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李瑾  甘勇 《新闻前哨》2006,(12):35-35
当前,很多报刊在刊登通讯员来稿时往往声明,宣称来稿责自负。当通讯员来稿引发侵权诉讼时,报刊社也往往以此作为抗辩事由。那么,通讯员来稿造成新闻侵权,报刊社能推脱责任吗?通讯员能“责自负”吗?  相似文献   

3.
谈新闻侵权     
温仲慧 《新闻传播》2005,(5):32-32,34
本文所要研究的“新闻侵权”是指有关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等人权的侵权案件。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舆论监督作为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与此同时.相伴而生的新闻侵权问题也呈现出“三多”趋势,令涉案的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进退维谷,不胜其扰:即新闻侵权现象“多”、官司“多”和败诉“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闻侵权”一词为愈来愈多的公民熟知,新闻从业人员走上被告席的案例不绝于耳。新闻侵权的高发生率已经成为新闻界和法律界的一大热点。本旨在从新闻和法律的角度出发,探讨新闻活动和公民名誉权之间的内在联系,预防新闻侵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如今,新闻的外延不断扩大,体裁日益丰富,比如说描述类、访谈类、图解类新闻等,记者的采写方式与作品的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有一种类型作品的出现却让人颇费思量,这就是时见报端的将记者的陈述与读者来信的内容组合在一起的“半信半文”的“嫁接式”文章。为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不妨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后期,关于电视节目版式的“克隆”侵权问题的大讨论终止于我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现实。事实上,全盘“克隆”节目版式根本上是违法的侵权行为,将会阻碍我国电视业的发展。对于优秀节目版式,我们需要部分的“克隆”,即科学“克隆”,方法是积极引进先进的节目样式,进行自我改造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磊 《新闻世界》2011,(6):170-17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时间,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事件也屡屡发生。本文将从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差别的角度,分析"清华博士杀人案"报道侵权的始末,从而总结新闻工作者应该注意的方面,以减少甚至远离新闻报道侵权事件。  相似文献   

10.
曲扬 《大观周刊》2011,(33):66-66
“人肉搜索”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遭受着强烈的反对。随着越来越多“人肉搜索”案件的产生,关于这种搜索方式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它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人肉搜索”的性质分析,总结目前对于“人肉搜索”问题的争议,探讨“人肉搜索”造成侵权问题的法律救济途径,并提出对现有规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者被推上被告席的现象日渐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名誉侵权案件中,仅因报刊文章引起的新闻诉讼案就占到了20%以上。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引起新闻侵权纠纷案的新闻报道本身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问题。因此,探讨新闻侵权纠纷的产生及如何避免,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引发侵权纠纷的新闻报道称之为“官司”新闻,把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诉讼称之为“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自由已成为各国法律保护的对象,然而如同其他任何权利一样,新闻的言论自由一旦遭到滥用,就必然构成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害。 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新闻侵权除应具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侵权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 一、新闻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及特定性。新闻侵权是通过新闻报道实施侵害的,而一则新闻的公开发表则必须有新闻制造者和新闻发表者,即作者和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4.
"新闻侵权"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或其它新闻媒体所播出、刊发的报道、评论内容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行为.其主要表现样式是指损害或侵害公民或法人的"人身权"中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侵权纠纷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利用归责原则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认定,为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避免侵权提供具体的建议,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但该法也应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增设章节专门规定网络侵权行为,并将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侵权特殊主体来规制。  相似文献   

16.
17.
近些年来,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因新闻侵权问题被推上被告席的情况屡屡发生。新闻侵权,在我国目前来看有多种形式,但主要有侵害名誉权、侵害隐私权和侵害肖像权这三种。 一、新闻侵害名誉权 名誉,是指人们对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能及其他素质的社会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享有的对其品德、才能、作风等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要求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的人格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第4款规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根据这一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从谷歌“街景”侵权看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谷歌2007年推出的"街景"服务为公众带来了极大便利和全新体验,但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等一系列道德领域问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谷歌"街景"在全球大受欢迎的同时也在多国处境尴尬。在信息时代,如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更先进的生产力,在更好服务大众的同时,保护好个人隐私权,构建网络伦理道德体系,成为当今社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因其具有快捷、便利、互动性高以及传播速度快等优点引领我国传媒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并已然成为人们交流交往的实时联络工具,但是,伴随着微博使用的普遍化、便捷化,微博中所夹杂的侵权问题已日益凸显,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实例研究微博侵权问题并试着提出有关微博侵权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