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由于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从语言使用、生产生活习惯、娱乐方式到居住方式的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凉州贤孝"就是凉州百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筛选、完善而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塑造与传承着凉州这片土地上淳朴的民风民情。而鄂伦春族人同样通过口传亲授的方式传承着狩猎文化及各种生活技艺,鄂伦春人的狩猎文化已渗透进文化、科学、服饰、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各个方  相似文献   

2.
施海 《生态文化》2006,(5):39-40
森林是哺育人类祖先的摇篮。没有森林,便不会有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据考古学家提供的资料证明:北京地区原来是一个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珍禽异兽栖息繁衍的森林世界。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居住在今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北京人”、“山顶洞人”就以狩猎为生,他们生存之所,到处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至今,以树命名的村、寺在京郊仍然为数不少,如大榆树、松树台、槐柏寺等。  相似文献   

3.
叶梅 《生态文化》2008,(5):47-48
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居住着古老的蒙古族“巴尔虎人”。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如果从“拔野古”部落联盟算起,已有了2300多年的历史。一个民族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很难表现出原有的全部精妙,可《巴尔虎名称考》中将巴尔虎一词解释为“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却十分富有诗意,让人对那片水草丰美的土地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4.
正奉化以溪口蒋氏故里和雪窦山佛教名山扬名海内外。在成为宁波市辖区后,奉化把山水引入城市,让城市与乡村田园交融。奉化区尚田镇奉茶山庄脱颖而出,可与国外葡萄庄园比肩,呈现中国茶庄园的美丽。悠然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代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悠然恍惚。奉茶山庄在南山茶场,此南山虽非彼南山,但其靓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今天谈及普洱茶产业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勐海和易武这两个地名。作为伴随着新六大茶山和古六大茶山而兴起、衰落的茶业重镇,这两个小镇的历史变迁中隐藏着普洱茶产业的兴衰变迁。  相似文献   

6.
秀珍 《职业圈》2011,(34):84-85
当我们今天谈及普洱茶产业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勐海和易武这两个地名。作为伴随着新六大茶山和古六大茶山而兴起、衰落的茶业重镇,这两个小镇的历史变迁中隐藏着普洱茶产业的兴衰变迁。  相似文献   

7.
窗外翠竹青青是现代人多么渴望的一种幽美环境啊。然而,当今一寸土地一寸金的城市里,即使像我居住的小县城小城镇,人们能看到林立的高楼大厦和硬邦邦的水泥路,却很少看到成片的青林翠竹;我是个幸运者,因为我所在单位小办公楼的窗外便有一片密匝匝、翠青青、摇曳曼妙的竹林。  相似文献   

8.
集体无意识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具有遗传性,是一种思想和观点的遗传,它构成一个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从本质上看,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具体体现。鄂伦春族是小少民族,要想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应以特定的、相对稳定的地域及传统狩猎文化为背景,以学校以集体无意识为理念的校本课程建设为依托,为传承与发展传统狩猎文化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游太姥山记     
正当我们春日的旅行车开出福鼎县城的时候,清晨的阳光已洒满路面,为蔚蓝的港湾和赤橙的冈峦更添上一层金黄的色彩。约摸过了四十分钟,车子驶入一片丘陵地带,一重重绿油油的茶山映入我的眼帘。陪行的导游告诉我:白琳到了。我蓦地记起:闻名遐迩的"白琳工夫"茶,原来就出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燕子与麻雀     
我家居住的小区位于勃吉岭上,而岭上的泥土都是黄色,被称为“黄土高坡”。很多人因为这个小区在高坡上,出行不便,不愿来这里居住。已经在这里居住的人,又因习惯了这里的环境不舍得离开。  相似文献   

