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贵超 《高教论坛》2007,(5):135-138,141
地方性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存在着流动和流失的现象,特别是"隐性流失"的现象,给地方性高校师资工作造成困难,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多方面论述造成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隐性课程资源是"4R"课程模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课程资源是课程模体建构的关键,因而"4R"课程模体对课程资源中流失的隐性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呼吁也越来越强烈。隐形课程资源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对教学中出现的"干扰"的处理不当;对教学情境的忽视以及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缺乏。为促使"4R"课程模体的建构,本文主要从干扰、对话、情境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师资源流失现象已成为当下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共同面对的话题。本文对幼儿教师资源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为防范和改善此种现象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区深入开展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课程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属于隐性的,如,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在互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小结过程中的反思以及教师对开放题的设计等,则是蕴涵在教学过程中的,均属于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把握时机,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隐性资源,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教师“隐性流失”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贤娟 《考试周刊》2009,(30):10-11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一直都是农村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给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教师“隐性流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教师的在职学习型隐性流失已成为高校教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在职学习型教师隐性流失的概念内涵及原因分析入手 ,探讨了遏制在职学习型教师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以往的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相对容易开发的显性课程资源方面,而有着巨大教育价值的隐性课程资源则往往被忽略.本文就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成性课堂资源、学生家庭氛围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等4个隐性课程资源来源做了一些尝试和体会,并以案例的形式作了剖析.同时,强调了教师在开发和利用隐性物理课程资源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把教育学中的“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引介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隐性课程因素,并对如何开发、利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进行初步探讨,此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人文化、资源化的教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仅局限于校内外一些显性资源上,而大都忽略了校内外许多可利用的有价值的隐性资源。结合几年来新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过于注重教师的社会性、工具性等显性的价值,而相对忽视教师作为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产生的隐性影响。其实,教师角色的隐性价值要远远大于其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的价值。教师隐性价值的存在既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在传授显性知识时不由自主彰显的一种力量。把教师视为一种隐性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教师的价值,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加注重教师自身所具有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师自身所具有个性的、动态的隐性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这就需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环境性隐性课程、实践性隐性课程和研究性隐性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锻炼,通过多种渠道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这就需要充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环境性隐性课程、实践性隐性课程和研究性隐性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锻炼,通过多种渠道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进行多元整合、挖掘、提炼,形成重要教学积极因素,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有重要帮助。整合课堂教学隐性资源,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科学分组、捕捉生成、联系实际,能够深度挖掘课堂教学隐性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隐性流失是指高校教师人事隶属关系与其精力分配发生错位,教师将主要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兼职上,弱化本职工作效率的一种行为。隐性流失较之于显性流失更具有隐秘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它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学校凝聚力。为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教师隐性流失,提高教学质量,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教师团队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资源,大学生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包括信息化学校环境中的隐性课程资源与动态生成的隐性课程资源.它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完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加强物质载体的建设、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开展校园信息文化活动等多种渠道对大学生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通过对隐性课程资源含义的阐述,分析出其对高中生物学课堂的重要性。以此为依据,分析如何运用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从“课程资源”在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项重要理念提出来之后,教师就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积极开发和利用资源,以服务自己的教学。然而,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显性课程资源(如文本、社会生活、自然乡土、网络等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隐性课程资源(如课堂生成等资源)的把握和利用。那么如何利用课堂生成的隐性资源呢?  相似文献   

18.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多种隐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为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地展开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学生思维开发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师对教材文本、学生生活、教学生成等隐性资源的开发,对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兰 《教师》2009,(15)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是教师时课堂中隐性课程的认识、产生效应的反思和对其各影响因素的调整、控制,包括物质环境、教师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等很多的因素.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意识的培养和转化是使课堂教学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