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开展德育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阵地。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班级生活中,增强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和帮助,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契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逐步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教学工作的新问题,教师应该知难而进,切实地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师范学校的崇高职责就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怎样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育人的整体效果呢?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围绕教书育人这个课题,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德育工作有许多方式方法,但主渠道是将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以对学生进行启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但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的德育功能。平时学生往往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由于课堂教学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用心挖掘数学中蕴藏的德育因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做到有机结合,协调统一,让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如春雨润物般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对德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要着力培养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他们的威信,德育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职业院校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都放在了较重要的地位,教书先育人的理念已在广大教师心里扎了根。各位老师、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都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把德育课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但一些职业院校把德育工作只注重形式,并未追求效果的现象也同时存在,本文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领导重视、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主动教育以及渗透教育等一些思考,作为个人观点拾遗补缺、抛砖引玉,供各位同仁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8.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师范学校的崇高职责就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怎样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育人的整体效果呢?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围绕这个课题,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探讨的目标在实施德育的诸途径中,各科教学是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高校 ,采取相互渗透的方式 ,将“双育”渗透于多方面队伍、“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与管理之中 ,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 ,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依然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而且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对于专业课任课教师来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将德育工作有机地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做到在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笔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对德育渗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宗有明 《课外阅读》2011,(3):103-103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新形势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我们现在培养的大学生都是21世纪各条战线的主力军,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决不会是自发的,必须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高,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重要途径,以施教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主渠道,是其它渠道所不能替代的。人的素质分为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协同构成…  相似文献   

14.
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1.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办学方向要求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更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需要学校长期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与示范引导,帮助其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优良的思想道德索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54):33-34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渗透德育。基于此,本文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师范学校的崇高职责就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怎样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围绕教书育人这个课题,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探讨的目标在实施德育的诸途径中,各科教学是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课堂教学是学  相似文献   

17.
王占明 《成才之路》2023,(16):37-4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决定了高中语文在德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文化素养。文章基于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对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工程,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人才素质的时代要求。在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就一所学校而言,需要学科教师、班主任、教育管理部门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全方位教育,多渠道渗透。其中理科教学渗透是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关怀。此外,课外科技活动是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依然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使命,应当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这就是说,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寓于知识传授之中。英语学科,教材是“洋文”,内容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