞学的任务是对所谓“无理而妙”作出科学的逻辑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宋易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省声是古代先民采用的简化汉字的方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省声”的体例,揭示了这种汉字简化法。但是,许慎在《说文》中所说的省声,有的讲*对了,有的讲得不对。讲对的有三种情况,讲得不时的有六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38-144
以"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主要是元代以来边缘文人的观点,而正统文人多以"唐诗宋文"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只有限定于韵文系统内,文体自身历代纵向比较特别是与后代比较,才最具合理性.王国维、胡适以从西方引进的纯文学观念改造"唐诗宋词"说,使此说上升为现代主流学术观念,胡适更"误读"为"唐诗宋词"胜过同时代其他文体.事实上,"唐诗宋词"代表"一代之文学",是元代以后"追认"的,远离文学史原生态."唐诗宋词"并提,但不"等值",唐诗比宋词更有资格代表"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说对唐宋文学研究格局和撰写模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特定的角度看,此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应当作"定论"接受. 相似文献
6.
7.
李劲松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0,14(1):31-34
"境界"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品词立论的主要标准.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真"、"隔"、"胸襟"、"气象"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以"境界说,,为核心的王氏诗歌美学体系."境界说"本之于其"忧生"与"忧世"并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概念多采自传统诗学,而融之以西学精神,是传统诗论精华与西方诗学精神合铸的一块精钢,本质上则仍是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秀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98-100
“比”、“兴”即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出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相似文献
9.
"部省合建"是中央政府为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而设计的一项具有综合性效能的重要政策."部省合建"与"省部共建"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是相关行动主体实现政策目标耦合的结果,体现出多重行动逻辑."部省合建"政策实现了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产生了巨大政策创新效应.在实施"部省合建"政策过程中,需要正视"以部为主、部省合建"工作机制面临的矛盾,警惕合建高校可能出现的三种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教强省”是江苏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的教育行动口号和计划。本文在分析远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发挥远程教育四个方面的优势,为“高教强省”服务。 相似文献
11.
“知”的逻辑和“胜”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阴阳化生"的理论用"阴"、"阳"来阐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孙子承袭了老子的理论,并且为了与战争的实践相一致,发展了老子"诈"和"奇"的思想。这种"诈"和"奇"的思想,一旦解析,就可以捕捉到孙子军事思想的核心"知"和其逻辑演绎下的"胜"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从区别特征理论看声纽四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良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5):64-69
声纽四等是传统汉语等韵学对汉字字音在声母发音方法方面所作的一种概括,这种概括已蕴含了对现代音系理论中区别特征概念的运用。通过声纽四等和SPE特征系统对三十六字母在发音方法分类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声纽四等是较为成熟的、根据区别特征原理所作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成人"专升本"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苏伦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2):79-82
随着成人专升本教育招生计划的不断增加、招生政策的改革与调整,以及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当前成人专升本教育既面临着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要应对扩招后教育资源不足,原有专升本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当前教学需要而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赵光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80-81
在古代汉语中,“所生”一般与其他“所字结构”表受事有所不同,往往指动作的施事-“父母”。同时,“所生”也表示“儿女”、所产生的事物、所出生的地方等含义。 相似文献
15.
吴晶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66-70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杨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1):89-90
盛可以对爱情与婚姻的悖论放置在具体的生活物景中展示,从而对人性裂变而产生的异化后果得以有力揭示,在底层叙事实践中挖掘出金钱和物欲对人性戕害的深重性。 相似文献
17.
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41-42
《四言杂字》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语言文字学资料,它富于认识意义,保留了很多古字古义,能为我们准确释读古文提供帮助,为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文字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反思,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民教育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声声慢》,这首词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节奏舒缓而急促、哀婉、凄厉。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正因为这首词艺术特征鲜明,著名作曲家黄永熙先生予以谱曲,赋予了这首词新的艺术生命。在解析《声声慢》词曲艺术的基础上,重点从歌词、伴奏、情感、音准、音色、演唱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其演唱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9.
伤春悲秋化是我国古代学的显特点之一。家国同构是它的隐形结构、伤春悲秋作为内容只有盛载于这个框架这中有意义。李清照词《声声慢》就是以家国同构作为隐形结构,以愁的渲染烘托作为内容和显形结构,演绎归纳出她人生之大不幸的,因而该词超出了一般以愁咪内容的作品而历久不衰,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