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明体”诗的突出特征是追求五言诗内部声律的谐调.永明诗人在五言诗声律形式探索上的最大贡献,是对一句诗内部音节和一联诗上下两句音节的调声,以求其声文之美.在用韵上,则继承前代诗歌创作用韵的基本规则,而又有所发展,形成永明体诗的韵式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语音学方法讨论广西贺州八步鹅塘“八都话”特点是凹调。阴入的嘎裂声性较强,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后,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前,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后。的入声。指出它是一种“嘎裂声”(creaky voice),其调形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前;阳入的嘎裂声性较弱,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前,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后。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语音学方法讨论广西贺州八步鹅塘“八都话”的入声,指出它是一种“嘎裂声”(creakyvoice),其调形特点是凹调。阴入的嘎裂声性较强,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后,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前;阳入的嘎裂声性较弱,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偏前,能量在音节中的分布重心偏后。  相似文献   

4.
楚辞本为一种新的诗体,其诗只是相对于诗经的四字一句的"四言诗"而言,但它终究是体现着诗的特色.同时,它受楚文化,楚音的影响很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这种特点后来延续发展为长江中游一带的地方音乐,即所谓"楚声"、"楚歌".正是这种地方音乐陶冶了楚辞的特殊格式--"骚体诗".这种诗体不同于格律诗,它多奇变,特别是"兮"字的运用,虽然仅是增加了一个单音音节,但是使句子突破了四言诗的平板格式,显得灵活而富于音乐美.  相似文献   

