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课本第81页“木炭使红墨水褪色”的实验如照书上操作:将块状木炭放入锥形瓶中时,木炭浮于水面,不能与红墨水充分接触,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但溶液的颜色依然偏红;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中课本第81页"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的实验如照书上操作:将块状木炭放入锥形瓶中  相似文献   

3.
木炭对二氧化氮气体的吸附和对溶液中红色素的吸附.一.实验装置A.具支试管,B.可上下移动的铜丝,C.悬挂在铜丝上的铜箔,D.1mL浓硝酸,E.本炭块,F.1滴红墨水溶于50mL蒸馏水中形成的溶液,G.小汽球,K1、K2、K3是橡胶管上的止水夹.二.实验操作1.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开启K1、K3,关闭K2,微热试管若U型管水面左降右升,再开启K2,气球胀大,U型管水面左升右降,说明气密.2.拆开装置,在试管底部加1mL浓硝酸,在试管的胶塞上插铜丝,铜丝上挂少量铜箔,将胶塞塞紧试管,锥形瓶中放入预先灼烧过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课本第81页“木炭使红墨水褪色“的实验如照书上操作:将块状木炭放入锥形瓶中时,木炭浮于水面,不能与红墨水充分接触,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但溶液的颜色依然偏红;另外,木炭屑容易使水变黑,不便于观察红墨水褪色的现象.笔者将实验改进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木炭是一种多孔性固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不但能吸附溶液中的有色物质,还能吸附气体,特别是对有刺激性气味或有毒气体的吸附能力较强。a.用镊子夹住木炭块,放在充满水并倒立在烧杯中的试管下面,或用铁丝缠住木炭块,迅速伸进盛满水倾斜的烧瓶中,可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上升到容器顶部,使水面下降(图1-a),从而证明木炭里有许多小孔隙,是一种多孔性物质。b.在橡皮塞或软木塞的细端装上一个V形长白铁片(图1-b)。将集满氨气的蒸馏烧瓶的支管浸入植物油或其它油类中,然后将V形铁片上放有木炭的塞子塞紧瓶口,…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81页[实验5—3]的“木炭吸附性演示实验”,按教材介绍的方法不易将红墨水的颜色吸附尽,从而现象不明显,课堂上可以采用木炭吸附作用的对比实验,其现象明显,效果好。 实验用品:过滤器两个,漏斗架一个,小烧杯两个,活性炭(或木炭,砂子(冲洗后),红墨水。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讲木炭的吸附性时,可以先不告诉学生什么是吸附作用,而是指导学生,先观察木炭分别放入盛二氧化氮的集气瓶和盛红墨水的烧杯里的现象,根据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红墨水的红颜色到什么地方去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抓住这两个演示实验,所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即这些物质的微粒被吸附在疏松多孔的木炭孔隙表面上,从而使学生形成吸附作用的初步概念.这两个演示实验,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讲木炭的吸附性时 ,可以先不告诉学生什么是吸附作用 ,而是指导学生 ,先观察木炭分别放入盛二氧化氮的集气瓶和盛红墨水的烧杯里的现象 ,根据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红墨水的红颜色到什么地方去了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从而抓住这两个演示实验 ,所反映出事物的特征 ,即这些物质的微粒被吸附在疏松多孔的木炭孔隙表面上 ,从而使学生形成吸附作用的初步概念。这两个演示实验 ,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效果更好。1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  在锥形瓶内首先收集一瓶干燥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迅速放入已经…  相似文献   

9.
在初三化学课本中,木炭吸附实验的做法是,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再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然而在该实验实际演示操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对其做了如下的改进:1.实验装置如图示2.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影响因素较多,诸因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主要因素是什么?笔者做了三百余次实验和反复研究。找到一个最佳最简方案。现简述: 一、利用热辐射获得高温 试管为一圆柱体,其底部为球面形,利用这一特定形状用普通酒精灯加热,就可获得高温  相似文献   

11.
就C还原cuO实验提出方案,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木炭小实验     
实验器材木炭、塑料眼药水瓶、蓝墨水、玻璃瓶、小刀等。实验步骤 1.将木炭研成粉末(图1)。 2.用小刀切去甥料眼药水瓶的  相似文献   

13.
14.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5-3]演示实验,说明了无定形碳具有吸附性,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用几块烘烤过的木碳做实验,其实验现象并不明显,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5-3]演示实验 ,说明了无定形碳具有吸附性 ,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 ,用几块烘烤过的木碳做实验 ,其实验现象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 :一是块状的木炭与红色墨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 ;二是木炭不可能只吸附红墨水中的红色素。如果改用活性碳做该实验 ,对实验方法不加以改进 ,则整个试管内都悬浮着活性碳的黑色小颗粒 ,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更难于观察 ,因为活性碳小颗粒需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沉淀。经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后 ,其实验现象十分显著。具体作法是 :将活性碳粉末加入到有红色墨水的试管中 ,振荡后 ,整个试管都悬浮着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弯导管改进活性炭吸附性实验,简便、快速、现象明显,适合演示和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7.
木炭吸附作用实验的改进按图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在锥形瓶内收集满氯气,然后放入几块木炭,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轻轻摇动锥形瓶。由于木炭吸附了氯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同时瓶内气压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具支试管中食盐水液面上升。崇信县中学张...  相似文献   

18.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影响因素比较多。氧化铜熔点为1026℃,铜熔点为1083℃,酒精灯温度可达到600℃。如果用酒精喷灯加热时,实验比较容易成功,但是改换成酒精灯做实验,结果总是不太理想。我们通过无数次实验后,找出了该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一、实验内容1郾实验用品璃纤维、石灰水、试管15×150mm、酒精灯、防风罩。2郾实验步骤先称量一定量的木炭,放入研钵中研细(一定要充分研细);再称量一定量的氧化铜,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一起放入研钵中研细;然后取混合物的一部分装入试管中,压实,在上面放一团玻璃纤维压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木炭还原氧化铜"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演示实验6-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木炭具有还原性,同时为第八单元学习金属的冶炼打下基础. 教材中实验: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在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见图1),用酒精...  相似文献   

20.
实验器材 木炭、塑料眼药水瓶、蓝墨水、玻璃瓶、小刀等。实验步骤 1.将木炭研成粉末:2.用小刀切去塑料眼药水瓶的瓶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