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对人类影响的一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武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人类了解其生息环境的需要,所以地理课远在17世纪中叶就被认为是教育的基础课。现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地理课列入中、小学甚至大学的必修课程。 由于地理研究的范围既有物质世界的规律又有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其位置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又因为研究地理必须借助数、理、化、生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及现代科学的成果,反过来地理学又为上列各科提供宏观世界的认识,所以,中学的地理教育实质是联系各科的枢纽。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地理课中很少有人提出要加强历史地理学的教学,而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地理课教学的实践需要看,历史地理学在中学地理课中的渗透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学地理课中如何进行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呢?对“地理”进行历史联想;历史地图的运用。为此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参加历史地理学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地理学在中学地理课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地理课中很少有人提出要加强历史地理学的教学,而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地理课教学的实践需要看,历史地理学在中学地理课中的渗透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学地理课中如何进行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呢?对“地理“进行历史联想;历史地图的运用.为此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参加历史地理学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阐明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世界和中国各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地理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课是中学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学好地理课,可为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但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人文科学。特别是当前地理学更趋于深入研究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凸显人文科学重要性。中学地理课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本文在主要在对中学地理教学当中所富含的人文内容进行了充分挖掘,对中学地理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方面的渗透培养进行了研究,旨在教学中不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但是在许多贫困欠发达地区,教育缺乏公平,城乡差距大,地理专业教师奇缺,考试评价制度不完善,特别是中考不考地理,导致所以许多学生还有领导都把地理学科看成是副科。刚上初一的学生也就普遍认为地理学科是副科,学不学都可以,甚至认为教地理的老师也是次等教师。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我认为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制度入手,进行改革,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在农村中学的教学感悟,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小学地理课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也是一门知识性、实用性、工具性很强的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地理也是极好的教材。它包含丰富的地理学概念、地理常识和基本技能。要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教学法,还要有较熟练的绘图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学□张来友(郑州教育学院)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了环境教育,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大纲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中学地理课德育渗透的内容从地理学的具体内容出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际意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地理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最强烈的学科之一,特别是《中国地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为知识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为一体,对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学好地理课,可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地理学...  相似文献   

11.
地理知识是人类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也是中学文化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有着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作用。因此,地理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当今,世界上文化科学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注重中学地理课的设置与教学,并为之建立起现代化的地理教学设备。就连我国行将恢复主权的香港也规定中学必须有专用的地理教室来进行地理课教  相似文献   

12.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学科。在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四重四轻”,即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结果教师越讲越乏味,学生也越听越无趣。整个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各行其事,地理课变成了真正的“负”课。国家教育部《地理课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英国地理教科书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一直是比较重视地理教育的国家,在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以及对地理教科书的研究方面都比较成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英国的中学地理课单独设置, 并于1991年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国家地理课程》,把地理列为十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20世纪英国的中学地理教科书不断变化发展,日趋完善,其中很多观点和理论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充分运用地图,是学好地理课的关键诸城市教研室臧运卿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地理教材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要求是,阅读地图、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充分运用地图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区域地理学在中学地理教育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新区域地理学是近年来刚产生的一种新理论,尚处于研究阶段,国外已有不少关于新区域地理学的论著,在国内却颇为少见。但作为一种地理学新理论,其顽强的生命力逐渐展现,正逐步扩大其影响,并日益渗透到中学地理新课改之中。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理是一门古老而博大精深的科学,是中学课程中最贴近大自然的一门学科,中学教材中许多地理知识来源于自然,许多地理现象都产生于大自然。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对祖国无限忠诚。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首先就要使他们全面地了解祖国,正确地认识祖国。中学地理课恰好能够通过介绍祖国的风土民情及其变化,阐述在利用、改造、保护地理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所走进的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90):120-121
<正>地理学是一门旨在描述地球表面区域特征,进而揭示地球事物出现、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地理教育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又可以对国际教育、环境与发展教育作出重大贡献。中学地理教育应密切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决  相似文献   

18.
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侧重研究人文地域系统的学科。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具备较高的人文地理业务素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学地理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本文着重从中学地理教育(以高中地理为例)与人文地理业务知识紧密联系入手,谈谈提高中学地理教师人文地理业务素质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那么该如何上好地理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中学地理课不是一门主要的学科,引起不了学生的重视,而且又是一门文科,对于那些爱好理科的学生更是不屑一顾,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考科目取消地理后,原来被视为“副科”的中学地理课的处境更为艰难,甚至有人形容“中学地理课到了近于崩溃的边缘”。中学地理课、地理教师在一些学校领导及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迅速下降,有的学校在教师工资待遇、奖金、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压低地理教师。中学地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帅到位率低,流失严重。如果说目前我国中学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