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玲 《家庭教育》2007,(10X):18-19
案例提示:君君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每次只要同学做了他不喜欢的事或不小心碰到他,他就会大叫:“我要告诉老师。”告状总是他碰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老师每天都要听他“申诉”多次,若没有马上处理。君君就说老师不公平,要告诉妈妈。小朋友讨厌君君,渐渐对他敬而远之,老师也觉得君君比较麻烦。妈妈表示,带君君出去玩时也会发生君君向她告状这样的事,令她很尴尬。[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开始了,我又迎来了一批小朋友。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心里充满了欢喜。孩子们有的拉着我的手,有的大声告诉我他的名字,有的告诉我他的好朋友是谁。这时我发现,最前排的一个叫露露的小朋友静静地坐着,一句话也不说。早上妈妈送露露来园,让她跟老师问好,可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躲在妈妈的身后,与妈妈窃窃私语后才不情愿地走进教室。坐下后还呆坐在那里,望着妈妈走出了幼儿园才低下头去干别的事。露露在吃饭的时候也总是默默无语,饭不够也不跟老师要。一次由于老师疏忽,没有给她盛饭,她就一直等在那里,等到有小朋友告诉老师时,她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大班的明明有尿床的毛病。妈妈为了让新来的老师在午睡时提醒他,就当着小朋友的面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结果小朋友都知道他尿床,还给他起了个绰号,让明明很没面子,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了。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把明明转到另一个幼儿园。在去  相似文献   

4.
G,这个班里新转来的小男孩,第一天来园就感觉到了他的"不好带".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他的专注力很不好,总是会从小椅子上站起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不会在乎老师的眼睛是不是提醒他要坐好,也从不会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会追得别的小朋友到处跑,而全然忘记老师叮嘱的"不能和小朋友追着玩儿";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吃完",中间还要告诉老师他不喜欢吃今天的饭菜;起床时,他会对老师说"老师,我穿不上衣服",而鞋子也分不清左右脚.  相似文献   

5.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很平常的事,可君君小朋友开始几天并没有哭,这两天却哭得很厉害。今天早晨,她在门口又哭得很伤心,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很着急,不断地问她:“你为什么哭,能告诉妈妈吗?”我也帮忙哄她、逗她。在她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听见君君贴着妈妈的耳朵说:“我哭了,老师就来抱我、跟我玩了。”我顿时感慨万千。每当新生入园时,我总是对哭闹的孩子关爱有加,并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感情,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则认为其适应能力强、不怕生,可以省点心,常常忽视他们的存在。没想到因此伤害了孩…  相似文献   

6.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很平常的事,可君君小朋友开始几天并没有哭,这两天却哭得很厉害。今天早晨,她在门口又哭得很伤心,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很着急,不断地问她:“你为什么哭,能告诉妈妈  相似文献   

7.
老师想你了     
我们小班的明明是个非常聪明乖巧的孩子.每当老师教小朋友一些新知识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学会;每当老师分发玩具时,一些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希望快点拿到,只有他规规矩矩坐在那里等;每当老师教一个简单动作时,有的小朋友学得很慢,可他却能很快学会,而且做得很到位.就是这么一个人见人爱的小朋友,却不喜欢来幼儿园,他经常两三天不来,即便来了也不和小朋友玩,还时不时哭着找妈妈.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不厌其烦地重复那句话:"别哭了,明明最乖了,等放了学妈妈就来接你了."  相似文献   

8.
琪琪是个乖巧、听话、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的小女孩。近几天却和以前判若两人,稍不如意就动手打小朋友。小朋友、家长都找老师反映。琪琪告诉老师:"是妈妈让我这样做的。"老师与琪琪的妈妈交换意见,琪琪的妈妈却十分高兴地说:"琪琪是独生女,如果太软弱,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干大事?"对此,您有何感想,会如何处理呢? (河北吴雅琴)  相似文献   

9.
黄子夏是上一级小班留下来的小朋友,按说入托时的紧张心情应已过去,可她每天早晨来都是双脚跳着哭,双手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手,嘴里不是嘟嚷着说不喜欢老师,就是嘟囔着要跟妈妈讲条件,妈妈答应了她才肯放手。一天,两天,三天,她妈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经过观察,我发现黄子夏有许多优点,上课能集中精力,回答问题积极,和小朋友相处得也很融洽。每天我都及时地表扬她,并告诉她如果早晨来不哭老师和小朋友就会更喜欢她。可她每天早晨仍然上演着同样一幕。我觉得应该和家长深谈一次。谈后才知道,她妈妈对孩子的承诺总是不兑现,不管…  相似文献   

10.
案例分析浩浩是中班小朋友,他是一个爱哭的男孩:下棋输了,他会哭:老师批评他了,他会哭;没人跟他玩, 他会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会哭: 积木搭到一半倒了,他也会哭……总之,只要碰到稍不如意的事,他就哭。面对这个爱哭的宝宝,妈妈感到很烦恼。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把好吃或者好玩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是件很愉快的事。如果能在分享之前先说好"你拿多少,我拿多少",这样就更好了。因为,说清楚了就不容易产生误会,也就不会有人不高兴了。情景小故事:一大早,静静就告诉小朋友:"星期天是我的生日,妈妈要带我到郊外野餐,有谁愿  相似文献   

