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陈志聪  吕文发  陈曦  王祥 《学会》2001,(5):48-48
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我科于1997年以来,采用中等剂量尿激酶(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12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9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13例治愈,4例显效,1例复发,1例遗留并发症。结论重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抗凝时间延长,加强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致残及死亡原因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缓慢的特征。而超早期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已经成为AIS的一个标准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文章就rt PA联合其他药物治疗AIS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AI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腹部闭合性多器官损伤48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48例腹部闭合性多器官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表明腹部闭合性严重多器官损伤是引起大出血与休克的主要原因;全面仔细检查、及早腹腔穿刺、B超检查、X线检查等对早期确诊、早期施行手术是抢救腹部多器官损伤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所致肠坏死的病因、早期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研究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2017年收治的26例SMVT所致肠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SMVT7例,继发性SMVT 19例;9例伴随门静脉血栓形成,6例伴随脾静脉血栓形成,有15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SMVT;26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SMVT,术后予抗凝和(或)溶栓治疗。结果 2例发生短肠综合征;其余24例均病愈出院。结论 S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缺血性疾病,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因延误治疗而发生肠坏死;及时行手术切除坏死小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辅以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塞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依据ADL法评价愈后: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由综合因素形成,诊治中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及矛盾性,要综合分析,以预防为主,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孟庆玲 《科技风》2013,(17):11+19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奥扎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2周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殿性脑梗死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弹性绷带加压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经患肢足背浅静脉按医嘱使用微量泵静滴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微量泵静滴溶栓药物同时采用弹性绷带局部静脉加压,比较两组溶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溶栓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3%,经Ridit分析两组患肢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溶栓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弹性绷带加压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被确诊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6周时的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 L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 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有着显著的优化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以6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连续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日常锻炼的自觉性,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2 79例病人 ,分为早期治疗组 1 96例 ,采用卧硬板床 ,静脉点滴、骨盆牵引、物理治疗、骶管滴注、腰背肌锻炼治疗。晚期治疗组 83例 ,除以上方法治疗外 ,另加中医按摩、针灸、服用培补肝肾、强筋壮骨中草药治疗。结果 :治愈 2 2 3例 ,占 80 % ;有效 5 1例 ,占 1 8% ;无效 5例 ,占 2 % ;总有效率为 98%。结论 :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其保守治疗也日益增多,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有不少优点。加之阴道B超和腹腔镜的开展,各种药物治疗的方法也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7年9月到1999年1月共行单次标准剂量注射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22例,效果满意。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专科病房对急性脑梗塞,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新法,我们筛选了脑神经生长素(简称CNG)治疗脑梗塞患者16例,均经本院头颅CT扫描确诊32例脑梗塞病人,并设立治疗组(n=16)采用CNG治疗。对照组(n=16)采用脑活素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结果显示:CNG治疗脑梗塞与脑出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对Rbc,HGB,PLT有调节作用,对机体影响负作用小,值得临床科室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拉萨地区168例踝关节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早期彻底清创及妥善内固定是治疗和后期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跟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q12h,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0%,治疗组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对照组4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夏智庆 《科教文汇》2008,(14):195-195
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跟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q12h,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o%,治疗组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对照组4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乙组(n=35)和甲组(n=35),乙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甲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乙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141例怀疑早期宫外孕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定量分析临床表现,腹部B超、尿hCG及血β-hCG及其联合系列试验在诊断早期宫外孕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血β-hCG和腹部B超系列诊断试验可确诊早期宫外孕,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本文针对不同的临床情况,提出并分析几种具体的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挑选96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血压、颅内降压、抑制水肿改善脑循环等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以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简要回顾我院8年间收治的37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经过,结果:31例行膀胱修补,膀胱造瘘及尿外渗区引流术,6例行FOLEY氏尿管引流,4例行尿道会师术,3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5.6天,结论:外伤性膀胱破裂应在伤后及时处理,其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得当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