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追求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价值追求,依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2010年的数据,对东、中、西部地区1在高中毕业生规模和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及其占全国的比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在高中毕业生和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占全国的比例方面均略有下降,西部地区有所上升,中部地区基本持平,同时男女生入学机会基本持平,说明国家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东、中、西部绝对数据差距依然很大。平衡地区间高校分布情况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城市学生相比很少,不仅体现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多少上,也体现在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层次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基础教育质量、高校招生制度等.文章认为应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当前,厦门市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源质量和师资配置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岛内外和校际差异,此差异又对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厦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从社会经济层面加快岛外经济建设、缩小各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加大力度弱化社会对高考升学率的过分关注,重视并加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努力;学校层面则应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利用政策之利谋求发展,努力探寻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还在深入,这一阶段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数量上的发展,即入学率的提高,它同时也意味着受教育机会的增加,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增加是否建立在受教育人口的性别分布、阶层分布、地域分布、城乡分布公平的基础上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笔者有幸于2001年到2002年间在美国攻读教育硕士,其间对美国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在考察中我发现美国大学灵活的入学机制是其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可以借鉴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中的公平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反而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由于社会排斥的长期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还非常显著。必须消除社会排斥的影响,通过改革不公平制度的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依然存在,但并不突出;从城乡、学校类型、学科门类等角度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则十分显著。而从目前来看,发展经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鼓励女性自立自强等是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我国已加入WTO,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教育机构既会在我国进行跨国办学,也会通过网络举办远程教育,传统的“围墙大学”将受到来自国内外“点击大学”等多种教育形式的强烈冲击,我国现行的招生制度、考试制度、教育评价制度、师资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等多方面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经过若干年发展以…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中的公平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反而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由于社会排斥的长期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还非常显著。必须消除社会排斥的影响,通过改革不公平制度的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和国际比较的方法,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角度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的相关数据,针对1999年的世界高教发展水平做了相应的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因素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扩张背景下,关于高等教育布局、高校教育任务和高校入学资格设计的国际策略是丰富多样的。在共通的文化逻辑和经典的职业教育理念支撑下,德国和瑞士对于高校入学资格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相似进程发展的:为积极回应教育扩张和分化的要求,科学地纳入了职业教育元素,促进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在纯粹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建立起混合路径,增强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性、规制性和融通性。然而,两国在高校入学资格的具体安排上有所不同:德国更加注重类型的包容性以及与高等学校类型的绑定关系,瑞士则更加侧重类型的平行性以及与中等学校类型的绑定关系。通过深入分析两国高校入学资格的制度安排,管窥职业教育与高校教育发展并重的德语圈国家,如何通过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分化实现职业与学术的跨界融通,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协同创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英国、德国、加拿大三国在新世纪出台或更新的国家资格框架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三个国家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除了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与工作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之外,新世纪的人才还应该能够认识到并善于应对知识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局限性,能够在复杂的和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和专业内外的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善于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合作,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提出的特定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内涵;解析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领导干部道德认知、领导干部道德情感、领导干部道德意志和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出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维系功能、导向功能、示范功能和约束功能。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极大地增加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但地区、城乡和阶层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的遏制与缓和,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上存在的缺陷与偏差是其中的关键性原因。为此,应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不断地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来积极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指明了方向。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历经东周以前的萌芽期、春秋战国的繁荣期、秦汉至五代的缓慢发展期、宋明的创新期和清代的变革期五个阶段,通过对各个时期教育思想的梳理,找寻立德树人的思想渊源。从"人德共生"的意义上说,"立德树人"实质上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面对WTO的挑战,切实转变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重组教育功能,完善教育法规,积极兴办社区教育,鼓励地方设立大学、民营高校以及与国外合作办学,开拓境外教育市场,重新审视高校科技发展问题等,是我国高等教育应对WTO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职业资格培训融入高职教育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培养质量低下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将职业资格培训融入高职教育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习并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给社会各领域带来冲击变化,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其在教育观念、资源平台、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教学效果等方面带来一定的教育变革,成为破解教育不均衡等教育难题的"利器"。智能技术在带来高等教育变革同时,也有不变的基石,教育本质不变、教师不被AI取代、教育情怀坚守、生命成长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变与不变的平衡体并生成适合、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和教育评价,高等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