12.
感谢家长     
自由谈话时,浩浩(化名)小朋友问我:“老师,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烧?”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倒真把我难住了,我要在短时内给浩浩一个科学而正确的答案几乎不可能,怎么办呢?忽然想起浩浩的妈妈是医生。于是我就告诉浩浩,由于老师缺乏有关的医学知识,所以不能马上给浩浩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真对不起。不过浩浩的妈妈是医生,她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浩浩可以回去问妈妈。浩浩听我说完后有点失望地走了。  离园时,我写了一张便条给浩浩,让他带给他妈妈,便条内容如下:浩浩妈妈:您好!  小浩浩想知道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烧?可是我一时解…  相似文献   

13.
杨琳 《家教指南》2006,(12):25-27
洋洋是一个反应能力快,语言优势明显领先的聪明孩子,喜欢和小朋友老师议论和辩论一些问题,有什么话一定要一吐为快。但是在集体活动中,如果老师没能提问他,而提问了其他的小朋友并夸奖,他就会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我知道的比他还多呢!”老师只要表扬了他的朋友或周围的小朋友,他就会疏远朋友,并找出那些小朋友的缺点到老师这里告状。他的这种消极心理让妈妈感觉到了。有一天,我们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4.
捐款     
幼儿园要去儿童福利院慰问演出并让小朋友自愿捐款。有的小朋友准备捐5元,有的小朋友准备捐10元。强强的妈妈对老师说:“强强说捐的钱越多就越有爱心,所以他捐的钱要最多。”结果准备了50元钱。老师能收这50元钱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相似文献   

15.
保护动物这星期是“保护动物周”,幼儿园易老师对小朋友说:“每个小朋友都要做一件保护动物的有意义的事。”“做什么呢?”回家的路上,毛头儿一直低着头在想。他想到了亲密的伙伴——那条爸爸特意为他买的牧羊狗。回到家后,毛头儿先跑到阳台上的狗窝——是爷爷用废木板钉成的,像一座小房子。毛头儿伸手把狗窝铺着的棉花、碎布条拿出来,请妈妈帮助洗。还说:“要经常给狗换洗,注意卫生,不然狗也会得‘狗流感’的。”又不知在哪儿找了书本大小的一个纸盒子,毛头儿又拿剪刀,又拿胶水,一会就剪成一个汤盆形状的东西。毛头儿告诉妈妈,这是鸟巢,他…  相似文献   

16.
4月27日晴今天,老师说让我们做一件家务事。回到家我告诉了妈妈,妈妈一脸不屑地说:"就你,也会做家务?不给我添乱就好了。""哼,不信,你等着瞧。"我在心里嘀咕着。妈妈去上班了。说干就干,我卷起袖子和  相似文献   

17.
<正>不开心的豆豆开学两个多月了,几乎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状:"老师,豆豆打我!""老师,豆豆抢我的椅子。"每次问豆豆,他总是气呼呼地说:"我是个坏孩子!我不乖!你们快去告诉我妈妈呀!"今天快离园时,豆豆突然跟我说:"我绝对不跟爸爸回家,你叫他别管我  相似文献   

18.
从来不打人的宝宝打了人,是在别人抢了他的玩具,不还还打他的情况下/”的,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我若是赵老师,我要当着r宝的面批评克动手抢玩具的孩子,让他明白因为他先侵犯了别人,受到惩罚是应该的。然后告诉宝宝:打人是很野蛮的行为,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小朋友打人。爸爸就是因为不喜欢小朋友打人才让你教训一下他的,但是他不敢打你了,以后还会打别的人,我们想个好办法,帮助那些爱打人的小朋友改掉这个毛病好吗?宝宝一定会很高兴地配合老师.在班组里进行不能打人的教育活动,让小朋友通过讨论,明白随便打人的严重后…  相似文献   

19.
案例呈现:[片段一]中班老师组织小朋友们玩“丢手绢”的游戏。小朋友们非常积极。活动进展得很顺利。“丢,丢、丢手绢,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君君伴随者歌声将手绢放在小谦身后,随即跑开,小谦反应过来后马上跳起来迫赶君君。君君一开始跑得飞快。与小谦保持了一小段距离,几圈下来,君君体力明显跟不上,但是小谦仍然跑得很快。君君就在即将落座的千钧一发之际,被小谦给抓住了。这时,君君突然嚎啕大哭,抓住君君的小谦手足无措,游戏中断。老师安慰了君君,君君停止了哭泣,但不愿再参加接下来的游戏,只是坐在小椅子上围观。老师进行了几次邀请,皆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0.
闲聊时谈起小朋友的稚语拙行,同事告诉我一件趣事:她早晨去教室时,手上捧的一大叠书全掉到地上,有个小朋友见了忙跑过来帮着把书一本一本拣起、叠好。她转身想走时,那个小朋友突然叫起来:“老师,你还没有谢谢我呢!”听了同事的讲述,我不由得笑起来,心想那一定是个调皮机灵的小家伙,哪有向老师要“谢谢”的。然而,从这个小朋友的话里,教师是否该想到点什么呢?倘若是老师帮小朋友做了一件事,如帮小朋友系鞋带,他若不声不响就走,老师定会把他喊回来:老师为你系鞋带,你该怎样?末了还不忘提醒一句:要做有礼貌的好孩子。可小朋友为老师做了一件事,却得不到一声“谢谢”,这公平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