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思乡情结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飘流异乡,因而写了不少思乡的诗词。透过他的大量的思乡诗词,可以看到他苦中作乐、以老庄哲理来对待处理人生的荣辱成败、进退得失的博大情怀。  相似文献   

2.
苏轼一生仕途多遄 ,是诗文创作伴随他浪迹天涯 ,奇特的宦游生涯、奇特的宦游情怀 ,正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3.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化,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为其他文学作品所塑尘莫及。但唐诗也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这就是落后的思想追求。所以唐代中存在着高超的艺术性和落后的思想性之间的矛盾。唐诗在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的同时,也在传播着落的思想追求。本文仅就唐诗的负面影响-“恋家情结”以及这种情结带来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苏辙一生受陶渊明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从时间上以其创作"和陶诗"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具体体现为前期的思归、旷真和后期的固穷、用世。联系苏辙一生的立身行事,有助于我们恰切定位和评价其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留下了众多的关于思乡题材的诗作,这些诗作主要分布在游历诗及表现客居生活的诗、边塞诗、描写宦旅生活及表现贬迁生活的诗这三大类中,并以此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鲜明的“思乡情结”,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故乡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千百年来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哀愁,牵动着每一个游子的心。独在异乡为异客,常常会思念家,思念家人以及乡亲父老,连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亲切与怀念的。这种无奈却无限美好的思乡之情流露在诗人笔下的思乡诗中,充满了无限惆怅,令读者,尤其是漂泊者深有感触。这种真情外现传达出人类最本真与柔软的内心和美好情感。思乡诗在内容上常常吟诵游  相似文献   

7.
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  相似文献   

8.
苏辙与苏轼唱和的诗歌很多,但最让他魂牵梦绕的是对"夜雨对床"之约的坚守。"夜雨对床"之约包含了苏辙对兄弟长相厮守的期盼、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对林下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坎坷仕途的厌倦等多重内涵,更深层次则包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和价值的追求。没有实现"夜雨对床"的夙愿,既有经济上、政治上的现实原因,也有思想深处的矛盾。苏辙对"夜雨对床"兄弟长相厮守的期盼与坚守,谱写了一曲人间的真性至爱之歌,洋溢着动人心弦的人伦亲情。  相似文献   

9.
苏辙作为宋代著名学者,一生不废吟咏,留下了大量的赠和诗。赠和诗作为儒家礼仪文化和人伦精神在诗歌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源远流长。苏辙赠和的对象多样,尤其与兄长苏轼唱和最多,内容丰富,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苏辙历史评论的重要内容.他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揭示时代特色,并且运用两相比较的方法得出高下之论,对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能透过一些历史人物看其背后的文化走向,这使其评价历史人物时具有揭示时代特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雁意象多与失意、孤苦、凄凉联系在一起,负载着诗人思乡怀归的孤苦情怀,是透视其心灵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12.
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的表现形式不同,前者以表现、含蓄、微妙为特点,后者则注重再现、奔放与深刻。  相似文献   

13.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学巨匠。  相似文献   

14.
贬戍滇云使杨慎对故乡风物、亲友故旧产生了深深的思念,而这些思念中又充满着杨慎强烈的贬谪情绪,使思乡词成为杨慎词作中最为哀婉动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 ,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 ,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 ,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文学巨匠。  相似文献   

16.
从思乡主题话语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乡是文学重要的主题。人生旅途崎岖修远,当自我实现的进程遭受阻滞,其情感反应一般是怀乡思亲,心与情交汇成深沉的乡愁。在文化上反映的是思乡怀亲诗的创作。又常以托月寄兴来传达。这种乡土情结经漫长的历史沉淀,扩展为乡国情结的民族情怀,具有传承性,也流淌出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沙红兵 《文教资料》2007,(15):84-87
历来对于苏辙的研究,正如对于唐宋八大家的研究一样,主要集中于他(们)的古文和诗歌。其实他(们)的骈文作品也不可忽视。本文以苏辙元祐时期的骈体表状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将之与苏辙同一时期的散体奏议对照阅读,揭示创作主体复杂的思想、文化观念,政治主张和情感、心理。同时,在两种文体的复杂互动之中也可以看出骈文与古文两种不同但又可以互补的文体性格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愁是余光中作品的最基本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更在于余光中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其作品中的思乡情结的最直接表现便是回忆并描画故乡田园的优美景致和温暖亲情.在余光中笔下,乡愁不仅是家愁,更是国恨国愁,其思乡情结实质上是一种大陆情结、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9.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中国人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离家远游,这种浓浓的乡情就会化作淡淡的离愁,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0.
思乡是个体迁移出并远离正常熟悉的生活环境后唤起一种消极情绪。文章编制大学生思乡问卷,确定大学生思乡概念的基本结构,并验证大学生思乡问卷的实证效度。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与编写测验题目,选取大学生样本施测后,经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大学生思乡的因素结构。结果表明,大学生思乡的结构主要包括情境思乡、思乡情绪体验和思乡对象等三个因素,与以往思乡结构研究中的重安置过程、情绪体验过程和对象分离过程相对应。大学生思乡得分与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两个效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思乡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女生思乡水平高于男生,省外大学生思乡水平更高,本研究测量工具具有一定的实证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