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八旗和绿军没落的叙述,到湘军和淮军由镇压太平军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使得一大批军功官僚走上前台,执掌一方成为督抚(总督、巡抚),为督抚专政创造了条件,使得督抚专政成为近代军阀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督抚制度形成于明代,发展和完善于清朝初年至中叶。鸦片战争以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地方督抚的权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可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政治、军事势力。清末督抚势力的崛起是形成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了19世纪后半叶乃至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戴鞍钢教授: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一些汉族督抚大员崛起,对当时及以后的政局有深刻的影响,是晚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我们这次讨论课的议题。按照我每次上课的惯例,首先要向各位扼要地介绍海内外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因为这是开展学术研讨的前提,只有清晰地了解前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因清廷始终奉行"外交在外"的政策,地方督抚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对外交涉权限。广东作为清朝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其地方督抚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在清朝外交体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选取广东地方督抚这一典型,通过梳理两广总督及广东巡抚不断扩大的外交权限:监管口岸通商、处理通商案件、处理教案、订约、换约、租借交涉、华工交涉、筹议设领事、边界会勘、司法交涉及矿务、铁路等诸多方面,指出晚清时期广东督抚交涉权限的演变特点,分析产生这种权限扩大和权力下移的深层原因,即是传统观念及制度的影响、西方列强的入侵致外交事务纷繁及督抚个人才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而总结督抚权限的演变为清廷中央政权的统治所带来的利与弊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通讯手段落后,清代在任何督抚死亡后到朝廷得到消息任命新督抚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这就形成了"死人督抚"现象.钱实甫的<清代职官年表>较之<清史稿>的职官年表为好,已为学界所公认,但在一些督抚的死亡日期上仍不可避免地重蹈了<清史稿>的覆辙.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7,(9):106-111
自明治维新后,日本佛教陆续向中国输送大量僧人;而此时总督和巡抚逐渐权力增强,能对清政府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日僧来华势力壮大,督抚认为其在华布教将危害中国地方司法主权和稳定,由于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并未清楚地认识到日僧的政治目的以及潜藏的军事威胁。随着中国外交理念和外交方式的近代化,督抚们抵制日本政府攫取日僧在华传教权的企图更加坚决,最终推动了清政府在对日交涉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7.
清季督抚幕府改制与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督抚幕府是近代中国地方政治的中枢,在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咸丰朝太平军兴后,督抚幕府作为清代幕府制度的重要层面,在机构组成、职能、人事任用诸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大突破了清幕府制度的原有框架,孕育生长了以督抚为中心的新生幕府官僚体系,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领域拥有空前的控制力,实为近代地方行政体制演化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交涉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是在对外交往的新的环境和列强压力下出现的,也是对原有的朝贡体制下形成的地方交涉制度加以变通的产物。正是这种新旧制度的结合诞生了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各省督抚的对外交涉体制。它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制度变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明代政权职能调整重要措施的督抚制度的确立,近年来在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从已发表的论文看,以往的研究多着意于纵向论述,而对督抚制度确立后整个明代政权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明代地方权力结构的层次划分问题,或略而不论,或语焉不详。本文试图从明代权力结构分割——集中——分割的发展背景出发,对明代总督、巡抚的设立背景、职权以及督抚加系宪衔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进而对督抚制度在明代政治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老师和朋友。  相似文献   

10.
清朝末年,清政府深受内忧外患。地方督抚的权力开始膨胀,打破了清初的绝对皇帝权威,他们开始对旧有的武举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武举的存废问题上与清朝中央势力展开三个阶段的争夺:其一,督抚上奏,谨慎处理;其二,危机重重,有效采纳;其三,困境革新,废除武举。最终,清政府在地方督抚的强烈要求下废除了武举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清初汉军旗人督抚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初的汉军旗人督抚为研究对象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 ,分析了汉军旗人—满汉融合的“混血儿”,在清初所起的历史作用——即成功地充当了满汉民族融合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行省最高权力中心督抚衙门的行政运作和结构演变,经历了从私人性质的非正式组织,至正规行政体制建构的重要转变,其过程至少应分为幕府、文案处和幕职三个阶段。其间,文案委员和文案处的出现与发展,经历了道咸同光四朝,显示了清季督抚权力上升、中央控制力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过程表明,清末政制的转型,绝非单纯移植西方制度,而是在社会变动与实际需求内在潜因促动下,逐渐突破旧有规制束缚,部分借鉴原有体制中的其他形式,以表达新的政治诉求,不断导致职能转变与内容更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前后 ,地方督抚权力不断增长 ,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能够左右清廷政局的政治力量。晚清督抚不仅积极倡导新政 ,参与新政决策 ,还对科举制度的废除、君主立宪制的推行等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形成“督抚新政”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央权威和政治信誉的下降 ,而地方督抚较之中央具有更多易于变通的因素 ,加上因民族危机、统治危机而产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了督抚自身思想的转化 ,使其对清末新政的领导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湘军是以曾国藩为首的军阀武装,是为镇压农民革命而兴起的。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晚清的政局: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同时也造成了汉族地主政治势力崛起的契机。另一方面,又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从此满、汉统治者之间的势力对比起了显著变化,地方督抚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相似文献   

15.
督抚参与外交活动是晚清外交体制中特有的现象。为了交涉的方便,各省大多成立了督抚管辖下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如海关道、洋务局(处)、交涉局(司)等。研究这些机构及其活动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近代列强对中国的渗透和侵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对这些机构的研究还很薄弱。了解既有的研究成果,是作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晚清地方官僚体制历史演变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以后,清代地方官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官僚体制逐渐被新的制度因素所替代。从咸丰朝初年至宣统年间,在原有地方正式职官体制之外,各省逐步形成了以督抚个人为中心的新生地方官僚体系,造成地方政府的机构组成与人事管理制度皆发生体制变革。这一地方官僚体系担当起了主管地方新政事务的责任,代行了近代地方政府的诸多职能,同时也为民国初年各省自治运动与地方军阀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晚清各省的防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晚清各省防勇的发展演变情况,说明防勇已成为晚清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战争和地方治安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它的发展,还随之出现了各省的军政和后勤机构,这是晚清地方督抚权力扩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晚清“巡警军”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以1901年编练巡警军的上谕为清政府创办警察的起点,实则巡警军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警察。它源于晚清的兵制变革与治安观念的转换,但清廷对其规制并无明确计划。由于督抚理解不一与地方情形各异,各省编练时,有的军事色彩浓厚,有的将之办成近代意义上的警察。清廷赞同后一方案,从而走上建立近代警察制度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明清督抚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督抚制度是明清两代独有的地方政治制度,迄今为止,不少学者认为,明代督抚是“因事而派,事毕而返”的临时性地方官员,直至清代才成为固定设置于一方的最高地方长官——封疆大吏。《清朝文献通考》的编撰者说:“明之巡抚多寡无定,有一布政司之地多。至数巡抚者。有事则设,无事则罢,但为持节奉使之臣。”清末人郭松焘指出:“终明之世,以十三布政使为定员而总督、巡抚或分或并,或设或罢,大率与兵事相始终。”这些观点一直为今人所沿用。中国人民大学戴逸先生主编的《简明清史》也以为:“督抚在明朝是临时派遣的,清朝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台湾学者朱沛莲先生在其所著《清代的总督与巡抚》一书的序言中认为:“有明一代以三司官员负责各省庶政,刑名,兵马事宜,嗣后各地发生变化及边疆多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企业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分析,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内容,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