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高职女大学生受社会文化、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恋爱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文章通过对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归类并分析她们对爱情的认识、恋爱的态度及恋爱行为倾向等恋爱观要素,进而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53所大学3340名男大学生和4489名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对高校恋情的看法、恋爱动机、对恋爱现象的认识、择偶观,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较理性,对各种恋爱现象能正确认识,少数大学生恋爱观产生了偏离。根据调查结果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恋爱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基于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开展大学生恋爱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情责任感教育,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要体现性别差异,加强大学生择偶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生缺乏秩序的恋爱生活引发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本文提倡正视大学生恋爱现象,明朗教育主张;指导大学生优稚地恋爱,让恋爱观教育和恋爱过程同步;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恋爱问题;重视基本的稳定的系统的恋爱观教育;讲究恋爱教育的技术性细节。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68):180-181
由于女大学生在爱情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对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综合研究,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某高校286名女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他们在恋爱观、性观念以及对恋爱中价值观的看法,总结95后大学女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试图探讨女生恋爱心理教育途径,希望为大学生德育尤其是女生团体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如何认识、处理恋爱问题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误区入手,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使其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吕善辉  尹洪菊  吕昕 《文教资料》2010,(25):230-231
大学生恋爱问题是当今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着动机失真、道德空洞、行为失当等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大学生的心理误区、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和高校教育管理的缺陷几个方面。加强恋爱观教育、强化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恋爱现状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恋爱、同居和性行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行为的学术研究则很少。本文利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女大学生恋爱的内在动机,利用“社会化理论”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恋爱的外在社会因素,并从性教育、同辈群体影响和网络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女大学生恋爱观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恋爱已是高校较普遍的现象和热点问题,而与其伴随的一系列恋爱道德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通过对大学生现行恋爱观及恋爱行为方式出现的道德问题的分析、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优化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方式,提出解决大学生恋爱道德问题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在当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恋爱观将会对其人生产生长远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此不能回避,应该采取积极介入的态度,根据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0.
做好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上升趋势且具有新的特点 ,传统的恋爱观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尚不能正确对待恋爱和爱情 ,在恋爱观上产生一些偏差 ,导致行为上出现性过失。恋爱观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做好恋爱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必须采取积极应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描写和颂扬爱情的美好,表达对爱情执着追求的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也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作者对待爱情的观念。近年来,一些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宣扬不受任何约束的、不担负任何社会责任的性爱观、婚姻观,并用“人性”作为支撑其观点的理由。影视作品的作者应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坚守爱情婚恋观的道德底线,创作恪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颂扬健康美好爱情的作品,以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修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贾平凹小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题材,作家创作观念的变化发展对人物爱情类型的设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贾平凹早期创作在"文以载道"的理论影响下为社会代言,表现的是符合男权需求的纯真爱情,后随着创作观念的变化转向为表现呼应男性需求的欲望爱情。深入的文化探索使作家诊断出爱情的"病相",其实质是为了爱彻底的奉献,以致失去自我并无视他人的自我。贾平凹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怪胎意象隐喻着其文化探索的尴尬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诗经·国风》中,《氓》是一首反映我们祖先男女婚恋、家庭生活的优秀诗篇,诗中叙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恋爱、结婚、婚变、决绝的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正确人生态度,以及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抗争精神。可见,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由于远古遗风的影响,先秦时期的女子婚恋比较自由,有别于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时期严格礼教约束下的女子,她们有着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和对自由平等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是一个女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从新时期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到《方舟》、《祖母绿》,她写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事业,写出了女性的觉醒、挣扎、反抗,她在为女性寻求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本文从女性与爱情,女性与婚姻,女性与事业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女性观。  相似文献   

15.
《羽蛇》暗含了作者的女性立场。小说讲述了一家五代女子在尘世中寻找“爱”而不得的孤独境遇,将女性之间的猜忌、多疑、自相残杀娓娓道出,有力地折射出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存在现状。徐小斌关注女性的内心,从身体之维出发,深入到女性的灵魂,揭示出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恐惧和焦虑。作者的女性写作有对女性自我的探讨,同时也饱含着对整个人类生命的观照。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对女性着墨较多,已引起了学者对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但并未涉及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因此,从偷情情节出发对两部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是有意义的。偷情情节的描写反映出女性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有无及程度。《金瓶梅》女性面对自然肉欲,或沉沦于自然本能,或消融于社会中。《红楼梦》将女孩与妇女区分开来:女孩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最终在封建社会下走向悲剧命运;妇女们或变身为欲的符号,或售色易财,并无自我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职业技能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品格,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开展“爱的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积极面人手,以“爱”这一积极情感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感悟爱的过程中,学会爱,能够爱,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格健康的社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多元化,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也逐渐多元化,文章从女性学角度对部分女大学生认可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进行剖析,分析这种观念形成的原因,并立足于校园,探索一些可行性路径,引导女生正确处理干得好与嫁得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让人们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中国未来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后备队,女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她们社会角色的扮演,关系到我国女性整体素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当代女大学生的消费观、婚恋观、就业观和利益观四个方面,分析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试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角度,提出培养女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