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匠”之“匠”是工匠之“匠”,是“句读之师”;“教书匠”所教之“书”是片面的、残缺的教育内容,他们以“书”为中心而把学生边缘化,把教学当做认知过程而不是发展过程:“教书匠”之“教”是一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陶行知对旧社会“教书匠”之害人、害己、害国家做了深刻批判.现在拿来批判今天的“教书匠”们也是切中要害的。另外,应正面、直接地批判夸夸其谈的“教育家”。不必用“旧瓶”装上“新酒”去批判这些人“新瓶”里的“假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些中小学老师公开宣称要做"教书匠"。而早在大半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就反对教师单方面的"教",主张"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师"教死书"和书本教育,倡导和实践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反对教师做"贩卖书本知识的活书橱",主张教师要做发明真理的教育家。陶行知对教书匠的危害进行了深入揭示,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刘永和 《山东教育》2005,(26):63-63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  相似文献   

4.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教书匠,需要把心思用得精巧。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叫作“匠心独运”。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教书匠也该具有教书的“匠心”,具有教书的巧妙的心思。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别人想不通的问题我们想通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别人难以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别人做不成的事情我们做成了,别…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我谋生的职业,为了谋生,我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教师是我毕生的事业,为了理想,我创新思路,奋斗不已。我是当教师的,但我从没有把自己当成"教书匠",因为我知道:"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远。"  相似文献   

6.
“教书匠”的式微与教师文化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书匠”角色导致了他们对技术理性的尊崇和自我价值体验的缺失,而理想的教师身份是在与技术专家身份的区别中获得自明性的。这就要求教师由“经师”转变为“人师”,撇开依附于知识的外在价值的权威而建立智识性和学术性的权威,从无自主人格的“士”阶层转变为具有自主的价值立场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7.
人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对教师的美称:实际上教师常被视为“教书匠”,那是一种贬称,间或是教师的谦辞。这些都是比喻。前者是对教师在课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比喻,后者是对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实际上扮演的角色的比喻。自然,比喻毕竟是比喻,难以确切地表述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书匠”者也,不单纯是个人行为,重要的是具体分析导致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的教师职业特点和课程要素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做研究者,还是做“教书匠”?窃以为,仅仅作个回答还是件很容易的事,倒是“做”字值得我们去深究。做到什么程度算是“教书匠”,又做到什么程度算是研究者呢?只有拷问到这个层面,我们的讨论才有意义。由此。笔者以为,“从‘教书匠’到研究者,再到‘教书匠”’应是值得我们倡导和推崇的行走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和教书匠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异,本质却大有不同。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的教育家,飞速发展的时代将逐步地淘汰教书匠。 教育家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为首要职责。每一个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心灵世界的健康和愉快,不伤孩子的自尊心。不管自己发生了怎样的不幸,不管自己心情如何不好,也不会转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学校就是艺术殿堂,从教的每一天我们都在用心雕琢着一件又一件艺术品。十几年的责任感,促进我们不断钻研,不断创造,在从教的道路上我的对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做法:一、返璞归真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位老师请进课堂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应该根据学  相似文献   

11.
CEO的书架上,只有5%至6%的书是商业管理类的书。他们读的书或者他们接触的那些知识和信息,都是跟商业本身无关的。他们之所以去读那些书是因为他稀缺这种东西。IBM对知识(本句中,这个知识是广义的,后面提到的知识是狭义的——作者注)有个分类,分为四级,最底层的那个叫数据。数据之上才能够形成信息,它是经过提炼的数据。信息之  相似文献   

12.
教书匠与教育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是教育改革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教书匠的教师角色已严重地牵制了教改的步 伐,对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呼声日见高涨。我们要通过对教书匠和教育家的行为现点的比 较,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剖析教书匠和教育家形成的必然性,阐述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 的素质,探讨我国转变教书匠、培养教育家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詹天佑》的议课活动开始了.我指着板书的课题请执教者把“詹”字的第一笔再写一遍以后.问她:“你觉得‘詹’字的第一笔写得怎么样?” “差不多吧!”她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套用詹天佑的话.‘差不多’的字.不应该出自人类灵魂工程师之手!”我直言不讳地指出,“请比对课题。‘詹’字第一笔是长撇.还是短撇?”  相似文献   

14.
现在很多公共场合(凡有教师的地方)。时兴这样一句豪气冲天的话:“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乍一听。多么令人振奋的豪言壮语!也许此言初创者出发点是积极的.是为了激励广大教师勤奋钻研、追求远大的目标。努力达到专家的水准。而此言在“不当”、“要做”的对比中褒贬鲜明。这一对比是对“教书匠”的贬斥、鄙夷。甚至成为对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负面评价。听到有的领导指责“你只不过是个教书匠”时。或有的教师自悲自叹“哎,反正是个教书匠”时.我们的心情是喜是悲?一个教师一旦成为“教书匠”似乎是极大的耻辱。  相似文献   

15.
<教书匠>是普利策奖获得者弗兰克·迈考特的又一力作.这是一部为教师而写的自传.它采用个人叙事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该书作者弗兰克·迈考特是一位爱尔兰裔美籍教师、作家.  相似文献   

16.
《教书匠》一书的作者是普利策奖得主弗兰克.迈考特继《安琪拉的灰烬》后的最新力作,以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教书匠从教30年的苦涩与甘甜。  相似文献   

17.
王从 《内蒙古教育》2009,(15):14-18
“名”与“实”是一对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所以历来受到重视。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辩论中,“名”“实”问题尤为重要,论辩双方如果对“名”“实”的理解不同,“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说“丫头”我说“鸭头”,就可能上演一出《三岔口》,双方都在黑暗中瞎摸,无的放矢,论辩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王安石说:“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相似文献   

18.
“教书匠”是教育者今天依然必须追求的梦想与极致,而流行于教育阵地多年的理念“不做教书匠”,致使教育圈内出现不为、难为、假为甚至乱为等诸多乱象.文章从“不做教书匠”是否片面解读了“教书匠”的内涵、是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能把“教化”的责任落到实处、是否可使教学研究产生应有的作用等视角发出理性追问,探究问题本源,审视教育现状;同时,澄清事理,还原真相,促使教育者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9.
匠者,总有一手"绝活",总有一颗"匠心"。做个"教书匠"又有何妨?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实践,少些"匠气",多些"书卷气"。这样的"教书匠",不也是很可爱的吗?  相似文献   

20.
李凌云 《教育文汇》2009,(11):49-50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所著的《不做教书匠》一书,获益匪浅。 书中将教师从事教育大致归纳为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这类教师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