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车美丽 《山东教育》2013,(Z1):114-115
岁月如光,清月流殇,蓦然回首,过往如霜。那一年,那轮月,那段情,一曲哀思,千古绝唱。一那年,应是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身陷狱中。那月,应是熙宁九年中秋之月,他欢饮达旦,猛然想到千里之外的弟弟,一时难以自已,神来之笔,潇洒挥舞,留下佳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相似文献   

2.
李白和苏轼都是月之精魂,但盈虚者如彼,万川之间又各有风情。"诗仙"李白和月共享孤独而成为一体,他就是月,月就是他;"坡仙"苏轼借月为避难场所,排遣孤独。二者都体现了对月之生命的爱异和一往深情,也赋予了人类生命深厚悠远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一轮皓月,吐辉播明。月落月出,月盈月亏,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寄托人们无限情思。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对月吟诵不己,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让后人传咏不绝。以月写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似文献   

4.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相似文献   

5.
忆金陵     
急促却裹挟着无数忐忑,匆匆却夹杂着心中欣喜,终于来到了南京——不,这是南唐的国都,他的故乡,我的金陵。从小爱着李白且放白鹿的剑气,爱着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的明朗,爱着秦观不记来时路的纤腻。但是,怀着年少无愁的心情一遍遍读他的词,一遍一遍从嘴角跳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平仄韵律时,心情总是会黯淡下来,深深地,深深地,堕下去。懂得了一种感觉,叫知他,惜他,怜他,敬他。如今,我站在他的王朝的城墙上,去见他,我的李煜。登基前,他有一个安稳的名字,叫从嘉。我放开妈妈的手,把满头银发的守城人留在身后绿荫中,偏执地,就  相似文献   

6.
流动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水如此有魅力,但我知道,诗人对水的青睐绝不亚于任何物体。李白赞黄河从天来,苏轼赞长江淘沙。易安赞乌江鬼雄,王维赞溪水浣女,只有白居易非比他人,他道: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相似文献   

7.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该诗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情感,但单从诗中意象、地名、异文等角度出发分析,就是一首情感简单的送别诗。若以知人论世批评方法为依托,通过文献考索,明确诗歌创作时间,补足李、王二人交游史,以此作为理解该诗的情感基础,再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对此诗中李白寄与友人缠绵深挚的复杂情感就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笑容是心灵的花朵,不同的诗人,由于人生遭遇、性格气质、审美趣味和思想感情各不相同,他们笔下的笑容也千差万别,各具情态。有的笑艰难苦涩,无限感伤;有的笑兴会淋漓,得意忘形;有的笑踌躇满志,自信乐观;有的笑绝望悲凉,凄神寒骨;有的笑甜美浪漫,夺人魂魄;有的笑狂放不羁,尽显风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多姿多彩,魅力四射。静心品味,悟读  相似文献   

9.
【文题】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懂得了陶潜躬耕田园的恬然;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懂得了李煜抒发的亡国之  相似文献   

10.
秋之思语     
每年国庆假日我都要回家探亲访友。观田野里的累累果实,听农家院的欢声笑语,真正让我感觉到这份收获的喜悦。丰收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我的情感中流溢着苦尽甘来的味道,秋天的收获是沉甸甸的。一语成秋。在那淅淅沥沥的清琴丽韵中,眼见那秋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要求找出《过香积寺》(王维)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香松"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并要求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类似这样的高考命题较多。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0月17日晴下午六点多。月出现在空寂的天空,仿佛是谁在天上用圆规画的一个圆,抑或是贴了一块饼,焦黄,粗糙,凹凸不平。这就是月,如明星化妆前慵懒的素颜,但这更让人感到她的真实了。八点左右,我走出家门。头顶,月如一块璧玉,金灿灿的,黄里透白,灼灼逼人。深蓝的天幕下,它静静地空悬着,但掉不下来。月亮为什么掉不下来呢?自小,这个疑问就一直缠绕着我,但至今没有一个可以让我释怀的答案。天上一颗星也没有。夜,如一望无际的深蓝的大海,而月,此时更像是大海上一盏明晃  相似文献   

13.
盛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无暂息。万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宋朝诗人苏轼的《戏徐凝七绝》:"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相似文献   

14.
成长的季节     
夜晚静寂,菜园里却很热闹。只有南瓜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站在14岁的门槛上,左看看,右看看,一种阳光般的感觉布满全身。14岁的日子是多么响亮光彩啊,花的呼吸,鸟的翅膀,彩虹的颜色都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14岁的心,以亮抵暗,它装满了浪漫和幻想,轻易敞开,时常感动。14岁的回忆,更是趁我们不备,渗入灵魂深处,融入我们的情感精神。14岁的时光,也如风雨也如晴。13岁时的我,不知拼搏,整天用疯  相似文献   

15.
赵敏 《考试周刊》2013,(39):37-38
<正>在法国童话《小王子》中,聪慧的狐狸告诉伤心的小王子,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原来在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是眼睛的发现,而是心灵的阅读。心灵的阅读就是情感的阅读。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值得我们用心灵去阅读,我们应让自己的心灵在诗韵中徜徉。阅乃无声的读,读乃有声之阅,阅与读,相得益彰。下面我就诗歌的  相似文献   

16.
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全在于诗中高度的自信与彻底的自卑同在,无边的欢乐与无边的忧伤并存,鄙弃富贵与猎取功名对峙,旷达放纵与坚定执著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