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酒楼、酒库、阁儿、座头、绰酒座儿等酒文化,并不是作者向壁虚造,而是宋元时期酒文化的生动体现,是宋元时期人们宴饮场所等世俗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酒作为一种物质出现并存在于人类物质生活之中,又由此发展成一种文化,人们称之酒文化。酒,所以成为文化,应主要指其意象性的一面,只有从酒的意象涵意中才能窥出其文化价值。本文力图从酒的意象性中,探讨其在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酒自出现以后,就与文化密不可分。文章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文化维度对比中西酒文化,发现二者在起源、种类、酒器、酒德、酒礼、酒功、酒诗以及酒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化主要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差异并追根溯源,是促进中西酒文化交流发展,推广中国酒文化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川酒文化更是独树一帜。然而,针对川酒文化特色分析及其英译的研究甚少,这不利于川酒文化乃至川酒的推广。本文旨在研究川酒文化的历史及其特征,并以其为蓝本,研究相应的英译技巧,尤其是川酒文化中特有的酒类术语、文化词及涉及酒文化意境的翻译,最终达到推广和发扬川酒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比较全面地汇编了《水浒传》一书中酒店、酒名、酒具和酒的作用等资料,进而分析《水浒传》酒文化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酒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与浪漫主义诗歌的结合形成的狭义文化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而结合的产物——酒诗有着丰富的含义。喝酒能使人快乐,通过对比酒诗中"畅饮"与"狂饮"来探讨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也促进了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以酒为契机 ,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物的众生相 ;以酒为话题 ,广泛而深入地展示了酒文化的丰富内容 ;以酒为灵感 ,巧妙而曲折地显现了作家的思想境界与高超的艺术修养 ;酒文化丰富了《红楼梦》的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空间 ,《红楼梦》拓展了酒文化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8.
酒文化:国学与传统艺术之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和音乐之深层关系与酒文化有不解之缘。古时琴棋书画诗酒花并称,书尤其和诗画相类,都是文人雅士借以传情达意的工具。古人常喜酒后作书,使得酒和书法天然相洽。综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音乐和酒有很深的渊源。先秦时期,诗、乐、舞三种艺术形式合为一体,其中有很多内容直接涉及酒,有些创作也离不开酒神精神。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酒文化代表的是中国自我身份的独特认同,同时代表了国人潜在的独立文化认同意识,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民众精神和酒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国度,酒与诗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岁月的流逝中,酒与诗不断交织融汇,相互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中国文学史由此而形成别具一格的诗酒文化,诗人与酒的复杂而深厚的情缘,诗与酒的完美结合,吟酒诗独特的艺术特色都是这种诗酒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酒与诗人的生活 历代中国大诗人与酒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汉代曹操“对酒当歌”(《短歌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嵇康、阮籍在沉醉中留下万言大作,唐代李白更是诗百篇皆因斗酒之功,被称为酒仙兼诗仙,张旭是“三杯草圣传”,戴叔伦则是“每因一樽酒,重和百篇诗”,到宋代,显贵晏殊也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甚至女流之辈李清照也“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险韵诗  相似文献   

10.
一如果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比作。一座奇妙无比的宝库,那么酒文化就是埋藏在鲜为人知的地层深处的一颗明珠。内蕴丰厚、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且不说别的,只要看一看涵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就足以让人惊叹不已。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以饮酒为题材的诗篇。可见,酒与诗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里开始,历代文人雅士大都与酒保持着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在魏晋时期,好饮成为一种名土风度。因此,这时就产生了许多为后人所景仰的酒中圣贤。“竹林七贤”正是以其共同的对于“杯中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泸酒文化是泸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最具品牌效应和开发潜力的优势特色资源。通过对泸州酒文化的研究,将泸酒文化与其它文化融合到一起,挖掘泸酒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开发泸酒文化的应用价值,将酒文化用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发挥其宣传酒城特色、展示酒城魅力的作用,积极促进泸州酒文化的发展,促进泸州文化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饮酒与赋诗也随之成为他们生活的有机部分,遂形成了诗酒文化,进而滋养着无数的文人雅士,而他们的创作也承继并丰富着中国的诗酒文化,李白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艺术与酒文化有着天然的因缘,这种因缘在上古的巫术及宗教祭祀活动中得到了最广泛的体现,且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来看,艺术与酒文化的紧密融合有着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把我国酒的生产和消费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提出,称之为“酒文化”.酒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大禹令夷狄造酒的传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现代化进程中苗族体育的变迁与发展状况,采用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台江县苗族体育为个案,将现代化进程中苗族体育发展划分为传统自由期、曲折发展期、恢复调整期与综合发展期,对苗族体育的变迁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化进程中苗族体育发生了巨大变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传统封闭社会形态的瓦解是变迁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防止文化异化、消失,正确处理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传播作用是现代化进程中苗族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历代文学艺术殿堂里,都有文人借酒壮胆冲破现实羁绊,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中凭借非凡创造力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名篇。然而对于女性与酒的关系则向来很少有人问津,她们被轻易地忽略掉了。可是酒却一直与女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的汉族酒意蕴是一种冲淡与平和,无处不体现出一个"雅"字。草原牧民的酒意蕴是狂喜放纵与尽兴奔放,无处不凸显出豪放。在民族集体酒记忆的浸染下,女性对于酒文化的表达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着民族的印痕。  相似文献   

17.
远古时代,苗族先民被称为“三苗”,聚居长江中游的“荆楚”之地。后沿沅江的五条支流向西迁徙,成为秦汉时期的“五溪蛮”。他们居住在现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地区。这里先后建立过黔中郡和武陵郡,所以又叫“黔中蛮”和“武陵蛮”。苗族又是一个以盘瓠(神犬)作为图腾的民族,属于“盘瓠蛮”,现代的苗族还保存着关于盘瓠的信仰和传说。唐、宋时期,五溪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被称作“苗人”、“苗众”。南宋以后,苗族的名称便固定下来了。  相似文献   

18.
苗族有一套自己的诉讼习惯法规范,理词是苗族习惯法中的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理词作为理师调处苗族婚姻纠纷的重要手段,为维持和谐的民间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成为苗族社会秩序中真实的法律样式。透过理词去了解苗族习惯法及苗族社会秩序的形式将是一条必要途径。通过对苗族婚姻纠纷、土地纠纷、借贷纠纷的分析,探索苗族理词在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习俗是一种行为化了的文化形式.习俗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苗族的习俗相当完整和古老.习俗对于苗族来说,它的作用比汉族或其他民族要大得多.苗族基本上是一个"风俗统治"的民族,传统的习俗渗透在它生活的各个方面.苗族的生活习俗最突出的是服饰.苗族的婚姻习俗共同特点是通过歌舞的形式用集体交往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作为择偶的手段和方法.苗族的生产习俗、丧葬习俗、节日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拉鼓(苗语"希牛")是苗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活动。它是以拉鼓、芦笙踩堂、斗马等传统竞技为核心内容,融传统体育、宗教、服饰、歌舞、文学、饮食、经济等文化为一体,通过竞技、仪式、表演、交流等符号活动模式达到一种综合效应的民俗喜庆集会。它历史悠久,产生于广大苗族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之中,承载着苗族人民数百年的历史记忆与聪明才智。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拉鼓与其他许多民俗体育文化形式一样,在不同程度上被边缘化了,文化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融水苗族拉鼓节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