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双双 《文教资料》2014,(18):16-17
顾城作为一个天才诗人,精神极度分裂,加上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容易使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刻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顾城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自己妻子的婚外情不能容忍,而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双重打击使他的死亡情节更加浓厚,所有这些造成了顾城杀妻后自杀的悲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顾城的自杀与诗无关,他的死主要是伦理和个人性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作为诗人的顾城在他生命最后时刻的表现是不那么光彩的,是远离诗歌的一种纯病态行为。所以,顾城的死不能算是他精神上的涅般木和殉诗,而只是一个杀人者带着幻灭和忏悔之情的自戕。既非“天才”的陨落,亦非“童话”的破灭。今天,当我再次提及这个  相似文献   

3.
莫春雷 《语文学习》2010,(1):F0003-F0003,80
对于生活在奥克兰的华人来说,美丽的世外桃源Waiheke Island(毛利语意为“激流岛”)只是因诗人顾城而存在,人们甚至叫它做“顾城岛”。天才的诗人隐居其间五年,筑梦于斯,毁梦于斯,至今让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4.
海子与顾城。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一个15岁考上北京大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一个8岁即开始写诗,被称为“童话诗人”,他们的才华毋庸置疑,他们是人人羡慕的天才,然而这天才.却带给了他们一样的毁灭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尚潇方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10-111
诗人顾城短暂的一生中,“自然”思维成就了他最终也将其毁灭.自然,支撑起顾城的理想世界.试从不同阶段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对顾城之所以成为顾城进行深层的窥探.  相似文献   

6.
顾城被誉为童话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家,顾城的诗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使得他的诗歌显得特别,形成了顾城自己特有的诗歌艺术风格。一.关怀的主题顾城诗歌关怀的主题,和其他众多作家一样,在他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顾城,人们便会想起他“童话诗人”的称号,这与他诗中构建的世界是大体一致的。舒婷曾写下《致童话诗人》,这更坚定了人们对这一称号的认同。顾城自己也说过:“当我打开安徒生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光辉。我走向他,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相似文献   

8.
顾城是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童话色彩的诗作。而与其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相关联,“太阳”意象成为了诗人不同时期童话心境的诗意写照。顾城诗歌中的“太阳”意象富于独特的审美意蕴.它们在积极的意义上表现了诗人对希望、童贞、真理、爱和力量的追求,在消极的意义上则表达着诗人对生命短暂、对现实生活绝望等种种悲剧性体验。  相似文献   

9.
作者小传顾城(1956—1993),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很早就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的诗歌创作从6岁就开始了。1969年,13岁的顾城离开北京,随父  相似文献   

10.
顾城作为20世纪80年代杰出的"童话诗人",他的诗歌呈现出清新明丽的纯净特质,这与顾城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来描绘内心的理想王国是分不开的。诗人在作品中融情入色,以色象征,以表现内心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矛盾冲突的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11.
伴随堂·吉诃德异想人生的是他异想式的语言,而顾城作为一位童话诗人,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诗歌的语言与堂·吉诃德的语言殊途同归。顾城诗歌的语言具有诗歌语言的普遍特征,但又不乏顾城式的呓语、错位、童话色彩等。可以说,他的诗歌的语言就是一座城,虽万般变化,但却都不离其宗。  相似文献   

12.
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常常以孩子的口吻和读者交流,所以被称为“童话诗人”。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深刻的诗歌理想,其诗歌文本的思想源头、内在含义、精神走向以及他的诗歌理想、生命追求无不映照出顾城一生扮演的角色——一个童话孤岛中的抒情诗人。可以说,究其一生顾城都在诗歌寻梦的短暂旅途中低语,孤独而决绝。  相似文献   

13.
"顾城弃城"是上世纪90年代震动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童话诗人"顾城是朦胧诗派的典型代表,他执意打造一个理想王国。本文分析了其"童话"诗歌的构成因子,并探讨其"童话"风格形成的主观与客观原因,以期对其"童话诗人"名称的由来做一番发掘,从而为其悲剧结局提供了一个思维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14.
"童话诗人"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他似乎是一个为诗而生的人。他8岁即能赋诗,那时候他写的"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对话;是瓢虫和蚂蚁的私语"。1 2岁时顾城辍学放猪,于"文革"中正式开始了诗歌写作,虽然那时是在"地下"。1 979年他在《今天》发  相似文献   

15.
顾城悲剧论     
五年前,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顾城在异域自戕。他的离去,给世人留下无数的思考。本文拟从创作、爱情、生命三方面作简单探讨,以阐述顾城悲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伟玮 《文教资料》2007,(7):120-123
顾城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但其后期诗歌仿佛是专为自己而写的,在内容表达、创作风格、艺术形式等方面较前期都有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私语化的倾向,值得关注。在此,结合诗人复杂的生活经历和“无为无不为”的哲学观念,试论顾城后期诗歌作品所呈现的私语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曾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三十六岁的他杀妻后自缢,可以说又是一次人生的巅峰亦结局:生命结束了,他所追求的"纯粹"也结束了.本文从生活、创作、爱情三个方面入手,对顾城生命中的"纯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顾城,一个"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的诗人。在其传奇的一生中,长期与自然的交融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透过大自然的光影交错,顾城童话般的心灵窥见出生命的另一重境界,他用单纯的思想去写作,去生活。因此,他是那样的不懂得现实,不懂得人生,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顾城,20世纪中后期诗坛上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生涯主要分为(1964-1974;1975-1984;1 985-1 993)三个阶段。作为朦胧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80年代,顾城以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美称;但是,也就是这位表面柔弱、内心忧郁多情的诗人,用利斧砍死了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女诗人谢烨,而后走向生命的终点,引起诗界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