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础教育参考》2021,(4):F0002-F0002
《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由《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主办,为贯彻本刊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而创建。本中心面向全国范围进行家校协同研究、师资培养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等工作,是为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研究、引领与服务的全国性教育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参考》2020,(1):F0003-F0003
《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由《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主办,为贯彻本刊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而创建。本中心面向全国范围进行家校协同研究、师资培养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等工作,是为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研究、引领与服务的全国性教育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由《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主办,为贯彻本刊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而创建。本中心面向全国范围进行家校协同研究、师资培养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等工作,是为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研究、引领与服务的全国性教育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由《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主办,为贯彻本刊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而创建。本中心面向全国范围进行家校协同研究、师资培养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等工作,是为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研究、引领与服务的全国性教育研究机构。中心自成立以来,—直秉承“科研为先、理念引领、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原则,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学习素养的评估与构建工作,并注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参考》2020,(3):F0003-F0003
《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由《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主办,为贯彻本刊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而创建。本中心面向全国范围进行家校协同研究、师资培养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等工作,是为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研究、引领与服务的全国性教育研究机构。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科研为先、理念引领、注重实践、服务社会”的原则,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学习素养的评估与构建工作,并注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为立德树人提供支撑,为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教育界(基础教育)》2021,(16):F0003-F0004
一组课题:提升项目品质家校合作专家团队有了,专业队伍有了,专业课题也应运而生。2018年,《基于学生品格提升的家校合作共育的实践研究》成功入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迄今为止,全市共有家校合作省级课题2项、苏州市级课题12项、昆山市级课题90项,从昆山实际出发,在问题分析、方向引航、组织架构、师资培养、品牌建设、典型榜样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形成围绕家校共育主题的课题集群。课题研究拓宽了家校合作共育的内容与视野,对区域推动家校合作共育,破解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与供给之间的深层矛盾等产生了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娟 《江苏教育》2023,(30):24-25+29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学校依托“糖果幸福家长驿站”阵地,携手“糖果家育导师团”队伍,开设“糖果父母成长课堂”课程,构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家校协同是协同教育传播过程的重要形式,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协同教育,必须对其通道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有效地运用.研究家校协同教育通道对家校协同的有效实施具有促进作用:为家校协同教育创造良好条件,保持家校协同传播通道的畅通;尽量减少各种干扰,确保通道的传输质量,促进家校协同教育的有效传播;优化整合各种通道方式,充分利用混合型通道,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最大功效.本文探讨了家校协同教育的一般传播过程及家校协同教育通道的概念,分析了家校协同教育的通道方式,阐述了相关实验学校利用混合型通道(家校互联平台)进行家校协同教育的效果,并从学校、家庭、平台功能、信息与资源、收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混合型通道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校协同育人对于实现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家校协同育人存在家庭参与学校管理不积极、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长委员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足等集体行动困境。对此,应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路径: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委会为中心,推动共同体组建与运行;完善组织体系,确立家校各自职责,推动共同体规范化建设;制订工作计划,推动共同体动态化建设;寻求外部资源,保障共同体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生成长共同体是根据学校班级授课的实际情况,按照异质、均衡、互助、共生的原则,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队,可有效解决家校社协同育人、学生个体发展需求问题。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整合各类资源与学生发展中心共同支撑学生成长共同体小组,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整体教育工作的基础,关乎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该法把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的层面,表明国家已经把家庭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育摆在了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相关,而家校社协同育人不仅被认为是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先进教育模式。本文拟从笔者视角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涵义、目的和意义及其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进入到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来创建全新教育学习环境和方式的阶段。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平台,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交互式、合作式学习的手段。如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建立班级博客,从而增强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在班级博客中,教师已经不再是主体,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三位一体,这无形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家校间的协同教育。  相似文献   

13.
家校协同机制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小学家校协同整体情况较好,家校协同组织体系机制尚需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情况良好,主体关系机制有待加强;家校协同在城乡间和学段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角色、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家校协同情况的评价存在极显著差异。由此提出出台法律标准、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渠道实效、关注家长需求、实现真正对话等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整体上呈现情绪知觉能力和情绪运用能力较高而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的态势,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孩子的情绪问题绝大部分都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家校社协同发力,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管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学生学业状况评估"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得分不容乐观。应以学校为主导,家校协同增强目标教育的效能。学校落实目标教育效能具体方法包括自编学练案、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开展特殊时期的实践活动、坚持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发展,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切实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均具有其他教育难以比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初中生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四类,即因为家长的过高期望而形成的"高压型"家庭人际关系,因家长的失望而形成的"放任型"家庭人际关系,因班级学生的集体性拒绝交往而形成的"孤立型"班级人际关系,以及来自教师的主要因为学生个体顽固性不良表现而导致的"冷暴力"式的人际关系。改善学生这些不利的人际关系,要把握三个原则,即把家长当同事,但教师是主导;措施可多样,但润物须无声;过程很曲折,但爱心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对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中小学家校合模式作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吸取传统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并与现代模式进行整合,试图探索一种通过制度及组织保障,专家协助,教师与家长联手,技术支持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整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成长连着家庭和学校,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家校协同共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过去的家校共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着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权责意识不强、社会资源推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实施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家校共育意识,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与形式,使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整合与优化现有教育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