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商业界、科学界、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艺术界等杰出的人物,在上学的时候都不是"好"学生.如何去解释这一现象? 原因是人的学习情况是有差异的,同时这也与个人成长的环境、爱好有关,如有的人在文学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在数学方面的表现相对差些;有的人在体育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在艺术方面的表现相对差些.  相似文献   

2.
光环效应     
杨丙涛 《班主任》2012,(5):65-65
正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项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  相似文献   

3.
论技术负效应在社会个体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危害作用.技术的危害作用表现在社会的许多方面,对于个体社会成员也有直接的危害作用.技术活动破坏人的身体状态、伤害人的精神、限制人的行为、扼杀人的本性.对于这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技术的负效应后果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在社会发展中克服技术负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的目的、功能、作用,古今中外有太多的表述。教育的功能表现在何处,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应当能够使人有理想与追求.能够使人高尚与高雅,能够使人诚实与诚信,能够使人有气节与傲骨;如果从细节方面来说。它还应当使人变得儒雅、绅士和娴淑起来,而在这当中首要的一点,就是首先应当使人交得宁静。  相似文献   

5.
特色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特色学校.就是在教育上有别于其他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措施、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效果等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曾不可一世、猖獗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末日来临。此时,大批日本军国主义狂热分子纷纷自杀毙命,充当了最后遗臭万年的一批殉葬品,据对这些自杀毙命者的不完全统计: 陆军方面,有将官30人、佐官49人、尉官105人、下士官104人、士兵88人、军属18人,共计394人;海军方面,有将官4人、佐官25人、尉官37人、下士官41人、士兵6人、军属13人,共计126人;其他方面,有护士3人,身份不明者3人。总计526人。  相似文献   

7.
王涛 《培训与研究》2005,22(3):49-51
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需要注意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一定差距 学校是学习的世界,而企业是工作的世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的差距. 价值观方面,学生时代以个人价值趋向为主,企业人要与企业价值观相同、认同企业文化;金钱关系方面,学生时代是交纳学费,学校有义务传授知识,企业人依靠自己劳动所得来获得报酬;人际关系方面,学生时代是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企业人和不同年龄、阶层、价值观的人共处;时间关系方面,学生时代自己的时间较多,企业人每天至少八小时受约束;学习方法方面,学生时代被动地接受老师安排的课程,企业人是OJT,即在职培训、在工作中学习;考核方面,学生时代是在规定的日子、规定好的范围内考核,企业人每天都是考试;制度方面,学生时代有制度,企业人由于是团队行动,制度更严;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方面,学生时代均没有,企业人时时刻刻的行动都反映成本和质量;安全意识方面,学生是被保护的对象,企业人具备危险预知、主动防患和改善意识.  相似文献   

9.
王少华 《教育探索》2001,(11):14-1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散述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原著之中。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为“一种全新的人”,认为“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相应地发展运用这些工具的人的能力”。恩格斯在这里把各方面能力得到较好发展的人或全面发挥各方面才能的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了更完整、更系统的…  相似文献   

10.
好的作文让人赏心悦目 ,甚至拍案叫绝 ,但读了有“硬伤”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扫兴。文章的“硬伤”是指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硬伤”有思想认识方面的 ,有知识方面的 ,有构思方面的 ,有遣词造句方面的。作文出现“硬伤”会让人感到作者行文不严谨 ,知识不扎实 ,写作能力欠缺。写作出现“硬伤”会严重影响别人对文章的评价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避免出现“硬伤”。一、立意的“硬伤”立意高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文章的成败 ,立意深刻高远是一个人认识能力强、思想有深度的标志。为了在立意上胜人一筹 ,有些学生总想出奇制胜 ,甚而至于不顾材料的…  相似文献   

11.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凡是交往都必须有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属于认识方面的信息有知识和经验等,属于情绪方面的信息有需要、愿望、态度等。对于辅导员来说,与学生交往就显得特别重要,应研究如何在与学生交往中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蕴合着全新的价值观。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需要注意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指人的心理的差别性,它是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不同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这些心理特征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人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例如,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各不相同,有的人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而有的人却往往忽略细节,有些人考虑问题很认真,仔细,有些人则表现得粗心大意,每个人情绪产生的速度和强度也各有差异,有的人脾气暴躁,一触即发,有的人脾气温和,是慢性子.人们在意志活动中也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有的人工作独立性强,有自制力,有的人则缺乏独立性,盲目性和冲动性较大.不同的人在活动中做什么和怎样做也往往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人勤劳、勇敢,有的人则懒惰、怯懦,总之,上述各种心理现象所表现出来的许多心理特点,有的属于兴趣方面,有的属于能力方面,有的属于气质方面,有的属于性格方面.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表述,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把德育列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表现的状态,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精神和社会适应同属于心理健康范筹。笔者经过几年来对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在学习、情绪、适应等方面较为严重。以下就这几方面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采取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平 《教育革新》2007,(5):38-39
作文不是技术培训,是智力训练,是为了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这个聪明表现在三个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和联想力。  相似文献   

17.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寻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节目。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良善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借用朱老的话来概括文学社团的功能,也可分为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造”人的工程,是在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有热情、有个性、有尊严的、有责任心的人。教师是这一事业的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月夜》谱写了一幅恬静的初春月夜图.它的艺术美表现在诗中有人、静中寓动,以小见大、画外有音等方面,具有阴柔之美.在语音运用方面也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20.
江旺龙 《中国科教博览》2005,(1):136-138,105
西方人性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是起源于西方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重要内容的理论体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两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工具理性方面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如都强调社会生产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都强调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的能动作用。但是二者更存在重大区别。如在对人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方面,在对人的发展目的的认识方面,在发展的“自由”等哲学范畴的认识方面,有很大不同。深入比较二者的异同,对于我们正确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