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柳青 《湖南教育》2010,(11):48-48
5岁的林林问:"妈妈,什么叫吃苦呀?"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略带苦味的食物,让孩子来尝尝,孩子说:"好难吃。"过了两天,孩子感冒咳嗽了,妈妈让他吃带苦味的中药水,孩子说:"好苦,我不要吃了。"妈妈说:"不行!你得喝,要不然你就得接着感冒继续咳嗽。”又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带孩子去乡下住了几天,“吃不好、没有玩具玩、没有画书看”,一轮“苦”下来,孩子懂事多了。  相似文献   

2.
刘妍 《现代语文》2004,(11):34-34
在人类所品尝的诸多滋味中,“苦”大概是最复杂内涵最丰富因而最富有哲理的一种味道了。人的味觉器官对苦的排斥性恐怕是先天的,譬如给一个婴儿吃苦药,往往会遇到最强烈最原始的抵抗。而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凡是沾上“苦”字的词。大都是苦难而低沉的:经受艰辛叫“吃苦”;无依无靠叫“孤苦”,身体或心灵极不好受叫“痛苦”……。佛家语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儒家语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建制至今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自考事业由一棵幼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成就卓著。站在自考看自考,事业不断发展,可喜可贺;但跳出自考看自考,无论是改革的步伐,还是运行机制,仍程度不同地存有滞后现象。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受高校扩招、成人高校招生门户开放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生源渐次滑坡,自考事业发展不同程  相似文献   

4.
自我定位是关键一般而言,影响自考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许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自考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环境看气派,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其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一些自考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自己明明已看好某个…  相似文献   

5.
自考感悟     
张洪刚 《现代教育》2004,(10):54-54
我是一个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使我与大学校门失之交臂.但我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凭着对知识的渴求,我踏上了漫长的自考之路,并于去年6月份取得了英语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书。回首漫漫自考路,使自己真正体会到自考的艰难,自考毕业就好像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檠。自考之路虽然坎坷,但是自学之果却是甘甜的。自学虽苦,但乐在其中。数载自学,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自己虽然付出了很多,但绝不后悔,因为自考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使我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在参加自考的同时,我遨游书海,勤于笔耕,成了一名业余的“文字操盘手”并小有收获:习作《跛脚踏出自学路》获《高教自学考试》杂  相似文献   

6.
说“苦”     
人们常说人生五味:苦、辣、酸、甜、咸。“苦”字当头,统领了生活中的各种感触。苦有苦的独特之处,没有苦做参照,就衬托不出其他多种多样的滋味了。至于“苦尽甘来”等则一步步从味觉领域提升到人生境界了。我自小与苦做伴,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在也就不怕吃苦,甚至颇爱吃“苦”。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熟悉的几种“苦”。  相似文献   

7.
蔡波 《中国德育》2004,(6):36-36
俗话说“吃得苦中劳,方为人上人”;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吃苦,是成功必经的过程,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埋头苦干、勤劳苦作、寒窗苦读、刻苦磨炼;如果不经过苦读、不经过苦学、不经过苦练、不经过苦磨,是不能成功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吃苦就是吃补。  相似文献   

