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物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顽强学习的意志品质,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它具有积极意义,也具有消极作用,正确认识并利用心理效应,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1.首因效应。又称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教师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效应对于处理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近年来.心理效应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且论述颇多.但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领域的实践中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计算机编程教学可以根据心理效应理论的基本原理.针对学生心理机能、学习目标性和学习情境等方面的实际,改进教学,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能利用心理效应来解决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效应指的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研究教师、掌握教师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将心理学中的法则和效应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实现心理效应与管理工作的"超链接",才能创造出适合教师工作  相似文献   

8.
事物和环境     
事物,是指文章中所涉及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它可以成为文章所叙写的主要内容或对象,也可以构成某一事物活动的环境。环境,是指文章中各种事物的构成情况,是人物活动或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具体场所。任何文章都要涉及一定的事物和环境。文章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或事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社会形势、特点和时代风貌等。自然环境,是指人  相似文献   

9.
怎样的地理课堂学生才喜欢呢?怎样才能让地理课堂一改以往的枯燥乏味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呢?有个因素很重要--课堂上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能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词汇的海洋里,数词具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它可以单独运用,表示不同的人物或事物,它也可以同其他词语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短语,表示不同的人物或事物乃至不同事物的不同情况。用数词与其他词组合的短语,那是数不胜数的。如数词领头的成语,据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语词典》载录的就有六百零八条。如果将数词构成的词语或短语放在静态的或动态的语境中去运用,其表情达意的修辞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重视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努力发挥其积极的方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首因效应、南风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潜能生的作用上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观察活动中,由于事物的不同形态、情状,小朋友们往往会产生很多联想,生发出一种新的形象。人们在感知外界事物的基础上,将丰富的材料在大脑中重新组合、融汇升华,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往往使观察者浮想联翩,获得或产生新奇的印象和意外的灵感。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是指对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或者是我们的头脑对曾经感知过的人或事物的形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常有人这样评价一节课:课堂结构工整,教学语言规范,严格按照教案执行教学……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工整刻板,文丝不乱,课堂的面目总是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那么,课堂的活力何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创造和灵性如何得到释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流程,课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有它特定的情境性,没有适合各种情境、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万能的"教育方法或策略,任何有效的方法或策略都有它相应时间、地点,相对的人物或事物.  相似文献   

14.
抒情是抒发和表露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物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感情。它能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更强烈,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抒情是抒发和表露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物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对人或事物的各种感情。它能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更强烈,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物和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物或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在行文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厚实,能使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而集中,同时还能使读者的情感因这种对比产生落差,从而起到更加感人的作用。对比描写在文艺作品中有着极广泛的应用,不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叙事写人,都可以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杨梅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144-146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由于人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它对心理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就能够优化心理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们写作文要想打动人,让人读了以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事物的具体状态和细节特征有声有色地完整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李也之 《初中生》2009,(1):38-41
对比描写要求我们将两种人物、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突出各自的不同特征;也可以将同一人物或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情况进行对照,以突出其变化的悬殊。  相似文献   

20.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由于人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它对心理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就能够优化心理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