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人们能够从网络上迅速获知当天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情,而这在许多报纸来说往往是次日的内容,报纸从业者们困惑:如何抵挡这些强势、快捷的电子媒体的冲击?笔者仅就上述问题做一点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2.
3.
4.
1987年,《中国青年报》先后推出气势恢弘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和好评。从此,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兴起,深度报道的报道手法逐渐成为新闻学和媒体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故事因素在报纸深度报道中的运用问题又是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笔认为,正确看待故事因素,巧妙地糅合对深度报道写作是大有裨益的,因而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雅典奥运会已经落幕,中国体育健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向世人展示了东方大国的泱泱风范,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奥运期间,与运动员优异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一些平面媒体以短搏长,力不从心的奥运报道。在奥运热潮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回顾总结,以期在四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有上乘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受众对信息渴求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传媒形式的不断创新,深度报道的含义也不断丰富。在我国新闻学术界,对于深度报道的研究颇多,笔者试图对深度报道的时代发展性——多媒体传播时代的深度报道的定义、改进空间和发展态势进行一番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信息的全球流动,扩大了人们关注的视野,国际事件可能瞬间在国内引起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应。从去年以来发生的伊拉克绑架华人人质事件,巴基斯坦袭击、绑架中国工程师事件,中国在阿富汗的施工队遭袭击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引起公众强烈反应的”苏丹红一号”事件,都是典型的国际新闻引起了国内强烈的同步反应。在涉华事件报道方面,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比较起来,有着许多劣势,但如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读者群对涉华国际事件的关注方向,选准自己独特的报道视角,地方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也能出彩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时代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它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意义、影响、发展趋势等。在数字化传播时代它又该如何发展呢? 现实传播环境: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 我国的深度报道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日益复杂化。新旧体制交替,新旧观念不断撞击,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收入分配不平衡等矛盾加剧。这一切复杂的社会现实使受众困惑,他们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为什么发生、意味着什么、与自己关系如何,于是有了深度报道产生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一提"周末版"人们总是首先想到的是休闲、娱乐、消遣.但认真读一读各级党报的周末版,又不难发现,它们都在以自己不同于正刊的选题、个性、风格积极参与新闻竞争,无不把深度报道作为拿手好菜隆重推出.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在传统的新闻“眼镜”中,深度报道应该是一种费时费力写就的大块文章,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考,这是一种适合读者在书桌边正襟危坐、费时费力阅读的东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数字时代,在追求阅读休闲和信息传播速率的市场背景下,传统的深度报道有改进的必要。 有没有一种阅读起来轻松愉快,而且适合报业竞争需要的另类深度报道?报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有。在这里我把它称为“有嚼头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近年来,深度报道这种新闻样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985年,中国一批青年记者开始突破传统的新闻平面化报道模式,首先在《中国青年报》进行了尝试。1993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作为深度报道的特定形式也开始“亮相”,引起了新闻界的瞩目。如今,这种报道形式已日臻成熟,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