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一节的教学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学的要求,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轮流观察实验现象,再通过课件模拟演示,既浪费时间,又难以看清布朗运动的真实完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张丽英 《物理教师》2003,24(9):24-24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一节的一个重点内容,只有做好“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热运动。这个演示实验照课本上的方法做,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作了改进。 我们用教学用书上的方法调节好显微镜,并且观察到布朗运动的现象后,把目镜取出,用显微投影仪,把信号输到电视机屏幕上或者专用投影银幕上观察,  相似文献   

3.
沈长军 《物理教师》2007,28(11):43-44
布朗运动是证明分子热运动的重要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可以看到这些颗粒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果把视线集中在任意一个颗粒上,就可以发现它好像不停地做短促的跳跃,方向不断改变,毫无规则,就像一个“醉鬼”在毫无目的地乱溜达.当然这个实验做起来并不困难,每个学生通过观察亲自看到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但对布朗运动及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学生们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有的会错误地认为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是“乱运动”,是无规律的运动,毕竟他们观察到的也是这样的.对此,教师…  相似文献   

4.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由于受到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地撞击,受力不平衡所做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只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间接反映.理解布朗运动要注意下面几  相似文献   

5.
我市1999年“精品课大奖赛”选择了“分子热运动”这节课作为主讲内容.竞赛中.在讲授关于布朗运动“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以至观察不到”这一特点的原因时,参赛者的处理颇有不同.一种说法认为:悬浮颗粒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颗粒越小,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相似文献   

6.
7.
彭强 《甘肃教育》2005,(9):59-59
布朗运动实验的演示在物理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演示实验材料的选取,课本中建议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材料用花粉来做,但在实际教学中是不现实的。第一,受到季节的限制。教学本课时,不一定有适合变验的花可用来采集花粉。  相似文献   

8.
高一教材第六章关于分子运动论的教学中有一个古老的经典实验,叫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从而在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科学事实。后人为了纪念布朗的伟大发现和科学精神,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实验。做布朗运动的微细颗粒不是分子,但是它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真实反映。布朗运动的演示一般采用“布朗运动模拟演示器”投影演示,由于是简单的模拟,所以在实验的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01,(11):25-25
视频投影仪常用来投影教案、仪表面板、游标卡尺等实物资料 ,如果把它的取景头换一只具有显微作用的“显微眼” ,并把它插入显微镜的目镜筒内 ,那么它就具有了显微投影的作用 ,能把原先通过显微镜用眼睛观察的景像投影到屏幕上 .利用视频投影仪做布朗运动演示实验 ,第一步把显微镜和投影仪连接好 ,即把显微镜的目镜和投影仪上的取景头取下 ,把显微眼一端旋到摄像头上 ,另一端插入显微镜的目镜筒内 ;第二步 ,按照老办法准备好载波片和墨水稀释液 ,即在载波片上用蜡烛封一个小圆圈 ,按 1∶2 0 0的比例稀释两滴墨水 (如英雄牌墨水 ) ,取一滴稀…  相似文献   

10.
高二《物理》演示实验“观察布朗运动”是证实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而中学使用显微镜实验时一般只能供一人观察,课堂上除少数几个学生代表能观察实验现象外,其余同学只能听学生代表和老师来“说”实验。“百闻不如一见”,如何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让全班同学在短时间内都能观察到布朗运动,笔者经过探究,觉得有两个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为化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观察布朗运动 ,是学习分子动理论 ,研究热学现象的基础之一 ,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 .近两年我们在教学中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改进主要是在显微镜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方法这两个方面 .一、制作被观察液体的装片过去都是按照生物课教学的一般方法 ,将一滴配好的被观察液体滴在载玻片上 ,再把一片盖玻片盖上去 ,放在显微镜下观看 .观察过程中经常发现被观察液体定向流动的现象 ,而不能观察到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液体定向流动的原因 ,除载物台不水平外 ,还有载玻片与盖玻片接触不紧密、液体蒸发…  相似文献   

13.
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实验证据。做好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布朗运动,是上好“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课的关键。为了让学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达到易调、显见、能比较的目的,笔者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滴有碳素墨水的稀溶液中加放一根头发丝,这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为化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全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传统教学中强渊的是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而忽略了方法和过程的教育。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渊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主学习,加强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力学的探究实验中,经常会碰到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验,可以用气垫导轨来解决,实验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一、拓宽实验,促使探究1.做好实验。新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有三十多个,如蜡烛及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做实验”融入学习化学的全过程,在“做”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确定一些便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盐酸使紫…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在体现素质教育方面要求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生动学习、主动探究,以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教材在实验设计上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以及“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是高二生物学生的两个分组实验。它们即是验证性实验又是探索性实验,而且这两个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不高,一般普通中学都能做到。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时期,物理和其他一些纯理论性的学科不同,其是一门把实验当作基础的具有实践性的科目,多数内容都是通过实验操作获得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当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在高中物理之中,力学属于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且是历年高考理综试卷当中重点考查的一项内容。所以,把物理课程当中包含的力学实验这一内容学好,对于提升高中生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当中的力学实验教学期间自主探究的具体策略展开探 究,以期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最重要的途径。就生物学科而言,实施实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改变,是当前生物教学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