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亚丽 《现代语文》2007,(11):116-118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凯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黄平、施秉、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台江、剑河15个县.  相似文献   

2.
清水江,史称"苗河",是贵州第二大河,发源于黔南州都匀市附近的斗篷山,经黔东南州下司镇流入凯里、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于天柱县瓮洞镇入湖南,再流入沅江,注入洞庭湖.  相似文献   

3.
清水江,史称“苗河”,是贵州第二大河,发源于黔南州都匀市附近的斗篷山,经黔东南州下司镇流入凯里、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于天柱县瓮洞镇入湖南,再流入沅江,注入洞庭湖。千百年来,这条江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2001年,国家大型水电项目三板溪水电站在其下游开工,打破了这条江亘古的寂寞。清水江的两岸悠久的古城、村寨和遗留下来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思索。清水江民族节日。下司镇民族节日繁多,特别是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四的苗族芦笙节最热闹。节日期间,人们对歌、跳芦笙舞,同时开展斗牛、斗鸡…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黄平、凯里、台江、施秉、雷山等地,在苗族社会内部,苗族人民对于解决纠纷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黄平县的《汤粑理词》是一例证。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西部方言,主要是指受苗语黔东中部方言、北部土语(简称黔东南苗语)影响的汉语地方方言。这一地区包括丹寨、麻江、凯里、雷山、台江、剑河、施秉、镇远、黄平等市、县以及毗邻地区的都匀、福泉、瓮安等。 方言区域的划分往往是相对的,其中难免错综复杂的情况。比如上述地区就可进一步划分出以凯里、镇远、黄平、丹寨为代表的几种方言土语,进一步辨析,我们甚至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其中的复杂变化甚至可以多到数不胜数。但是,求同存异,研究中我们往往需要从问题的规律入手,尽可能提高研究成果的普遍性意义。对上述地区方言语音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各地各类方言土语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即声母、韵母状况大同小异,仅声调有所差异。这种共通性与其同受黔东南苗语的影响有关,因此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方言区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1942年春至1943年夏,黔东湘西交界地爆发了一场以“抗兵、抗粮,推翻国民党政府”为主要内容的暴动。苗、侗、土家、双各族群众20000余众参加,涉及到湘西的洪江、虽界、武冈、黔阳、晃县(新晃)、辰溪、凤凰,黔东的松桃、江口、印江、石牙、铜仁、玉屏、岑巩、镇远、三穗、黄平、炉山(凯里)、雷山、剑河、台江、天柱、锦屏、榕江等地,歼灭了两个保安大队,深重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在黔东湘西的反动势力,杀死一些县、区、乡官吏。国民党反动政府血剿了十个苗村侗寨,焚毁了数以千计的房屋住舍,杀戮了数以万计的暴动者和无辜群众。这一…  相似文献   

7.
贵州北部方言侗族文化核心区位于贵州清水江流域,地处汉儒文化与苗侗文化的交融之地,有内涵丰富的北部方言侗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质。通过实地调研期望能构建起以锦屏为中心,以天柱为东翼,以剑河、三穗为西翼的北部方言侗族文化圈。在这个以侗族文化为主,汉族、苗族等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并存的文化核心区域里,文化中心点锦屏的清水江文书源远流长,文化圈西翼的剑河、三穗的九寨侗乡古朴秀丽,东翼的天柱以家祠文化闻名于世,整个北部方言侗族文化核心区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在北部方言侗族文化核心区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其旅游发展措施可着重从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调动民族地区人民积极性、发展民族教育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根据1990年统计,全县总人口为18.1万,苗族占55.6%,侗族占33.4%,汉族占8.7%。汉语方言是剑河县汉族群众使用的语言,其他各族同胞一般也通晓并在许多场合使用汉语方言。剑河汉语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与黔东南州的镇远、三穗、天柱、雷山、锦屏、榕江等地以及铜仁地区的玉屏的方言同属于一个次方言黔东南方言。  相似文献   

