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2.
刘斌 《培训与研究》2009,26(5):45-46,63
本文以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语料,从语用学的顺应论和模因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种情况来分析该语码转换;第二部分分析该语码转化中存在的文化模因、语言模因和信息模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梁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4.
论梁启超评屈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92 0年至 192 4年期间 ,梁启超本着整理国故、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 ,在一系列论著中 ,凭借其开阔的思想、崭新的方法 ,在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方面 ,取得了超迈前人的卓越成就。归纳起来 ,梁启超在这一学术领域的贡献 ,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 ,开创了楚辞宏观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 ,对楚辞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地位作了独到的分析与评估 ;第三 ,运用西方近代文艺理论 ,对屈原的具体作品及其艺术特色作了言简意赅的评说。梁启超是近代第一个全面评价屈原及其作品的学者。他的该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文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梁启超被公认是一位重建中国知识思想信仰世界的中坚人物,80年来,随着阐释范武的转移和研究焦点的转换,梁启超五四前后文化思想研究不断深入,新成果不断涌现,本文从梁启超文化化合思想形成的内外理路及价值评判、梁启超文化"化合"思想与五四西化派激进思想之间的关系、梁启超文化化合与新儒家的关系及<欧游心影录>文本研究等角度系统梳理80年来该领域梁启超研究的学术成果,并标示继续研究的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文化思想是梁启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本文意欲通过对梁启超文化思想的演变及其线索、梁启超文化思想的评价以及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以促进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长时期来,对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一般是从哲学或伦理学的角度立论,其内容也局限在人性善恶的来源问题.文章则与此研究传统不一样,即改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立论,其研究内容除保留人性善恶论外,还讨论了另外四个重要问题:一是人性地位论,通过就人贵论、人本论和天人论的考察,较充分地论证了人性的崇高地位.二是人性本质论,概括为生性论、习性论和心性论,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与心理本性.三是人性构成论,从类型论、因素论和结构论三个角度,对人性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四是人性发展论,归纳为气禀论、习染论、性习论与修身论四个论题,对影响人性发展的种种因素作了全面考察,扩展并提升了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在《开明专制论》的第六章,对完政中国化的标准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其逻辑分析与哲学思考,确立了“唯适是求”这一真理标准,成为梁启超以和平立宪为道路的宪政中国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贯穿在后续所有的政治哲学的开展中。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90年代,我国著名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施良方先生,对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概括,并于199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学习论》,2001年再版。《学习论》分为3部分、16章节,第一部分绪论介绍学习的定义及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从第1章到第15章详细介绍"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论研究主张和成果;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启蒙者,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思想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百年来对梁启超的评价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48年前为起始阶段,主要对梁的政治活动和学术思想作出初步评价;1948~1979年间为发展阶段,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偏于从阶级立场和政治思想对梁作出否定和批判;新时期后,学界对梁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多元拓展,其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粱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2.
黎玮  张希 《成才之路》2011,(6):16-17
梁启超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所研究的领域涉猎众多。本文针对梁启超的德育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其德育思想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内容,目的是想通过对梁启超德育思想的研究,发掘其中可以为我国当代德育作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提出的“结构第一”的戏曲结构主张是李渔戏曲美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李渔戏曲结构论的关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戏曲艺术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第二,戏曲。是完整而有机的整体艺术;第三,戏曲是高度重视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文化结构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经典的心理理论测验任务进行跨文化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回汉幼儿心理理论同步发展;散居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速度低于在园幼儿;回族散居女童的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缓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回族女童成为观念上的弱热群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的是一个社会语用学的话题——话语作为社交言语行为和特定的文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作者看来,社会交往的言行是构成人际社会现实的具体形式,而这种形式要成为社会适合的和有效的形式,必然与文化发生联系;换句话说,只有受到文化的驱使,社交言行的合理性、合适性和有效性才会得到根本的保证。文章分三个主要部分加以讨论:第一部分,文章讨论社交言行的文化合理性、合适性和有效性问题;第二部分,文章讨论社交言行在微观层次上有文化驱动的形式和进程;第三部分,在微观讨论的基础上,文章讨论文化驱动社交言行方式的社会、文化心理建构问题。文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和社交言行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重要的联系;谈论社交话语如果离开了特定文化的驱动,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把话语、社交和文化结合起来讨论,不仅有利于文化的语用功能解释,更有利于社会语用学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心理语言学家通过研究有了很多发现。本文试图探索将这些研究发现的有关方面运用到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第一部分着重谈当前心理语言学阅读理论及依此理论探索阅读课的目的;第二部分探求心理语言学观点在学习环境、教师行为以及阅读材料准备和使用方面的运用;第三部分讨论在心理语言学阅读理论框架内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家和学者,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其翻译思想。一是翻译与救国,梁启超把翻译看作强国之路。二是翻译的方法,梁启超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翻译弊端提出了翻译方法和策略。三是翻译与佛典,主要讨论梁启超对翻译文体、佛典翻译与一般文学的关系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归根结蒂,乃是指他体察了欧洲战后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并最终服膺反省现代性。因是之故,梁启超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思想解放的原则,应同样运用于对待西方文化;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当与人文并重;“吾国人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自决”。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且其新文化的主张表现了突出的个性。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富有合理性与前瞻性,大大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代表其时国人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向度。  相似文献   

19.
钱穆先生的文学研究是在其哲学、历史及思想研究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及独特的理论思维。本文主要分析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比兴"这一概念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钱穆先生对"比兴"概念的发展与创新。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钱穆对"比兴"概念在传统诗歌领域中的理解;第二部分论述了钱穆先生将"比兴"这一传统诗学理论扩展到中国整个文学领域及艺术领域之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钱穆先生将"比兴"概念放之于文化及思想的高度进行观照,从而得出"比兴"中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钱穆先生的文学研究是在其哲学、历史及思想研究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开阅的学术视野及独特的理论思维。本文主要分析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比兴”这一概念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钱穆先生对“比兴”概念的发展与创新。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钱穆对“比兴”概念在传统诗歌领域中的理解;第二部分论述了钱穆先生将“比兴”这一传统诗学理论扩展到中国整个文学领域及艺术领域之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钱穆先生将“比兴”概念放之于文化及思想的高度进行观照,从而得出“比兴”中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