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社会交往是中学生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着传递信息、调节行为、心理保健的作用。处于青年初期阶段的高中生 ,交往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 ,交往中个体心理因素的差异 ,交往双方的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信息的正常交流 ,并对交往造成一定的障碍 ,阻碍正常的心理情感与行为的流通过程 ,使人际关系陷入危机之中。一、中学生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1 一般在人多的场合 ,如集会或上课 ,找一个最偏僻的能隐蔽自己的角落或坐在靠墙的最后一排 ,自己过度紧张 ,时常出现用余光注视别人或总感觉别人注视自己。2 …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从个人、原生家庭、班级方 面分析青少年交往障碍的形成原因,并从个人、同伴关系、原生 家庭、教师角度给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望子成才、望女成凤的传统促使人们渴望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学校教师因此被家长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5.
6.
7.
戴雪琴 《教师》2011,(13):16-17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往是班主任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现实中,班主任与家长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总是连绵不断,有的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双方自身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文章从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作用、特点、问题倾向以及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中学生异性交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师生交往的障碍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 ,双方正常的交往 ,和谐的关系是取得优良教育效果的保证。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由于交往者的知识经验水平不同 ,记忆不准 ,对信息的态度不同 ,交往双方的不信任 ,交往风格冲突等因素制约往往造成交往的主体障碍 ;由于班级结构、角色地位、年龄差异等因素制约 ,往往造成交往中的客观障碍 ;由于符号系统 ,交往方式选择不当等因素制约 ,往往造成交往方式的障碍。交往障碍的产生与存在 ,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所以本文亦对如何排除师生交往障碍提出了若干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是最令家长和教师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但同时学会同异性的交往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中学生异性交往现状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引导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顾英 《福建教育》2010,(9):59-60
孩子需要朋友,一个孩子的快乐成长离不开与朋友的愉快交往。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从小培养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成功的交际才能促使一个人良好的发展。而独生子女常常出现社会交往能力障碍的现象。有各种典型的交往障碍需要家长给予重视与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及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鹰 《教育研究》2006,27(9):74-8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特点及其中学生对成人和学校教育干预的期望进行探讨,发现不同程度的异性交往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且多数青少年处理异性交往问题的方式是较为成熟的。中学生对成人和学校教育干预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注意提供正确的指导。要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关注差距,增强干预针对性;理解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逐步深入人心,幼儿交往行为的发展成为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家长的交往能力能否影响幼儿交往行为的发展?采取哪些策略可以改善?为此笔者对某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的4所幼儿园8个大班的323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孩子与人正常交往也是一种能力,家长应该懂得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孩子与他人交往,帮助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家长自身要克服交友的一些思想误区,共同构筑起与人交往的桥梁,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苏赞 《广西教育》2012,(2):9+11-9,11
异性交往,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经历,也是中学生第二特征(性发育)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于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价值观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同伴交往是中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社会化学习与实践的重要途径。其中,异性交往则是他们情感发展、社会学习、道德实践等方面“人生最大的一次洗礼”。对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班主任不能视其如洪水猛兽,粗暴干涉、禁止,而应该以理解、宽容的心态正确看待、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同伴交往与个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湘荷 《中学教育》2002,(10):19-20,18
个性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素质,也是形成其他各种素质的心理基础。个性的发展是指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包括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发扬和消极个性品质的矫正、克服。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不仅是德育的直接目的,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上处于成熟期,在心理上已逐渐走向尝试择偶期,自然而然地会对异性萌生好奇和爱慕,这无可非议。只是当这种情感和冲动得不到健康的疏导时,尝试亲密接触的中学生就有可能走进误区,踏上歧途。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足够重视,采取更科学、有效的途径,引导中学生在青春期中正确处理好异性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锡来 《教育探索》2006,(5):100-101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中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随着中学生同伴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不良的交往心理也随之产生。因此,研究中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和能力障碍等问题,并探寻解决的对策,是引导中学生正确进行同伴交往,促进其完成社会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