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本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物质的溶解性建立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物质溶解性有关问题的探究,可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精神等。基于此,以此课为例实施了分类探究教学,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相似文献   

3.
《物质的构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需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去解决问题;探究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即问题贯穿于探究的始终。科学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生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借此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框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题型,也是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此类题没有太多的文字提示,只有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仅根据转化关系解题是不能达到解题目标的,只有认真分析题意,抓住解题的关键,解读物质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对于框图题,不仅要熟悉物质的化学性质,还要善于利用物质的特性解答.  相似文献   

6.
有关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中溶液知识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十分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现用的教材中关于溶解度的计算问题只字未提,更别说解答的思路和格式的示范:另一方面,对于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相对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来讲,较为抽象,  相似文献   

7.
陈克徐 《物理教师》2011,32(7):33+35-33,35
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和现象进行实验,比“正规实验”更让学生感到富有亲切感、新奇感和熟悉感,从而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利用传感器技术对蒸发致冷问题进行了探究,现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的规律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而共振曲线也是直接定性给出的,学生没有主动探索的过程体验,也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通过创新设计,在实验中借助传感器技术定量测量驱动力频率和受迫振动频率,然后经过对比得出规律;通过定艟测艟驱动力频率和受迫振动振幅,可直接用描点法描绘共振曲线,得出规律。  相似文献   

9.
孙学东 《教师》2010,(32):100-100
初中化学教学中《溶液》这一章的内容一直是重难点,内容的理论性较强,相近的概念比较多,学生难以掌握。同时,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更重要的是学过溶液之后是酸、碱、盐的学习,相关的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提高《溶液》教学的效率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溶液》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做一些阐述,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物质鉴别类的题目是考试中的热点与难点。提高学生解决这类题目的能力,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物质鉴别例题出发,为学生提出一些解题思路和技巧,以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推理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数字传感器可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直观、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实验过程可视化,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二)”一课为例,通过在实验探究中应用数字传感器,引导学生认识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以及性质变化,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水溶液某些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含氧酸盐溶解性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物质结构和热力学理论,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分析影响含氧酸盐溶解性的各种热力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概括出常见含氧酸盐溶解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 1.1 地位与作用密度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教材从识别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谈起,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密度的概念,并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国内外化学发光传感器敏感物质固定化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涉及各种化学发光传感器,包括化学发光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化学发光核酸传感器、化学发光微生物传感器.最后对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37篇国内外的文献被引用.  相似文献   

16.
离子要在同一溶液中共存,两两结合后须无沉淀、气体、水生成,若结合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两种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物质在溶液中要共存,它们之间必须不发生化学反应,其本质还是离子的共存问题.下面是初中化学中能产生沉淀、气体、水的常见离子对.  相似文献   

17.
陈小园 《考试周刊》2014,(48):146-146
化学必然是针对实验室中的各类物质进行的。在初中化学框架内,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和基团,这些基本单元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就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化学言之有物的根本支撑。作者对组成物质的几种基本单元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希望帮助广大初中学生掌握物质组成这部分的内容和知识,进而学好初中化学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8.
物质的溶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都见过甚至操作过,但却不一定懂得溶解背后包含的化学知识。物质的溶解主要包括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的性质与用途、乳化现象及其应用、溶解现象等。如何比较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为后面溶液的组成、物质的溶解性等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9.
1“探究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因素”实验存在问题分析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是高中力学中的核心知识.一般教材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加速度与质量和所受外力之间的关系.但限于传统教学理念及实验条件的局限,教师往往忽视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以及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为例,尝试将网络技术服务于化学课堂教学,构建新式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