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大新《安魂》这部对话录,实际上是一个灵魂的独语,在深情的人生回忆与奇异的天国想象中,流露出其浓郁的父爱和宗教情怀。周大新的宗教情怀富有终极关怀、救赎色彩和人文精神。从中西宗教文化传统来看,周大新的宗教情怀具有应激性和动态性,还不够深远澄穆,然而,在当下文学语境和新文学传统中,《安魂》都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2.
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指“深入探究人类命运问题,渴望减轻人类苦难,并且恳切希望将来会实现人类美好前景的”一种终极关怀态度。沈从文的宗教精神包括基督教的爱的精神、道家精神和佛教精神。尊重人格、张扬人性是沈从文爱的精神的内涵;贵生命、重自然和尚远古是沈从文对道家精神的认同;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心灵自由和面向终极关怀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的感悟。基督教精神、道家精神和佛教精神互相融合,构成了沈从文的宗教精神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宗教学诞生以来关于宗教本质一直争论不休,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精神鸦片说"在影响我国很长时间后引起争论,吕大吉提出的"四要素论"虽得到较多赞同,但仍有可议之处。本文认为,宗教是在人类社会一定阶段存在着的对超自然、超人间力量崇拜和信仰的精神文化系统,它作为形形色色的终极关怀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翟晨曦 《教育》2012,(27):8
身在教育领域的人,大概有以下几类:一种是以教育为职业的人。职业的意义在于谋生,教育在他们那里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当然,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不能否认教育作为谋生手段的正当性。一种是以教育为事业的人。事业的意义在于建树,以教育为事业,那说明从业者是有在该领域中获得某种成就,取得某种突破的需要。在这里,就包含着对教育热爱的成分在里面了。一种是以教育为志业的人。志业的意义在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颇为著名。事实上,在西方美学史上,与此相似、相同或相反的主张不断出现,这表明审美与宗教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密的互涉性。本文认为二者的紧张关系缘于其视界的偏差,如果分别调整各自的视界,则有可能达到视界融合。由此,本文从西方生命美学、体验美学与现代基督神学的立场出发,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二者的共通性:一、均从生存本体论出发,关涉人之生命价值定向与意义追向;二、均企慕通过超越与生成的方式达到无限与自由;三、均要禀持神性尺度以自律  相似文献   

6.
《莆田学院学报》2018,(1):103-108
论述在当前"文化自信"的总体要求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有必要突出具体文学实践对文化重建的价值与自觉性,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血脉关系,引导学生重视文学兼容并蓄的多元多彩的局面,并从中挖掘民族文化精神的优越性,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的一生,中西兼修,耶儒会通.他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体悟到西方文化的独特精神.其宗教情怀不仅包括了对基督教的曲折认识和情感上的升华,还包含了对道家思想的推崇青睐和借鉴吸收,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赞赏与认同.林语堂的宗教情怀既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有关,又受到地域文化和时代社会的影响.其宗教情怀体现出他个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对时代精神风貌的具体写照.  相似文献   

8.
张炜、张承志、史铁生的创作追求在对人类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的基础上,超越了生命的孤独、焦虑和死亡。在物欲膨胀,精神匮乏的现实中,举起一面精神的旗帜,用理想和信念照亮困顿迷茫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10.
古代中国人从不把人和自然分离开来或相互对立,而是把人看作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审美领域我们将之称为“宇宙情怀”。这种“宇宙情怀”在传统山水美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也正是我国传统山水美学的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1.
综观历年来的高考考场作文,有不少考生选择历史题材,抒写“古人情怀”。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册上记载着无数凝结了人类智慧和情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那些闪烁着古人情怀的吉光片羽,成为我们作文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况且,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一书,顾名思义,是要站在现时代的观照点上,就我们民族的诗学传统作一点阐释工作,这既是现代人有关古代传统的一种理解,而亦体现了现代化文明建设对于开发传统资源的特定的期待。因此,在经过方方面面的考察之后,似乎有必要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托尔斯泰主义”理解为一个文学家以终极价值为参照,对人生意义所作的宗教思考的结果。它是一种直观的人生把握方式,因而具有对人生社会所作的超越把握的合理内涵,即在人生终极价值的关照中,使人性善的一面得到极大的张杨,为人生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精神路标。  相似文献   

14.
张惟祎 《云南教育》2008,(1):F0002-F0002
上世纪90年代末,当素质教育的曙光始现于东方的晨曦中,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建水县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吸纳当代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全县的校园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必将影响到我国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间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情况下,高校“两课”教育也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进行梳理。其中包括:①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跨区域文化的共同影响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③西主要宗教共产主义信仰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对自然的征服索取、强调人在自然中的独立和自由形成对比,中国文化作为一种乐感文化,其终极指向便在人与自然的亲合一体,即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21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陪同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在北师大二附中听课。应学生邀请,彭丽媛写书法"厚德载物",并送米歇尔。此举一时成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成为中美两国交往史上的趣事,也成为发生在当代校园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佳话。  相似文献   

18.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家的精神,又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包含着两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爱家情怀,第二层次是爱国主义情怀。大学思政教育可以通过课程增容、主题文化长廊、专题讲座、网络文化园等方式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来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一些外国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对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评价大体消极,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那就是在"亚瑟王圆桌骑士"传奇中所体现出来的在宗教思想笼罩下的个体人本意识的意义和价值:它是文化思想乃至整个意识形态渐变历程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20.
赵谦翔 《教师博览》2004,(10):22-23
我很庆幸自己是“晚熟品种”,这倒不是因为“四十而不惑”——真正能“四十而不惑”的怕只有孔圣人,而是因为我是在抵制了当官、出国等诱惑,经历了长期的“一不名”与“一名不闻”的历练后,在42岁时一夜成名。所以在我的心里始终有着一种幸运儿的侥幸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