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讲:“人有旦夕祸福。”当突然的灾祸降临,大多数的人可能一下子就被不幸的命运击倒了,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了。但一些睿智的人面对灾难的表现就不同了。面对灾难,他们往往能够泰然处之,乐观埘待。这种面埘灾祸的正确态度,往往使他们受益匪浅,甚至“因祸得福”,比过去生活得更好。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正>一、补写说理性结尾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蜡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这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由此我想到,我们当中也有这样的人。面对他们无法反抗的灾难,在灾难中磨砺,甚至达到"空乏其身"的境地。但它们不仅不为自己的境遇哀叹,而且依旧默默地奉  相似文献   

3.
大师的寂寞     
夕惕 《教师》2013,(8):1-1
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当大师们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所面对的往往是冷门、难题、困惑甚至危险。他们在进入研究的状态时,表现出的往往是废寝忘食,不顾安危,甚至是与世隔绝的。在公众的眼里,当时的他们生活是枯燥的,脾气是古怪的,"不食人间烟火"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实际上,除了周围的人,大多数人对他们是视而不见,闻所未闻的。而当他们的成果被承认,  相似文献   

4.
对于刚刚跨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不小的跨越.面对陌生的老师,面对新的同学,面对和小学有很大差别的初中生活,他们往往既感到新鲜,又感到紧张,甚至有些无所适从.这时,老师和家长就要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转变期,使他们成为一个快乐的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灾后,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灾区,不少教师也面临着灾难带来的创伤,他们亲眼目睹了周围的同事和学生的死亡,有的甚至失去了亲人,面对灾难。那种无助、无能为力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城市孩子往往在亲人们的百般呵护下,"郑重其事"地从幼儿园出发,然后走过了小学长长的校园.他们干干净净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不拖鼻涕,也不穿有补丁的衣服.他们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了许多的东西,甚至会上网,会在与人告别时字正腔圆地"See You Later".他们因为幸福的生活而漂亮,他们因为幸福的生活而聪明.他们"郑重其事"的读书神态,也使我常常想起我的"漫不经心"的小学时光.  相似文献   

7.
灾难的裨益     
从疯牛病、非典到禽流感,从地震、海啸到洪水,我们处在灾难频仍的年代, 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该如何面对灾难?黎巴嫩著名作家米哈依尔·努埃曼的这篇文章让我们用新的眼光窜视“灾祸”,从而发现黑暗之后的光明。  相似文献   

8.
———他们都很要“面子”,“自尊心”强。他们常常对熟人开的玩笑也极其认真地对待,有时别人玩笑刚出口,他们就急了起来,甚至翻脸。———他们大多是胆小者。每当面临紧急事件,他们便惊慌失措,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日常里遇到危险,他们往往退缩,灾难突然来临时,遇难的又往往是他们,他们不是被灾难所击倒,而是被灾难所吓倒。他们从来都不肯冒风险,那怕一丁点。———他们极其刻板。对自己做过的事,总是不放心,过后要反复检查;白天做的事,晚上总要反复琢磨,辗转反侧。即使是一次游戏,也会慎重得如同指挥千军万马,如有“观战…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看待班级中的"友谊小群体" 在我们面对的班集体巾,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三人一群","五人一伙"……他们常常是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在学校中都会遇到许多的孩子米告状.教师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随意对学生发火,以及"粗糙"地解决他们的问题,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对教师心生不满,或者敬而远之.学生事情处理得不好,就直接影响了下一堂课他们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表现得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心中怀着仇恨的心理,在课堂上给老师捣乱.  相似文献   

11.
品读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时,那些能够死里逃生的人往往被我们称为幸运儿,其实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无数幸存者的故事里,不仅有幸运的色彩,也闪烁着智慧、勇气和毅力之光,闪烁着在生死一线间迸发出来的理性光辉。面对灾难,仅仅有运气是不够的,只智慧才是可以让我们化险为夷的逃生门。  相似文献   

12.
评课杂谈     
我不喜欢评课.   我比较了解开课教师的心理.我对每位开课的教师都表示敬佩,无论如何,在现今社会文化环境下,上公开课经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甚至有点危险的事.评课的人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世界,对开课的人而言,这往往就是灾难了.……  相似文献   

13.
国学闯关     
正1."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时常被人引用,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那么"萧墙"最初是什么墙呢?A.普通人家的影壁B.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C.建筑四周的围墙D.用来支撑建筑的承重墙2."筵席"一词,经常被用来作酒馔的代称,但是最初筵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你千辛万苦、长期跟踪,终于找出班级失窃案的"罪魁祸首",到最后却发现,"小偷小摸"不过是他们的恶作剧而已。说起来,让人哭笑不得。他们就喜欢捉弄别人,就喜欢悄悄拿走别人的东西藏起来,然后看别人找不着东西的狼狈样儿。他们确实"偷"了东西,可他们只是捣蛋而已。如果班主任小题大做,真把他们当小偷,往往会弄巧成拙,甚至把他们逼上偷窃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在他们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挫折,遇到挫折时,往往不知所措,灰心丧气,有时甚至走极端。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中学生遇到的各种挫折,遇到挫折后他们的反应方式,以及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落叶留魂     
我终于明白了一些民族在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无畏,他们把生机留给了后人,就像城市的树,他们是在留住希望啊  相似文献   

17.
<正>"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这句名言,班里的每个学生都会脱口而出,可真正轮到自己面对失败的时候,他们往往把这句名言抛于脑后。越到高年级,我越发现,那些一向优秀的学生往往更怕失败,甚至一次小小的失败就会使一个优秀的学生自暴自弃好长一段时间。人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怎能没有失败呢?承受不住失败的考验怎能成功呢?我开始了对学生进行"失败"教育的尝试与探索。引导学生感悟失败的意义很重要,为了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  相似文献   

18.
鲁渊 《现代语文》2007,(3):118-119
中华民族自古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战乱、灾祸带来死亡和破坏,善良的人们厌恶它、惧怕它、诅咒它.加之古人的愚昧和迷信,认为语言与所代表的事物有某种必然联系,把表示战乱、灾祸的词语看成是战乱、灾祸本身.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忧郁感,并设法在语言活动中避凶就吉,用相关词语指代.古人对战乱与灾祸的婉辞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地震、洪水、台风…… 有些灾难突如其来, 当我们幼小的孩子面对这一切的时候, 他们会紧张,害怕,不如所措, 甚至,会留下一生的阴影。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我国有诸多专业人士在探究陶渊明和酒之间的联系,其此过程中,绝大部分人觉着谭渊明喝酒是为了避免灾祸,这种眼光是狭隘的,若仅是为了逃避灾难,那在其归隐后一定不会再继续酗酒,也就谈不上有了之后的诸多经典作品。本文将主要围绕陶渊明饮酒诗的成因和对后世创造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