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庄哲学是先秦道家哲学的代表,魏晋玄学是以解读老庄哲学为基础的,有学者认为其是对道家哲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玄学家们通过否定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体,因而在本质上是与道家思想相偏离的。重玄学者通过"双遣"的方法,超越了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实现了向先秦老庄哲学思想的回归,促使道家哲学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老庄的道德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道德的源泉之一,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是“贵柔”、“取虚”、“恬淡”、“知足”的思想,无疑从一个侧面满足了社会道德文化的需求,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的中小学德育中,传播儒家道德观的内容相对较多,渗透道家道德观的内容很少。从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出发,应进一步在中小学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有选择地、有序地渗透道家的道德思想。  相似文献   

3.
道家的黄老学派因"援道入法"而被称为"道法派",然而黄老道家在接受法家思想的同时,并不是对其进行全盘接纳,而是从道家理论体系出发,对其进行改造,以"道生法"的思想替代了法家"法自君出"思想,以"法宽刑缓"的主张替代法家的"严刑峻法"的主张,并引入阴阳学说对法家的"刑德"思想进行合理性论证,从而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苏轼以"平淡"为诗歌艺术的最高理想。其"平淡"并不是平易浅俗,而是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内蕴,在老庄辨证思想的基础上把万物的自然之形貌与体气之神理,"平淡"之形式与远韵之内涵结合起来。苏轼以老庄道家清静空明的胸怀观照万物,体现万物,创造出符合老庄道家思想最高艺术理想的"自然平淡"的意境,是"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的"绚烂之极"的"平淡"。  相似文献   

5.
<正>西汉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在儒家思想演变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德育体系,其德育目标理念丰富而深刻,对当代德育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董仲舒的德育目标可细分为政治、道德、法纪和思想四个部分。政治目标注重"三纲",道德目标倡导"五常",法纪目标主张对统治者任德不任刑、要求百姓遵纪守法,思想目标旨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民众自觉认同伦理  相似文献   

6.
李贽虽非道家人士,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李贽思想的道家内藏主要见于:李贽“童心说”内藏道家蕴涵,“童心说”直接受到老庄思想影响;李贽行为任性自然,传承于老庄悠然率性之本色,有道家风格;李贽思想的平等观,与道家学说如出一辙;李贽对传统封建统治思想的强烈批判,直接发扬了老庄的批判之风,他是道家批判精神的实际践履者;李贽大无畏的生死观不仅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过庄子“过隙人生”、“悬解”等理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老庄哲学是先秦道家哲学的代表,魏晋玄学是以解读老庄哲学为基础的,有学者认为其是对道家哲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玄学家们通过否定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体.因而在本质上是与道家思想相偏离的。重玄学者通过“双遣”的方法,超越了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实现了向先秦老庄哲学思想的同归,促使道家哲学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郭象是魏晋玄学的集大成者,其《庄子注》是借注解《庄子》来表达自家之意,是对《庄子》文本的创造性诠释。《庄子注》中的"自生"概念是理解郭象思想很关键的一步。本文通过对道家以前"自生"概念的梳理,进而发掘出郭象对"自生"概念的独特理解以及其哲学内涵。郭象将老庄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创造性地诠释为自生独化论,改变了道家一直以来以道为本的哲学,将一切都还原成万物自生独化的过程,批判地继承并且发展老庄哲学的思想,对于后世研究道家思想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老庄道家的教育心理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论述为学论与无为论;学习心理思想,论及学习的意义、过程、原则与方法;德育心理思想,探讨德育的过程、原则与方法;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因其"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学无忧"被误读为反对道德教化的老子思想,事实上有其自身的德育诠释,它以体悟"道"为根本旨归,崇尚"自然无为"的德育教化路径,保持"虚静守中"的德育心灵环境,主张"辩证思通"的德育思维取向,为当代德育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与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