5.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6.
诗与画的关系是中外美学史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有"诗画同源"、"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看法,西方则有"诗厚如画"、"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等认识。本文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诗人,具体剖析绘画艺术与其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深入探讨诗画关系,是十分有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诗的语言要求诗句具有其特殊的格律。英诗的格律主要靠句中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规则搭配来形成。英语单词本身也是轻重音相间排列的。例如:in com pre hen si'bil i ty,八个音节,其重读音节为bil,次重音为com。那么其他六个音节呢?如果反复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词可以很自然地读成:"in COM pre Hensi BILi TY", 即,第二、四、六、八个音节要比第一、三、五、七个音节读得响一些,成为规则的“弱强相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声、韵、调的教学训练一般为师生所重视,教学成效也比较显著。然而,学习者在掌握了比较准确的声、韵、调和音节发音后,如何把单个音节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朗读和日常的口语交际的语流中,不出现"字化"现象,使普通话自然标准而流畅并富有美感,却成了多年来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瓶颈"。关注语流样态及音节在语流中变化空间的教学与训练,是突破语音教学瓶颈、提升普通话口语美感的可行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美学研究的一个关键命题——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与审美主体的感受(即美感)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历代美学家讨论的重点。而在中国古代,审美感受与审美对象的关系问题还突出表现为两个著名的命题之上——"声有哀乐"与"声无哀乐"。这样两种典型的艺术观,其背后反映的则是"美感"与"对象"关系问题上的两种对立性观点。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散文中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的诗论散见于他的散文中。徐志摩认为 ,诗和恋爱一样 ,要靠自身去体验 ,这是唯一秘诀。真正的诗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他所理解的音节 ,并非指诗歌行与行之间字句排列是否整齐 ,而是指音节内部的生命力的有节奏的跳跃 ,是指音节本身流动着的诗脉血液和真情实感 ,是侧重内容方面的。诗人还推崇诗的独创之美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声、韵、调的教学训练一般为师生所重视,教学成效也比较显著.然而,学习者在掌握了比较准确的声、韵、调和音节发音后,如何把单个音节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朗读和日常的口语交际的语流中,不出现"字化"现象,使普通话自然标准而流畅并富有关感,却成了多年来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瓶颈".关注语流样态及音节在语流中变化空间的教学与训练,是突破语音教学瓶颈、提升普通话口语美感的可行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朱光潜在其重要著作《诗论》中说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废韵的尝试。第一次是六朝人用无韵文章译佛经中有音律的部分,第二次是现代白话诗运动。前者废韵是因为译佛经大半是印度和尚,外国人用中文不免有些困难,且其本意不在为诗;后者废韵是受西方自由诗的影响,以为新诗可以无韵。两次尝试的具体原因不同,但根由却是同一,都不理解"韵在以往的中国诗里何以那样根深蒂固",即"中国诗的节奏有赖于韵,与法文诗的节奏有赖于韵,理由是相同的:轻重不分明,音节易散漫,必须借韵的回声来点明、呼应和贯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宁白话为例,谈谈粤方言声韵配合关系,并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比较。为方便读者了解南宁白话较为详细全面的声韵配合关系以及与普通话的转化规律,在说明每类声母与韵母配合关系的后面,把南宁白话能够相拼而普通话不能相拼或读音不同的具有规律性的大部分音节列举出来,前面的音节是南宁白话音节,中间是这个音节的例字,后面是这个例字的普通话读音。南宁白话与普通话声韵母都相同或不具有普遍规律的音节一般不列,为了内容的完整和形式的整齐,用到个别不符合规律的字,无常用字的用□表示。所列举的音节都是讲南宁白话等粤方言的人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上,以齐言或长短句为主要歌辞形式的歌曲创作并行不悖,宋人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论,开宗明义即指出"乐府、声诗并著";张炎<词源>序中亦以为"声诗间为长短句".北宋太宗朝"乐府、声诗并著"的创作,王禹偁可谓典型.王禹偁有"谪居始信为儒苦"的生活,有"醉中官妓乞歌诗"的经历;有声诗<畬田词>,也有"乐府"(曲子词)<点绛唇>,而他总以"词臣"的身份,时刻关注"风谣"、"山歌"修教易俗的意义,反映了北宋立国之始文人士大夫对声诗、"乐府"(曲子词)功能的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用于郊庙祭祀等仪式的声诗,即雅乐的乐章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歌辞的撰写、表演风格的形成,均典型地映现着当时的文化特质。本文在对比历代郊庙声诗形式构成的基础上,对宋代郊庙声诗的总体风格进行了全面评析。认为宋代郊庙声诗风格舒迟和雅,鲜明地表现出模范"古乐"传统、全然雅颂化的倾向。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宋代文化建设中浓厚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维有着"诗佛"之称而突出于盛唐.他有一颗追求进取的心,这在其边塞诗中表现突出.他笃信禅宗,能融铸文艺、宗教于一体,开盛唐山水田园诗之捷径.其山水田园诗,在诗语之运用方面,能极画、声、光、态,表现出诗中有画之能事;其禅味诗,脱俗且爱自然,与自然合一,因而与其山水田园诗有着较多的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归庄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学思想独树一帜。"以人论诗"就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诗学理论,是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进一步发挥和创新。他主张先论其人,后观其诗,把人品置于诗品之前。与之相联系,他"以人喻诗",推崇气节,诗歌讲究"气、格、声、华",提倡"真性情",主张恢复风雅传统。在清初的诗论背景下,其诗论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对当时的士风、诗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双音化的名词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伯江 《中国语文》2012,(4):338-346,384
汉语词类的"名动包含"说和"新动单名双"说对现代汉语的词类面貌有很强的解释力。现代汉语有一大批双音节的动词通过语义的"转指"形成了同形的双音节名词,其中有一些还发生了内部结构的"重新分析"。本文分别描写和讨论了这些现象,认为这都是现代汉语共时系统里"名动包含"和"动单名双"这两个基本事实导致的语法效应,尤其是一些原来为"状中"结构的动词变成"定中"结构的名词,难以用语法关系来解释,双音词名词性的吸引力才是根本解释。最后,附带讨论了古人的"词类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对于"心""声"关系的讨论是两本著作中一直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二者对"心"、"声"关系的表述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分析观点相异的本源。  相似文献   

20.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有论者解作"二十四联”,以否定传统谓指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通检《苏东坡全集》,其诗题中另有"作诗二十四韵”一例,与上面书跋语中的宾语结构关系不同,意义因之有别:诗题中"二十四韵”无修饰语,指一首诗的韵脚数,当解作"二十四个韵脚”(即"二十四联”);而书跋中"二十四韵”,前有定语"其诗”,与后面"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在意义上有关系,当解作"二十四首诗”,实指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