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瑞 《武当》2009,(1):17
1习练太极拳,尤其是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最忌讳粗心浮气,精神不专,眼不顾手,手不顾脚及手脚不能同步,此谓之盲练。常言说得好,手到脚亦到,发人如薅草,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  相似文献   

2.
动作名称【第一式】金刚三大对【第二式】懒擦衣【第三式】单鞭【第四式】云手【第五式】转身拍脚【第六式】搂膝拗步【第七式】倒卷肱【第八式】搂膝斜行【第九式】海底针【第十式】闪通背【第十一式】野马分鬃【第十二式】双摆莲【第十三式】搬弓射虎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的习练中,尤其是杨式太极拳要求舒展大方,如何做到舒展大方呢?这就要求对拉拔长。对拉拔长手臂有,腿部有,身躯也有。手臂,也就是上肢有对拉,如单鞭、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倒卷肱等等。要尽量放长双手和双臂,这其中要注意肩肘腕的放松。手臂的对拉有横向的,像十字手、云手  相似文献   

4.
经典拳论讲: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又说"五行运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于足",由此可见,走步是太极拳运动的基础和先导。杨式太极拳先师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练习谈"说"两脚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说明走步的脚在杨式太极拳中的重要。传统杨式太极拳在盘拳时脚步走弧形,忌直来直去、走直线步。弧形步由曲而伸,缓缓踏出,足尖由下垂渐渐变动上翘,脚跟先落地,然后足掌和脚尖落地,全面落实(左右横行须先落脚尖,然后脚掌、脚跟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5.
运用资料法、分析法和体育科研法,以野马分鬃拳势为例探讨新世纪高校太极拳寓理施教方式,研究野马分鬃拳势的太极寓理及其技击应用教学的深广度,提高太极拳寓理施教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太极十二动”保留了太极拳的特征和精华,它的特点是简单、易学、动作自然优美。在学习时如果掌握了正确呼吸方法,并根据动作特点合理进行呼吸,做到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不但能提高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太极拳动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起势的呼吸方法 1.向右移重心,提左脚时吸气,放脚移重心至正中为呼气 2.两手和臂作内旋并以中指领劲向上至平举时为吸气。两肘下沉内收带回小臂开始,至下按至胯前为呼气。 二、左右野马分鬃的呼吸方法 1.右移重心,收左脚,成左丁步…  相似文献   

7.
林泉宝 《精武》2004,(1):29-29
赵堡太极拳的特点较多,如重视不贪不欠,动作上既不能过大,又不能不到位。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有“无过不及”之语。要做到“无过不及”,首先要明三事,即先做到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随后逐步做到内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不管是练拳还是推手,如果做不到外三合,必重心偏移,失去平衡,怎么练都是不准确,也容易挨打。赵堡太极拳经  相似文献   

8.
陈雄 《武当》2014,(11):26-27
(接上期)第三段四十四、左野马分鬃(第62式):承上式,左脚为实,扣左胯,用腰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然后垂左臀、松右肩、松腰、尾闾下坠,提起右脚往右前方上一大步,脚跟着地,开胯圆裆,于右脚塌胯的同时放松右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左脚蹬地,右脚弓出内收,胯根下沉。四十五、右野马分鬃(第63式):承上式,右脚为实,扣右胯,用腰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  相似文献   

9.
尹玉柱 《精武》2007,(9):43-43
当今以太极拳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满世界、满公园比比皆是,可是,您听说过打太极拳还得遵循界限的吗?老师或教练也许教过您"立身中正",但手眼身法步的界限以何为度,恐怕为初学者或公园打太极拳者所迷惑?因为超越界限不仅如篮球、足球一样要"犯规",起不到最佳的强身健体之效,并且对自身也有很大的伤害,如果您读完此篇文章,就会明了太极拳之界限了。  相似文献   

10.
牛胜先 《武当》2009,(12):16-17
练太极拳强调沉肩、坠肘。如果肩松沉了,但肘却微外掀和里瘪,会立即破坏了沉肩的作用,使劲立散。肘为胳膊之中节,中节出了问题,根节和梢节都会受到影响,使劲不能完整。所以不论野马分鬃、搂膝拗步还是其他动作,肘都不能外掀和里扣,就是四角穿梭也不允许掀肘。在推手中,肘的杀伤力太过威猛,  相似文献   