11.
"马百六"与"拉皮条"的词义是明确的,但其理据则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认为"马"隐喻女子,"百六"既有才华出众的含义,又有灾祸的意思,拉皮条的人在为男子牵"马"方面很有本事,而其行为属于祸水,故称之为"马百六"。"百"写作"伯、泊、八"都是音近借字。拉皮条古代又叫"牵马""拉马","牵马""拉马"即牵拉着马的缰绳,而缰绳大都是皮条做的,所以"拉皮条"不过是"牵马""拉马"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相似文献   

12.
<正>庙庙湖村——没过脚踝的沙子淹没了他们新家的门口。推着自行车走过去,像踏过一片沼泽。庙庙湖仅是小小的一片绿洲,大约一英里外,是一些水泥砌成的房子,整齐划一。中国政府将约7000名回族居民从西北地区缺水的土地上搬迁到庙庙湖村,村医马世良的家庭就在其中。马大夫说,官员曾承诺"我们会变富"。"如果我们知道这里是什么样的话,我们就不会搬来了。"41岁的马医生说。搬来三年后,他一直无法在庙庙湖村  相似文献   

13.
卫拉特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卫拉特人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部分散居在世界各地,但大部分居住在新疆。卫拉特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而且用集体的智慧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遗产。卫拉特机智人物故事就是在浩瀚民间文学中绽放的一朵鲜花。它是以卫拉特人民耳听、口传的原始方式流传下来的文学。该文基于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理论,以分布在我国境内的卫拉特蒙古人民当中的机智人物故事为对象,从故事角色、功能及其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试图揭示其故事内在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任敏 《文化学刊》2023,(4):81-84
贝都因人是闪族人的一支,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傲立于亚洲和北非的沙漠之中。在贝都因人生活、生产活动及征服运动中,骆驼与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骆驼与马是贝都因人文化重要的承载者,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文明交往的文化符号。同时,骆驼与马共同构成了贝都因文化的历史缩影。象征人类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考察人类社会、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视角。基于此,本文旨在以象征人类学的视角探究历史上贝都因人与骆驼、马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考察游牧民社会文化的重要一隅,同时为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寻求“回归物本,人文生态”的价值意识与人类共识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5.
金蛇狂舞后,接着便是万马奔腾之年。飞腾的骏马,带给人的永远是朝气和振奋。因此国人爱马,以颂马为习,辞旧迎新之刻,难免又唤起人们对骏马骐骥的种种赞誉之情。  相似文献   

16.
打完马草,已是深秋时节了。大兴安岭北坡无霜期很短暂,进了六月山川才绿,到了九月黄叶开始飘零,中秋节前后就有雪花纷飞,地上结了冰霜。可是大地还没有封冻,一片片沼泽还阻挡着汽车和马爬犁的通行,副食贮备都已经吃光了,冬储的东西还上不来,这是外站生活又一个艰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世界》2014,(1):58-58
Step1:做好准备工作如果要骑马,当天不要穿太长的衣服,否则飘起来可能惊吓到马;将有可能掉落的物品都放下,如果从马背上掉下会使马突然朝反方向闪避将人摔下;有条件的话可以向旅游点租用马靴或是绑腿,这样不仅能防止磨破腿,一旦落马也可以避免将整只脚套入马镫。Step2:上马要安稳即使是在景区经常工作的马,见到生人都会紧张,不要在马的附近打闹,动作也要放缓;马的眼睛可以看到270度的范围,即使驯化好的马也容易大惊和后惊,所以上马时一定要从马的前方绕过,并  相似文献   

18.
马语者     
为什么我们会对马如此着迷? 难道还有谁会质疑,马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动物之一吗?它完美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敏锐的耳朵都是许多人心中的最爱.神采奕奕的马群扬蹄飞奔,如此充满活力的情景,几乎没有人不陶醉.  相似文献   

19.
说马     
说起来有些让人吃惊——马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5000多万年!而毫无意外的是,据史料考证: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动物就是马.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  相似文献   

20.
狩猎是我国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所用器材简单、场地要求不高、规则易行,男女均可从事。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开展狩猎课程,不仅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借着高校体育教育这一平台,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