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润谦 《广西教育》2012,(30):17-18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学生主动接纳的程度偏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问题没有人主动回答,设计分组讨论却无人讨论或乱说一通,课堂要么沉默以对,要么乱成一团,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这是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的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教学过程的权威,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使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增长才干的独特个体。  相似文献   

2.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理性主义课程观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间性课程是主体间性交往的经验。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追求主体和主导的和谐统一,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刻意强调学生主体,必将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散漫无序状态,这是走进新课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能力和形成观念的主渠道,而生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教学的生命。但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相当严重。纵观其原因,根源在于传统课堂痕迹明显,学生主体地位不显著,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氛围沉闷刻板。因此,笔者引入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理念,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激活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知识的生成,创设充满活力和个性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等方面提高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同时,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利用探究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师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学生处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的地位,新课程课堂和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必须经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而获得”。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为我们的教与学提出了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学生学会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呢?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趣味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很多大学课堂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课堂教学中缺失了师生互动这一环节。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使教师解放思想,挑战传统,逐渐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时师生要以教学为中介,进入精神的共享和情感的互动状态,这样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任务型教学的兴起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专家向新手传授知识的模式;今天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在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任务型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对传统角色进行调整,主要肩负起任务设计者真实环境创设者学习促进者和语言教学反思者等新的重任,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政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广大教师都在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尝试。但是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创造和谐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教学目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政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广大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尝试.但是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创造和谐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教师要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呢?  相似文献   

12.
陈韵妃 《江苏教育》2012,(31):48-49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不仅学生本人不清楚,一些教师也很茫  相似文献   

13.
刘琼 《广西教育》2014,(21):96-96
"少教多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实施"少教多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思考。在教学古诗文时如何做到“少教多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到位,而忽视学法的指导,忽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学科教材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这样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课堂教学之前的教学准备是教师教学实践的第一步,这一环节准备的情况将直接影响课堂知识建构的结果。教师要建构课堂知识需要三个主要条件:教师对知识和教学价值的再认识;教师对自身主体价值的再认识;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选择性等对教师进行课堂知识建构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以教材为中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主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徐兆芳我们常说.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如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教、学生学来实现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现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理性主义课程现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间性课程是主体间性交往的经验。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新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只是知识的奴隶,而不是灵活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才。尊重学生主体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指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积极创造性为特征的一种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林琳 《陕西教育》2009,(1):111-11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堂教学的原则,它体观了新课标的科学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取决于自身的内在因素,而不能绝对说是教师的功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到“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的求知欲望饱满,主动从课堂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