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观导向、方法途径、道德教化等方面具有互融性。通过整合思政课相关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等途径,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可节省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教学一直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渠道,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维度下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展开相关的研究,对于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路径等方面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为视角,对高校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程度、对国家道路的认同程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是否具有扎实的文化自信,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文化建设,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基于此,近年高校便不断强化思政课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力度,力求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理念、传播文化自信观念、落实文化自信指导;思政教育相关的研究学界也以大学生文化自信为主题不断展开研究.在众多研究成果中,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0年1 1月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是以新时代为视角,研究如何发展与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论著作.该书虽然从整体上以高校思政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为研究目的,但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很大程度是围绕如何坚定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连宸琰 《成才之路》2023,(11):13-16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与择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可以将思政教育作为媒介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思政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我认知功能、社会适应功能、精神动力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高校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运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多渠道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要提高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从适应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出发,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应该由传统的灌输式的模式向现代的精细化模式转变.本文以闽南理工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对高校思政课"专题式讲授"与"开放式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空间作为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战场和第一线,是高校“立德树人”、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场域,关乎大学生成长健康和国家网络的安全稳定。文章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三贴近”原则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使政治理论落地到实践;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是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贴近学生主体、贴近具体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教学影响大学生政治素养.思政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大学生管理和学习辅导,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性策略,提高大学生思政水平.分析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探讨高校思政教学创新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谢细玲 《成才之路》2022,(15):25-27
榜样激励是高校思政教育常用手段,具有良好教育效果和教育价值.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榜样激励,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能,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文章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对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提出相关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沉迷于网络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等诸多方面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让众多学子能摆脱网络的束缚,作为思政工作者义不容辞,而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最为有效的一支队伍,他们应该正确干预,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意义深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道德风貌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应从下列方面展开:职业道德、市场道德、恋爱道德、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数量庞大杂乱的网络信息容易使学生迷失正确方向、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制约学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对网络的依恋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高度的开放性和隐蔽性诱发了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面对这种形式,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坚持用正确的文化作为引导,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2.
生态美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延伸.将思政引领融入高校花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特色专业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为基础,在花艺教学课程思政实践中探索"五条轴线"教育法,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从高校生态美育内涵、现状、思政切入、花艺育人实施路径等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和生态美育实践相融合,发挥生态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尝试从以课堂为核心、更新思政课话语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传播载体、加强考核检验等方面就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4.
张华  周业勤 《文教资料》2020,(7):199-202
高校在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牢牢抓住课程的"思政"属性,即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培养对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忠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德育、伦理教育等,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对党的认同、对我国政治道路的认同。对此,高校应统一认识,完善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搭建可操作的实现路径,确保课程思政的"思政"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及师生交流方式、教育方式的变化,促使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几种素质用“长”“宽”“高”来概括.“长”是指思政课教师要擅长运用新媒体技术、擅长与学生沟通交流、擅长应对新情况和新变化,“宽”是指思政课教师必须眼界宽、知识面宽、胸怀宽,“高”是指思政课教师应该学术素养高、教学水平高、道德情操高.要达到这些要求,思政课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己备方面的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论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从三方面展开论述:思政课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文章的重点论述内容,提出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多元,偏娱化;教学内容缺少对多元文化的吸纳;教师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并提出解决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学内容要吸收多元文化精髓;增强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有大学生思政教育因子,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上海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新做法。本研究对上海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现状展开研究,提出路径优化策略,旨在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 ,教育服务承诺将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其工作方法和手段 ,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 ,注重大学生基本道德的建设 ,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构建高校思政工作的“防火墙”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抵御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9.
受新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和要求,辅导员应当结合当代大学生接受度比较高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形式,努力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文章从顺应时代、更新观念、应用新媒体资源、创新思政工作方法等方面着手,以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并专门针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展开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