8.
谈挫折教育的几个原则市教育局教研部德育研究室闵乐夫自觉自愿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我要吃苦”和“要我吃苦”应结合起来,体现德育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挫折是一种劣性刺激,给人的感觉是苦的,包括饥寒之苦、有一定难度的劳作之苦、经受一定程度心理考验之...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 师:(板书课题)仔细看这个课题,课题中讲到了两个人物,你看出来了吗? 生:大作家、小老师。 师: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萧伯纳是一个"大"作家?请用横线画出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促学与考核是自考制度的两个基本功能。过去的三十多年,以获取学历为主要目的的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考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其功能重心逐渐从考核转向促进个人与团体的业余学习、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变迁。当前有必要重构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系统,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以服务"业余学习"为重心的自考制度社会助学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朱广涛 《现代教育》2004,(10):53-53
自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以母亲般宽广的胸襟接纳着千万名莘莘学子,又以严父样的考核,培养着自考追求者。我是一名特师毕业生,紧跟时代潮流,挤身于自学考试的客船,我把自学考试视为生命的新航线。1989年我以479分高分被省属师范——昌乐特师录取。1992年我毕业回家乡小镇教书,正是在这艰辛环境中我的意志更坚强了,养成了刻苦自学的习惯.使我坚信通过自学考试去开拓美好明天的信念。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参加自考是辛苦的也是幸运的。自考的辛苦在于我们这些所谓的“学生官”,白天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随时去干一些系里安排的工作,温习自考课程就只有利用晚上和业余时间进行。那种挑灯夜读的日子现在想起来颇有一番苦趣。  相似文献   

13.
罗文平 《现代教育》2005,(11):103-103
距离自考生涯结束已有七八年了,我的处境与那时相比也有了天壤之别,但我依然时时想起自考的那段日子,想起其中的苦与甜。我深知,自考已成了我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抹不去的印迹,一段无法释怀的情结。  相似文献   

14.
长时间来,人们习惯于把学习看作是吃苦受累的活.诸如“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曾记得,我们的老师、长辈或同学的赠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长久以来,在这种苦学习的思想观念支配下,老师和学生都苦不堪言,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目前,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课程改革改什么?我认为,课程改革除了改革教材内容外,更重要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要加大自考条例宣传力度编辑同志:又到了自考报名时间,有许多年轻的朋友走上自考之路。但是,他们在实际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有的领导以年轻工人应先学好技术或是怕影响本单位的生产为理由,拒绝让其参加自考。我省自1984年开始了自学考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为...  相似文献   

16.
进厂后,我出也投入了那支浩浩荡荡的自考大军,以圆大学梦。说来惭愧,至今我还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外“马拉松式”的徘徊。看自考好友,或连连中的,一帆风顺,煞不羡慕;或蹒跚慢进,我也因此聊以自慰。然而,不管自考之路是平坦还是坎坷,去年自考办里的那一幕情景却至今历历在目,使我难以  相似文献   

17.
杨暖 《考试》2005,(12)
“自考故事多,一言难尽说,我也多磨难,我也动摇过。衷心感谢自学考试。激励我辈苦中取乐;我愿发扬自考精神,直面人生永远开拓!” 这首小诗出自于本文的主人公:李一军。作为一名文人,所以李一军将经历过得自考生活融入了浓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这 几 年 时 兴 吃 野 味 , 妻 闲 着 没 事 , 中 午 骑 自 行 车 到 城 外 农 田 的 田 埂 上 铲 回 一 篮 苦 苦 菜 。 晚 饭 时 看 着 妻 做 好 的 菜 , 我 不 禁 又 一 次 想 起 初 为 人 师 之 时 在 偏 远 的 乡 村 中 学 教 书 时 那 难 忘 的 岁 月 。   我 在 县 城 长 大 , 很 少 到 农 村 去 。 20岁 那 年 从 师 专 毕 业 被 分 配 到 河 西 中 学 任 教 , 以 后 又 被 借 调 到 离 县 城 百 多 里 地 的 一 所 乡 村 中 学 。 当 时 学 校 还 在 距 公 路 十 几 华 里 的 村 子 里 , 交 通 十 分 不 便 , 下 了 班 车…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孩子需要吃苦的锻炼,却没有吃苦的机会;父母希望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又怕孩子苦着、累着;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却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吃苦教育不只是一种形式,怎样让我们的孩子能吃苦、  相似文献   

20.
有过自考经历的人,大多数都认为自考很难、很枯燥。确实,自考的每一门课程都得“真杀实砍”细细准备,自然不如看一场电影、品一杯香茶来得潇洒、自如了。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自考变得既轻松愉快、又“果实累累”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就是把自考融入多彩的人生,让自考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