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亚琴 《文教资料》2020,(4):192-193,155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自身具备的核心素养观、核心素养教学和课程改革思维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在重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思维、教育视野还是在教育方式、课堂角色等方面都在变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以代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客观感悟历史时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进行的十多年中,一线教师在课改的思潮里寻寻觅觅,努力践行着课程改革的宗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改革课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设计理念,改写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8):129-130
高考是历史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在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下,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充分体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人本主义"或者是"育人文化"的回归,高考试题也充分体现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50):85-8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英语这一学科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和社会重视的一门课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初中是他们真正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也是他们以后英语学习提升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和细心培养,因为学生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对日后的学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同仁们都不断在改革与探究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大家大胆创新的一种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虽然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导学案开展了不少研究,但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导学案里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本文将研究如何将英语核心素养融入初中英语导学案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体系逐渐向以个人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为主的核心素养转化,培养并逐渐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分析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价值,然后分析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物理组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当前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乡村初中正处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阶段,德育课程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应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乡村初中德育课程的理念、开发原则必须基于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设计应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充分调动教师内生动力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凸显“守护底色、创新特色,为学生生活润色”的德育课程功能;课程的实施应着眼于乡村学生的特点制定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做到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增强乡村教师参与德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执行力。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为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教育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根本依据。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尝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制定和达成的一种模式,即"目标导向,学会标准,单元过关",形成"教—学—评"有机链接的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与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依据,这也使得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下功夫。"数学运算"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数学基础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小学生而言培养数学运算素养能够夯实数学运算基础,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此文章以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运算教学为例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校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原则来进行.整合课的教学,应明确提出信息素养的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课程和课程改革为本位,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对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内涵的对比分析,笔者提出,心理健康为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而个体核心素养的发展反过来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适应社会,以实现人的高级需求,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在“立德树人”总目标的统领下,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导向,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要把握真实的情境,鼓励并注重激发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将整堂课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以学生的真实表现、真实感受推进课堂的进展,这样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内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聚焦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的普遍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大通识的课程理念,创新哲学教学方法,整合资源,改革内容,从而强化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系统论思想为依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提出课程结构化实施的框架,是初中历史课程全新的实践要求。把握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的关联,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联以及与知识、知识逻辑、思维、思维逻辑的关联,可更好地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措施。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意见》的出台,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落实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顺应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推动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发展,以学科课程整合为手段、以培养核心素养作目标,探索核心素养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方式三个维度下的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科内部教学内容的整合"。以此确定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策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内容的课程改革正在展开,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也指向了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课堂教学生成素养,通过精准练习渗透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韩国教育部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次提出学生应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与开发"自由学期活动课程"。"自由学期活动课程"在课程的目标设置上注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与融合,在课程整体内容,架构中体现对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入,在课程实施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断丰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形式,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表现性评价并构建了合理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 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亦不例外,教 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改变传统知识教学模式,全面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 历史教学进行探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它以学科课程为媒介、以学生当前及终身发展为方向、以促成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为目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及学科质量标准构建的核心所在。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在内容组织上以验证性知识为主体,而验证性知识又与实验的验证性价值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发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应、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就成了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应建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索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