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百问     
人常说“学贵有疑”,其实“教亦贵有疑”。这里所说的“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易解之处”,一是“不易言之处”。教师解疑,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次该有探究的行动,这样才可能深得作者创作之妙处,使教学臻于完善。这个栏目的新创,内容的定位也许有些模糊,但解疑的目的却十分鲜明。本期刊登汪南松等三位老师的问答及一些问题的疏理,以之作先导,希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能发现更多的疑点,并予以精当解答,使该栏目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2.
教学百问     
问 一些教师在上完《苏州园林》之后总是慨叹说这节课怎么也感觉不到苏州园林的美,更别说感染给学生这种美了。这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答 笔者以为,这主要是授课者和听课者都没有明确这篇文章的体裁所致。一读题目,就很容易把文章当作了写景抒情的散文。登堂授课,一开场就没有向学生和听课者明确说明这是一篇说明文,这必然会使所有听课者都在观念中作好了听抒情散文的准备。   造成这样的错误的诱导可能跟课文中的一句话有关,即“如在画图中”、“一幅完美的图画”,也可能跟不正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有关,以为作者这篇文…  相似文献   

3.
问:《济南的冬天》课文结尾的比喻“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本体是“济南”吗 ?如果是,这个比喻该如何理解呢 ?   答:本体不是济南。“小灰色树影”是本体,“地毯上的小团花”是喻体。“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一句应当这样理解:这块水晶里,包着三样事物:红屋顶、黄草山和小灰色树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是用来修饰、形容“小灰色树影”的,从而构成了一个比喻性的偏正短语。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准确地体会全句的妙处:在这里,老舍先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论语·学而》篇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我总觉得没有什么关联,后两句跟学习更无关系。如何整体理解这三句话呢? 答. 初看这三句话确是没有关系。但反复研读,就能发现这位祖师爷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是何等的刻骨铭心。 先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他在告知弟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面上是说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其实,还是讲了学习的问题。古代求学方式有自学与从师而学,在从师方面…  相似文献   

5.
问 答问答答教学系列百问《山的那一边》文中分明谈的是山与山之间的沟中的事情 ,但文题为何是《山的那一边》?我的理解是 :一、从标题本身来看 ,这样的标题新颖别致。如果以“山村”、“山沟沟里”或类似的字眼作文题 ,就不够艺术。二、从文题与内容的联系来看 ,以此为题 ,语带双关、含蓄隽永。《山的那一边》说的是解放军开进山沟 ,带进来的是外面的世界 ,播下的是现代文明的种子 ,使这个山沟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真空地带 ,自觉不自觉地浸染了时代色彩。文题“山的那一边”则暗指那个地方以前的与世隔绝和由此造成的古老、贫穷、落后。文…  相似文献   

6.
《山的那一边》文中分明谈的是山与山之间的沟中的事情 ,但文题为何是《山的那一边》?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从两方面来谈。首先 ,“山的那一边” ,指的就是“山与山之间的沟中”。其一 ,从作者的陈述角度来看。作者陈芸芸在《我写〈山的那一边〉》中说 :“1988年9月 ,我们去二炮部队驻地青海某基地采访。车从西宁出发 ,要翻过大坂山 ,山的那一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后来写题目时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山的那一边》。”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作者之所以把文题定为《山的那一边》 ,就是由他所取的陈述角度决定的。其二 ,从“那”的指代作用来…  相似文献   

7.
奥运百问     
[现代奥运会上第一个女子冠军是谁?]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夏洛特·库珀获得女子网球单打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妇女.之后她又与同胞雷金纳德合作,取得了男女混合双打冠军.  相似文献   

8.
奥运百问     
江川 《今日中学生》2004,(19):66-68
哪届奥运会开始使用四百米跑道? 从1920年第7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田径比赛正式使用400米跑道.首届现代奥运会田径赛场为U形,而从第1至第6届现代奥运会,田径赛场均无统一标准.为了田径运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次使用了沿袭至今的周长400米跑道.虽然当时正逢大雨,田径场被踩得一塌糊涂,但在400米跑道上仍创造了8项奥运会纪录.在这次田径比赛中,芬兰选手表现突出,打破了由美国运动员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教材百问     
问: 《故乡》中有“我和母亲……于是又提起闰土来”一句。可是下文内容几乎全部是写杨二嫂,这是怎么回事呢 ? 答: 这是小说创作中“带一笔”的技法。这样的技法,在鲁迅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   课文由宏儿想到水生,到“我和母亲……又提起 (水生的父亲 )闰土”,再到母亲愤愤不平地说起“碗碟事件”的来龙去脉,行文自然流畅,信手一笔,带出碗碟发见者——杨二嫂,接着,课文写杨二嫂“自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了似地跑了”。此处看似闲笔,但它实际上是作者有意为之的。 从人物塑造来说,它有助于突出杨二嫂的小市民性格,使…  相似文献   

10.
奥运百问     
哪届奥运会开始使用四百米跑道? 从1920年第7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田径比赛正式使用400米跑道。首届现代奥运会田径赛场为U形,而从第1至第6届现代奥运会,田径赛场均无统一标准。为了田径运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次使用了沿袭至今的周长400米  相似文献   

11.
百问百答     
  相似文献   

12.
百问成金     
死钻者须防难以回头责任编辑彭红梅题的关键不怕问题大,只怕虚而散百问成金@孙万帅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次全球500强经理人大会上,杰克·韦尔奇与同行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对话。有人说:"请您用一句话说出通用电气公司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他回答:"是用人的成功。"有人说:"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百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中对课程改革是如何规定的?答:总的要求是要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具体体现在两个推上:一是推动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  相似文献   

15.
8、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后,应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 理? 国家教育部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明确提出了八条要求: (一)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相似文献   

16.
5、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在什么情况下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根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节第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确系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博客上,经常有许多班主任朋友给我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说是向我请教。因为工作繁忙,我实在无法一一回复,只能就其中我体会比较深的问题,做一些简答。  相似文献   

18.
41我刚大学毕业,明天是上班第一天,我就要正式开始和孩子们共同生活了。请问李老师,作为班主任,我第一天最应该做的是什么?(论道)答:把一节课上好!好得让学生一下课就盼着第二天再上你的课。作为班主任,其威信当然不只是课堂,但是如果你第一天就在课堂上征服了学生,就为你今后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能够完全由学生制定班规吗?(叶子上的光亮)答:不能。国家制定法律和班级制定班规,不完全一样。前者的主体是成人,后者的主体是孩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