9.
清代黔东南苗疆范围大致包括今榕江、三都、丹寨、雷山、台江、剑河及其邻近地带,这一地区雍正朝开辟前向为"生界"。雍正年间,鉴于西南边疆形势变化,清廷在此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行动,设置了"新疆六厅",为巩固统治,避免文化冲突,朝廷在此推行了教化为先,学校为本之策,对黔东南苗疆,乃至西南边疆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丹寨南皋三湾一带凯里组下部绿黄色页岩、钙质页岩中宽背虫(Bathynotus)的发现,为其下部Bathynotus holopyg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带提供了化石依据,使南皋凯里组这个命名剖面的三叶虫生物地层更为完善;与Bathynotus共生的有Protoryctocephalus Chow in Lu et al.,1974a,Ovatoryctocara Tchernysheva,1962,NangaopsYuan et Sun in Yin et al.,1978,与剑河八郎凯里组基本相似,为剑河八郎凯里组及西伯利亚有关地层对比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明清两朝在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云集了大片宗祠建筑群,尤以天柱、锦屏两县居多.两县在明清时期均为木材贸易繁盛地,两县木商从木材贸易中获得较多的银两,为修建宗祠提供了经济条件;同时,清水江流域各县历来有重教传统,人们普遍恪守“有子不教子孙愚”的古训,所以,作为教育族人重要场所的宗祠,普遍受到以木商为代表的当地民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黎平、天柱、榕江、从江、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区及石阡县等地区,与贵州毗邻的湖南、广西、湖北等地也有分布。贵州侗族人口288万人(2000年),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9.72%。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极少单家独户。鼓楼与风雨桥,是侗族村寨特有的标志。每座侗寨都是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有侗寨就有鼓楼,一般一个族姓建一座鼓楼,大的村寨多达四五座。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靠卯榫衔接,综合展示了侗族精妙的民间建筑技艺。鼓楼作为侗族社会政治文化中心,具备侗寨议事、集会、娱乐、休息等诸多功能,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黔东古为荆楚黔中,属湘、黔、鄂、渝、桂五省(市)边境内的武陵地区。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就坐落在黔东的印江、江口和松桃三县交界处。发源于瓮安的舞水和发源于都匀斗篷山的清水江等大小川流由西向东经黔东而出湖南汇入“古沅水”,最后注入洞庭湖。洞庭湖及其西南广大地区,即武陵“五溪”地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贵州文明文化的最早源头。特别是原属湖南会同的天柱、锦屏是七千年前的炎帝神农之故里,是伏羲、少嗥、颛顼、吴回和共工等古代帝王和英雄豪杰的最早家园;是中华龙风文化、白陶文化、中华天文历法、中华易学、中华文字和冷兵器等的原发地。  相似文献   

14.
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锦屏林业契约文书发现的过程,并对锦屏林业契约文书进行分类,分析锦屏林业契约文书产生的发展的背景,说明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是清水江流域林业生产关系和早期资本主义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5.
在青山河的上游 ,连绵不断的群山环抱着一个富有诗意的苗寨———“麻拐滩”。这里地处凯里、丹寨、雷山三县市的交界 ,这里的教学点也就有了凯里、丹寨两县活泼的山里娃。现已三十八岁的“孩子王”吴兴荣就是以大山崇高的风格在这里默默地“燃烧”着自己……  青山麻拐滩教学点是一所二级复式学校 ,连接山外世界的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山间小道和一条昼夜潺潺流淌的小溪。这里不通公路 ,庄稼人供不起子女读书 ,公办教师嫌这里太偏远了 (从青山麻拐滩教学点步行到舟溪小学将近要 3个小时 )。 1 981年 9月 ,1 8岁的吴兴荣初中毕业了。教了五年…  相似文献   

16.
由于异常频繁的林地产权复杂转换关系,使得清水江下游出现了大量以古旧土地、山林、木材、房屋等财产买卖和租佃为主的契约与合同文本,现今被学者称为"清水江文书",且被当地少数民族较为完整地传承与保留。本文以清水江文书中"天柱卷"的俗字为研究对象,对清水江文书、俗字来源及定义进行概述,并以清水江文书"天柱卷"中的数词俗字弍、叁、肆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侗族     
秦汉时期,侗族起源于"骆越"部落。秦晋以后,"骆越"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在,侗族主要分布在规则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  相似文献   

18.
清水江流域的河道运输起源很早,明清时期是一个鼎盛时期。许多港口兴建,如锦屏港、剑河港、瓮洞港、远口港。这些港口的兴起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运输的物资也从单一的贡赋运输变成更加丰富的商品运输,其中最主要的是木材运输。木材交易有着自己的交易规则,当江制度和江步制度都是具有很强烈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木材交易的一个习惯法。河道运输的运输价格以木材运输为典型,决定其运输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运输距离与运输物资的数量。清水江河道运输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了解其发展的过程可以窥探出该地区人民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19.
清水江文书,又称"锦屏文书",目前在清水江流域各县民间还存有30余万份,契约文书本身是清初到民国林业商品经济的体现,但苗族侗族群众使用汉字书写林业契约文书,乃是吸取先进汉文化的重要过程和明显标志。清政府对清水江民族地区的教化措施及文化的普及在其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巫蛊信仰在清水江流域广为盛行,这种信仰受地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严重影响该流域的婚姻结构和村落秩序。贵州省清水江流域苗族聚居地三穗ZT村的社会生活长期受"酿鬼"文化的制约,从文化场域视角解读巫蛊信仰,有助于学者更深层次了解当地的运作机制和社会结构,利于当地社会文化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