11.
祝大彤 《武当》2001,(9):16-16
太极拳技艺讲究手、眼、身、步、心、神、气、意四法四功。步即脚,这是拳之根本。以吴式杨禹廷83式太极拳为例,83式拳由326个动作组成,其中有163个阴动,163个阳动。一套拳练下来,326个阴阳变化,在脚下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实脚为阳,为重心脚;虚脚为阴,为非重心脚。如何操作呢?即实脚要实足,以支撑全身的重量;虚脚要虚净,须净得“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相似文献   

12.
张洪国 《武当》2010,(3):38-40
戳脚的核心要义为,“手为先锋,脚为主帅”。其手法和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是,“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被武林中人誉为“北腿之杰”。  相似文献   

13.
戳脚翻子该拳注重腰腿的基本功法。脚者,身体之基地,脚站稳则身稳。拳谚讲: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力。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进身伏之,脚踢手领,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脚踢八方。脚踢对方莫容情,全凭手领门户清,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脚之疾更比手之疾也。  相似文献   

14.
李应昊 《中华武术》2006,(11):27-28
“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太极拳是个例外。太极拳把稳固的下盘作为实用技击的基础,另外,一个通常的道理就是脚的出击,虽然势大力沉,杀伤力大,但无论如何脚的收放自如都不如手,这就带来了脚出击后落空被捉的危险,太极拳老谱说“抬腿三分险”。正因为尽知个中奥妙,太极拳的出脚、踢脚、震脚,具有不同于其他拳术的技术规范和实用技击内涵。  相似文献   

15.
邢宝忠 《武当》2024,(2):21-24
<正>(接上期)二十八、左右分脚1、问题:弓步摩转时,手慢,弓步到位后,手还在抹转。后果:不符合太极拳“一到无有不到原则”。纠正:脚前出,脚跟落地后,随着脚前掌下落的同时,右手前出,右手速度稍快些,弓步的距离短,速度稍慢些,弓步到位的同时,手也到位。(右分脚与左分脚同理)2、问题:弓步摩转时,身体左右扭摆。  相似文献   

16.
在杨式85太极拳中,单纯以动物自身行为和动作命名的,有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白蛇吐信等等,其中白鹤亮翅是最富有意味的,充满了矛盾的美感,既有优雅舒展的形态,又有严阵以待的警觉,又充满了蓄势待发的力量感,使我一度着迷,探求这个动作的意义。在诸先贤的书中,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讲的"白鹤晾翅"更为经典和形象,隐藏了斗意,更含蓄内敛,更充满了优美和舒缓的诗意。  相似文献   

17.
李随威 《武当》2005,(6):31-31
推手运动在我中华武林源远流长,古代称推手为"搭手",也称"擖手",亦称"比手",19世纪20年代以后称为推手。冷兵器时代,战胜对手是习武练拳的主要目的。竞技水平的高低、社会知名度的大小,是拳师特别是职业拳师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比赛、切磋交流是拳手提高竞技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拳谚有"投师不如访友"之说,所以各拳种流派的高手云游江湖,寻找武林高手进行交流学习,以期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古时拳手之间的较技,远踢近打,贴身摔拿,各展其技,各显其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第2期《中华武术》发表了我的一篇《杨澄甫太极拳斜飞势演练探究》,意在改变拳友们错误的练法。当今拳友们演练“斜飞势”时,大多按照“野马分鬃右式”来演练。杨澄甫的弟子郑曼青、董英杰等多按如此练法,且《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三张拳照(第20页,第二十三节“斜飞势”;第42页,第五十六节“野马分鬃右式”;第49页,第七十一节“斜飞势”)是为完全相同的同一张拳照误导所致。这是历史“成书误操作”形成的。杨澄甫前一本书《太极拳使用法》是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的。“斜飞势”拳照与“野马分鬃右式”拳照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名家信箱     
安徽祁门县汪新华来信:我多年学习太极拳并教授太极拳,现有两个问题向太极拳专家和名家请教。1.太极拳八法中的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掤的读音应该是什么?我们一般都读péng,可是在《辞海》中的读音为bīng。请问这个字应该怎么读?2.在传统85式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中,都要求实式、48式等太极拳要求的虚脚转动明显不同,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等动作,都是重心后坐,虚脚脚掌翘起,用脚跟转动。我认为,现代太极拳改编得  相似文献   

20.
谢守忠 《武当》2016,(4):18-21
(接上期)第六式野马分鬃(一)右野马分鬃第一动(右转切掌):接上动,身体右转,左掌右摆横切掌,右掌向下沉采在右腰间,并步不变。如图39第二动(松沉压臂):接上动,左臂松沉下压,右掌微微下沉,成左丁虚步。如图40第三动(环绕切掌):接上动,身体缓慢直立微左转,左掌松沉下落至腹前;右掌横穿于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