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被广泛运用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活动策略能让学生在认知深化中学会综合分析,在道德辨析中学会理性评价,在认知冲突中发展创新性思维等,由此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健卓 《辽宁教育》2022,(19):53-55
道德与法治学科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观察现实生活,让教学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启动学生动感思维,使其从事情的来龙去脉上去建立整体的认识,从而打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真正走近社会,体察和了解社会的真实现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带入社会生活中,积极正面地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辨别和判断社会现象的对与错、真与假,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式,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国家和社会的正确信念。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贯彻与落实,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学阶段,不仅需要开设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同时还需要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发展并不完善,教师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次研究将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意义,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需要与时俱进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行支撑,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各类凸显的社会问题,需要道德与法治的共同引领。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法治思维的培养,从小学生开始实行。文章首先分析了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意义,接着阐述了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最后阐述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法治思维培养的创新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钟山 《亚太教育》2022,(13):181-183
自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愈发注重自身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法治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我国人才的综合素养。基于此,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进行了思考,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柳琴珠 《天津教育》2020,(31):157-158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学科,对于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思维意识得到更好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促使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对策,如下表述。  相似文献   

7.
8.
《考试周刊》2021,(65):139-141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较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该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知识,培养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是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也需要将这类思维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这需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师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文章运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提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具体阐述了五个部分,第一阐述项目化学习、批判性思维、生活化的概念;第二融入项目化学习、生活化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意义;第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批判性思维培养应遵循的原则;第五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生活化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立足生活三大准则来进行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本文即从以上三大准则出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成了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从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兴趣激发;积极融入生活要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落实家校社共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小学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的人生。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将创设情境、研讨案例、应用学习资源包等多样化手段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每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必须要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它注重学生身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上好道德与法治,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大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关乎一个人在价值观在人生取向中标准的建立,《道德与法治》科目承担着引领学生正确思想道路的重要责任,用浅显易懂的道理传递出正确向善的人生态度,要紧扣大纲要求,解答学生思想意识上的困惑。本文借助笔者在一线的教学经验,提供了趣味化、有效化的教学手段,以期为拓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多样化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43):103-104
随着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必须要改变以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到教学理论以及方法创新,能够将学生放置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有效避免传统的知识灌输结合学生的天真活泼特性。通过多元的实践教育引导,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法治教育的基点和关键。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挖掘课外素材,拓展规则意识培养的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引发情感体验。可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锻炼法,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规则,在情境中认同规则,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规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还需要完善规则教育评价机制,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8.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要从理论教学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道德理论知识,与此同时,道德理论课堂的教学也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既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也推进学生在生活背景下主动地开展道德实践。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以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林玲 《教师》2024,(10):18-20
文章着眼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领域,旨在探讨构建高阶思维课堂的策略。文章作者首先分析了高阶思维的重要性,特别是高阶思维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等。基于这些问题,文章作者提出了多项策略,包括加强理论学习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以优化课堂教学等。研究的目的在于为适应“双减”政策下的教学需求提供有效的策略,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判断力的公民。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学生思维越活跃、参与度越高,越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笔者在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激活学生思维的几种方法,即: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以"趣"激思;活用教材资源,以"活"激思;利用课本知识的有效拓展,以"展"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